目前,我国银行稽核部门仍以传统的事后翻阅凭证、帐表的手工操作方式为主,存在效率低下、信息反馈不及时等缺点,给防范金融风险带来一定的困难。建设“集中、统一、规范、高效”的电子化票据处理中心,使票据处理达到“自动集中处理+电子安全保存+数据有效应用”的目标,已成为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
票据档案管理现状
1. 储蓄业务
2. 会计业务
会计业务可根据业务量选择不同的录入设备,与其事后监督系统相联,完成其影像存储。
3. 信用卡业务
银行信用卡业务中票据种类较多,而且大小不一样。象签购单等业务凭证可和事后监督系统联机录入。信用卡申请表,客户资料等大幅面凭证可采用高速扫描作批量录入。
4. 国际业务
国际业务处理与会计业务类似。
5. 印鉴识别
验印系统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及模糊识别技术实现对印鉴进行真伪识别。
验印系统先将预留印鉴通过扫描仪式输入印鉴数据库。在需要验印时,将需对比的预留印鉴从数据库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扫描仪式将待测的印鉴图形输入计算机,在计算机中将两枚印鉴图形自动配准,相互重合以后,对印鉴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最后根据两枚印鉴的差别大小给出结果。
信息影像解决方案效益体现
使用文档管理系统可以给用户带来种种直接和潜在的效益,总结如下:
1. 票据凭证等以电子文件格式保存,大量节省了为长期保管档案而占用的库房空间。据初步测算,光盘的库房占用量只有其相应数量的传票的库房占用量的5%。
2. 使用电脑快速查询票据,而免去了为了查一张原始票据而跑到库房手工翻帐的麻烦,并大大地缩短了从提出查询需求到查找到票据的等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3. 有利于传票的规范化管理。票据管理集中化以后,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传票管理制度,使票据更加安全。同时,有助于真正执行票据销毁制度,使传票保存量不至于无限膨胀。
4. 有效延长票据的保存时间。柯达公司的一项实验报告显示,使用加速老化的方法测试柯达的可写式CD(Writable CD),证明此种CD在室温为
5. 传票集中以后,使得各分支机构没有必要再各自保存各自的传票(一般为最近一年的票据)。这样,对于各分支机构而言,既可以将有限的空间尽量用于办理业务,由可以免去很多相应的人员及管理费用。
6. 解决10~15年以上票据的处理问题。有条件的银行可以考虑将超过规定保存期限的票据存入光盘,然后将其原件销毁,从而也可以节约大量库房空间。
7. 防范金融风险:方案减少了人工干预票据管理的环节,不仅最大限度的杜绝人为失误,而且能够通过票据的及时处理(第二个工作日)洞察非法票据,将基于票据的风险隐患降到最低。
8. 提供增值服务:方案可以为客户提供基于票据图像的各种服务,比如,通过传输票据图像实现资金实时划拨等。不仅有利于开拓新的增值空间,而且有助于创建标志性的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