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擦亮便民服务的“窗口”
来源:安徽日报 更新时间:2008-03-14

 
 
  港商郭汉民近日在合肥市投资设立了超戏儿食品有限公司,让他没想到的是:一个投资1亿港元的项目,只用了1天时间就办结了工商注册登记。郭先生兴奋之情难于言表,给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送来一面锦旗。

  “现在,我们深感合肥的办事效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很适合创业与发展”,在7月13日“中心”举办的座谈会上,10多位企业家直抒胸臆。为了赢得这一赞誉,合肥市行政服务中心尽心尽力,甘当“效能革命”的马前卒。

  近年来,合肥市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外商争相涌入。究其深层原因,投资环境好、政府办事效率高是其中的重要一条。该市下大气力把“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成为体现政府形象的服务窗口、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和机关转变作风的重要标志。中心成立5年来,共办理各类事项121万件,群众抽查满意率高达99.5%%。

  敢于创新——首启缺席默认制

  合肥市是全国最早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城市之一。从2001年开始,该市大刀阔斧地对745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四轮清理。

  今年,通过“四堂会审”,市本级许可项目压缩至230项,非许可审批项目87项。同时,“中心”推出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和办结告知等便民服务举措,大部分项目办结时限压缩到2个工作日以下。

  今年初,市行政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推出缺席默认制,即在并联办理中,对拒绝参与或不接受牵头单位协调的单位,牵头单位按既定程序启动,缺席单位的意见视为同意,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缺席单位承担。在首例缺席默认制正式启动那天,中心组织相关窗口部门对贵都花园会所的设计条件进行并联审批,一部门负责人因公缺席。中心按照缺席默认制办理,使该项目在当天就顺利通过并进入实施。项目业主、皖能置业总经理助理黄展宁事后感慨地说:“按以往程序,要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跑,没有两个月是办不好这个项目的。”缺席默认制的实施,是在合肥市“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和深化“效能革命”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对《行政许可法》联合办理规定的具体化,已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优化流程———促进高效与便捷

  行政服务中心的提速是政府提效的“重中之重”。如果说审批制度改革好比是一次手术,打破了长期影响企业发展的种种束缚,那么,不断优化流程,则是他们实现提速、增效的一贴良药。

  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明确指出,要把合肥打造成中西部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地区。“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对属于部门审批的项目,原则上一律立即办理,最长不得超过2个工作日;窗口要既受理又办理,全部过程须在大厅内完成,严禁“体外循环”;全面整合建设项目、企业注册登记、外商投资等类事项的办理流程,实行牵头单位负责制,联合会审、联合现场踏勘。去年8月,乐凯胶片集团公司首次来到合肥就签订了合作协议。今年2月份,乐凯只花了两天时间就办完了银行开户、进出口权、税务登记、工商执照等手续,3月26日就开工了。该项目一期工程投资就达3亿元。

  今年5月份,“中心”实施整体搬迁,使办事环境一跃处于全国一流水平。目前,进“中心”的共有42个单位,业务骨干或部门负责人亲临现场办公。88%%的办件可以在窗口直接办结。统计数字显示,仅今年5月份,合肥行政服务中心就受理各类办件29483件,比上月增加了63.4%%。

  科学管理——打造规范服务平台

  如果你想投资开店,只要一纸告知书、凭一个承诺、一支烟工夫就可拿到营业执照和许可证。群众对这样的服务赞叹不已。据统计,“中心”日均办结1100件。

  在流程设计中,“中心”坚持现行政策法规基本不变,各类事项的受理权、审核权、许可权仍在各部门。他们建立健全窗口工作台账和投资者档案,一事一记、一日一报,全面跟踪办件情况;推行审批公示制,实行“阳光操作”。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高科技私营企业,一期投资1.7亿元。这么一个大项目,两次联席会议就解决了全部审批问题。公司总经理詹昌辉说,这是效能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为使服务更上一层楼,目前,该中心正在积极探索并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科技优势,优化流程、规范环节、提高时效。副市长兼中心管委会主任王林建说,首先要在“一表制”、“并联办理”和“网上监督”上实现突破。“中心”正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全方位启动电子政务建设,预计今年9月份即可全面投入使用,届时将为合肥市行政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和规范化运作,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