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之路
来源:互联网实验室 更新时间:2012-04-13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在中国有着特别重要的位置。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一些数据,到2003年底,我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小企业约360万家,个体工商户约2370万家,两项合计,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6%。当然,个体工商户大多非常小,如果仅计稍有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加上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小企业,大约有2500万家左右。我国中小企业的贡献很大,占GDP的55.6%,出口额的62.3%,税收的46.2%,城镇就业机会的75%以上,专利的65%,技术创新的75%以上,以及新产品的80%以上。这些数据,往往让人感到非常惊讶,往往想不到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位置有如此重要。所以说,跟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非常突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也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数量比较大;

    二是行业分布广。为什么中国有阿里巴巴,而美国没有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国中小企业大多是服务企业,而服务企业的业务半径往往有限,美国约50%的中小企业服务半径不超过30公里,这类企业应用互联网的要求显然比服务半径比较大的企业低。

    三是历史比较短,相对离散和动态交易。美国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是大企业的供应商或分销商,生意跟谁做,定单跟谁签,比较稳定。我国中小企业历史比较短,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外部交易结构,而很多大企业也没有比较不成熟,这就使得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像“没头苍蝇”一样,急于寻求商机。

    以上这些特点为我国电子商务尤其是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会,也要求我国电子商务必须注重这些特点,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好务。

    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践来看,我国企业电子商务有两个特点:一是更加注重为卖家服务,也就是说帮企业销售,而美国企业电子商务,重点放在采购环节,即如何帮大企业采购。二是更加注重为中小企业挣钱服务,而美国企业电子商务更加注重为大企业省钱——降低成本服务。

    为中小企业服务、为卖家服务、为赚钱服务——这已经成为我国许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主旨,已经成为阿里巴巴、慧聪等电子商务服务商赖以生存的基点。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如何呢?

    首先,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主要体现在交易前的阶段(一般把交易分成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即如何寻求和提供商机的阶段,这是当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基本动力。调查表明,网络营销是当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形式,约2/3以上的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过网络营销,而搜索应引擎推广是最受欢迎的网络营销的形式。

    第二,2004年以来,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群体崛起。2003年以前,较具规模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只有阿里巴巴,而2003年以后,相继出现了慧聪、买卖网、中商网和其他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这也说明,这个市场已经开始被众多电子商务投资者看好,这个市场开始成熟了。这是2004年以后在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领域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

    第三,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本身的服务也在日渐成熟和扩展,包括提供全面IT运营服务等。阿里巴巴有一个口号——“相会在阿里巴巴”,也就是说为众多的商人提供一个平台,大家相会了、认识了,就有做生意的机会了。再以后是“工作在阿里巴巴”,也就是说,不是光认识和做生意,还可以在上面“结盟”,可以在上面构建自己的供应链,进行企业间协同运作,建立网络组织,等等,这样的趋势已经开始有了。这些平台上的客户,有些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寻找商机和做生意这个境界,已经开始产生一些新的需求,这也促使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不断成熟和扩展。

    第四,B2B与C2C相互渗透。从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发展来看,这个趋势将进一步加强。我们在2004年的“网商研究”中曾提出一个观点,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现在用来衡量电子商务模式的“标准”说法,即B和C这些东西,会逐渐消失,B和C这两个角色将变得模糊起来。比如,我们把易趣这样的网站叫做C2C网站,是因为他的客户是消费者(C),但现在你能够认定在易趣上开店铺、卖东西的店主们都是单纯的消费者(C)吗?不能这样说,这种说法开始有问题了,B2B也一样。B和C开始融合。

    最后是电子商务生态。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联系在一起,形成电子商务生态体系。电子商务生态体系中,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是基础,平台与基于平台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以及其他角色,构成良性循环的电子商务生态体系。必须非常重视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和发展。政府应当重点支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对电子商务应用和发展的影响是无以伦比,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出它本身的收益。平台的类型很多,网洽会、网博会也是一种平台,也有这方面的作用。(本文为2005年11月26日在福建网洽会上的发言,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