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做好当前和今后5~15年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工作指明了方向。
信息产业部也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对推进信息产业服务“三农”做出了具体部署。当前,在农村普及和应用信息技术,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历史选择。
一、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稳步推进,成效明显。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已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传统农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的新动力,并成为培育现代农民的新途径。多年来,国家在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
(一)积极引导信息产业企业积极开发适农电子信息产品、系统,为“三农”发展服务。长期以来,我们从实际出发,根据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组织开发适农电子信息产品和系统。“十五”期间,组织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部分CPU芯片和Linux操作系统,在此基础上引导有关企业开发了专供农村使用的“农民电脑”,力求实用、适用、物美价廉,深受农民欢迎;坚持自主创新和装备国产化原则,重点支持我国自主开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DMA400系统,从1998年以来已在我国山西、内蒙古、青海、贵州等18个省、1万多个村庄成功推广应用,效果明显;支持了中高压真空开关管及陶瓷管壳的开发,该产品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推动了广播发射管产品的研发生产工作,实现了该产品的大批量生产,满足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需要;多年来,我们引导企业开发宽电压范围的家电产品以适应农村电网电压不稳定的情况,产品经济实用,具有高性价比,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截至2004年底,农村彩电、激光视盘机、组合音响普及率已分别达到57%、20%、10%;支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各类课件的开发和教学资源库建设,逐步解决农村师资和教学资源严重缺乏和落后的问题,配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组织开发了适用课件、硬软件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
(二)大力推广应用各种先进适用的适农电子信息系统,经济效益明显。我们一直坚持“抓应用、促发展”方针,大力促进适农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农村发展。从1986年起组织实施了国家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据统计,仅“十五”期间通过实施“倍增计划”,共推荐涉农信息技术应用项目113个,总投资额为16.7671亿元,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10多亿元,投入产出比超过1∶5,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十五”期间,通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专项安排涉农项目16项,资助金额3300万元,产生了较好的倍增效益。国家还积极应用“电脑农业”和“农业专家系统”。自1996年“电脑农业”在北京、云南、安徽和吉林四省市实施,中央与地方政府投入近10亿元,各地IT企业积极介入,并结合地区经济特色进行二次开发,现已建立了约200个本地化的具有地方农业特色的专家系统,覆盖全国800多个县,累计示范面积5000多万亩,使700多万农户受益,增收节支总额高达28亿元。自1998年以来,北京先后研究开发出了大田作物、蔬菜、果树、养殖等14种农业专家系统,在北京的6个区县累计推广面积达400多万亩,增加产量8700万公斤,增加产值1.03亿元,节约成本6780万元,有力地推进了北京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积极发展农村信息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信息就是财富,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搞好信息引导服务,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农业信息应用工作从自发到自觉,已经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目前,全国有31个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了负责农业信息工作的职能机构,97%的地(市)、77%的县级农业部门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全国已有83%的地、市和45%的县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47%的乡镇成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全国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中配备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有1.7万个,占乡镇总数的41%。农业部门已建立起基本的信息采集系统,可及时采集生产、价格、灾害疫情、农民收入等信息。仅烟台地区在莱山推广樱桃栽培智能专家系统,两年内就增产8%-10%,降低成本5%-10%,效益增加35%,带动了数万果农致富。
(四)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推动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传统农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的新动力。这主要体现在精准农业的发展上。黑龙江省在2000亩土地上进行变量施肥和精量播种的应用试点,综合效益提高了10%左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用信息技术,目前职工棉花承包定额由35亩-40亩/劳力提升为250亩/劳力,效率提高6倍多;精量播种棉花面积就已达169.89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66.76万亩;测土平衡施肥技术推广面积已达428.28万亩;机采棉面积将达199.14万亩。
二、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考虑。
“十一五”时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时期。要按照中央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组织实施“农村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程”,通过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和应用适用于“三农”的各类信息技术、产品和系统,努力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继续以“倍增计划”贷款贴息政策支持各类适农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农业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示范、农村电网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农业专家系统与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服务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创新的信息技术、农村家电维修服务平台、重大动物疫病(如禽流感)等农村灾害防控信息系统等的推广应用。
二是积极研发适用于“三农”的IT产品和系统。组织力量开发服务于农村通信的卫星通信与地面无线接入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为目前我国2.7万个未通电话的行政村群众的生产生活信息化应用服务。组织开发基于RFID技术的城乡邮政物流配送系统,加速城乡间的物流管理质量,使工农业产品安全快捷地进入城乡消费市场。重点支持县镇政府软件正版化和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相关软件开发工作,推进软件产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引导、支持企业开发适应农村特点、方便农民使用、基本功能具备、质优价廉的信息系统及终端产品。
三是积极服务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调整家电产品结构,提供经济适用的彩色电视机,提高农村电视普及率。积极推进农村家电产品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广播电视维修服务体系,解除农民购买家电的后顾之忧,提高家电产品在农村的普及率。引导企业开发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积极配合做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继续组织企业研发适应农村环境的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推进农村逐步实现由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的转变。
四大重点解决农民信息贫困问题
——河北省应用信息技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
河北省信息产业厅作为河北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主管部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起步较早。2004年,河北省就提出了信息化为县域经济服务的思路。2005年,完成了《河北农业信息化发展重点与策略研究》和《河北省县域特色经济信息化发展方向研究》。2006年5月组织编制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农业、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提供了良好氛围。
河北省的经验是: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重点解决农民信息贫困问题。
一是解决信息网络如何延伸问题。
2001年河北省省、市、县三级财政共投资6000多万元,在全国率先建成了以省农业信息网站为龙头,以市、县网站为骨干,以乡村信息服务站为基础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共开发建设农业网站164个,服务农民的特色栏目近万个,连接了1479个乡镇、6500个村、34个批发市场、1450个龙头企业、4500个中介组织、10万余名农业生产大户和经纪人。同时整合覆盖全省1.8万个农村中小学的全省远程教育网和覆盖全省乡镇的计划生育网络,传输综合涉农信息。完善的服务网络,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解决信息整合开发问题。
全省统筹12个涉农部门建立了12个全省三级综合性共享数据库,以及价格行情、实时气象、农技专利、科技成果、科技专家等12个专业数据库,开发了7个大型应用系统和5大类4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形成了全省五级1.1万多人组成的专、兼职信息服务队伍,建立了30多条跨部门信息采集渠道,省农业信息网信息总量达1.4亿条,点击量达1.2亿次。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和鼓励各大农产品市场、农业研究机构、信息服务类企业合作,开发农业资源,鼓励建立特色服务网站,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信息。
三是解决信息如何传递下去的问题。
综合利用互联网、电视、语音电话、手机短信、广播、光盘等多种传播手段,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开展信息服务。如:藁城市利用电脑、电视、电话和科技服务大厅,始创了“三电一厅”模式并在全国推广;盐山县创建了农业信息、农业科技与农业物资配送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保定市普及了信息机“村村通”工程;全省实施农技“电波入户”省级示范县117个,共播放节目2万多期;设立了全省统一特服号96356,目前已有35个县建起电话语音服务系统,共接受咨询电话20多万个,人工解答1.3万人次;唐山市“中国三农信息服务网”,由信息技术企业和通信运营商共同推出“阳光宽带”工程,利用家庭网关,使农民能够使用普通电视机,以低廉的价格和简便的操作,实现上网梦想,目前,这项工作已在部分县(市)开展试点,并计划率先在全省万户具有带动作用的重点农户中推广。
四是解决农民如何用得起的问题。
在政府积极扶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农民提供低成本、高质量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中国网通河北分公司与廊坊市神农公司共同推出河北农村信息“户联网”(96168),覆盖全省750万户,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农业语音服务热线,包月咨询服务费3元钱,不限时长,不收长途电话费;中国移动河北分公司与藁城市农业部门联合开通的03156农业短信服务业务,为农民提供十余种适合本地实际的农业资讯服务,每种资讯服务包月费仅为1元钱,该服务模式计划于近期向全省推广。
由于河北省大力鼓励和支持县域经济特色网站建设,部分特色工业基地、农副产品基地、商贸基地的特色网站建设和应用成绩喜人,涌现出“中国辣椒网”、“中国北方食用菌网”、“中国丝网网”、“中国工程橡胶网”、“中国枣网”、“中国管件信息网”等一批品牌网站。这些网站通过网上交流,使农民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技术,帮助农户网上采购和获取信息,起到增产增收作用。加工企业还通过网上营销,与湖南辣妹子集团、华龙集团等知名企业签订辣椒系列产品销售合同4.8万吨,签约资金8200万元;遵化市供销社通过网上发布招商信息,成功吸引香港四洲集团投资8000多万港元组建了四洲(河北)食品有限公司。农业信息化为广大农民走向市场架起了产销之间、城乡之间的桥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中国移动助力农业信息化建设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在农业信息化工作中,中国移动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具有独到的优势。首先是规模优势:中国移动是移动通信行业的引领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客户数超过2亿;其次是网络优势:中国移动完善的网络覆盖全国各个角落,并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移动运营商开通了漫游服务;第三是资源优势:中国移动具有良好的合作机制,强大的合作团队,众多的业务应用;最后是服务优势: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具有专业的服务团队以及方便快捷的电子化服务。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中国移动着力做好三件事:
一是全面优化农村通信网络覆盖问题,开展农村通信村村通工程。
为解决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通电话困难的问题,中国移动承担了“村村通电话”工程,两年投入近90亿元,铺电缆、架高塔,让网络信号无限延伸,到2005年12月底,全国已有5.4万个行政村新开通电话,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到97.33%,为数千万人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到2006年年底以前,中国移动将继续完成1.06万个未通电话村的通信建设任务,使村通率达到98.6%。
二是细分农村需求,建立多赢商务模式,推广真正利于农民致富的农业信息化服务。
许多农村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销售滞后,其中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信息化对农村的脱贫奔小康意义重大。
中国移动从多个方面细分农村用户需求,从实现农村就业、农村医疗、农村金融、农村交通、农村娱乐、农产品流通、农业集团、农产品保障体系、农产品种养殖等信息化多个方面出发,构建多赢的商务模式,同时协同实力强大、技术先进的合作伙伴,搭建短信平台、建立语音咨询专线、开展信息化讲座、建立示范单位,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种类繁多的农业信息服务,短短的几个月,农业信息化服务中某项业务在全国已经发展了将近300万的用户数,真正使农民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各类信息咨询。
三是调动遍布全国的服务营销网络,以专业的服务团队、方便快捷的电子化服务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中国移动调动遍布全国数千家服务厅、上万名客户经理、热线电话,以及各类农业信息化网站,全方位多渠道地为农业信息化服务提供保障,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包括咨询服务、村务信息、政策传播、市场行情、供求信息、网上教育、公话服务等一应俱全的全方位服务。
专家观点
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目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正在进入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叠加时期”,我们对过去2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表明,今后中国农业发展可能出现的大趋势是: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从现代农业走向信息农业。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叠加效应”和“倍增效果”,实现跨越式发展。
农业信息化从广义上而言,应当是指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其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六个领域: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和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
关于信息化和工业化、现代化的关系,正如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的“电子信息技术是国民经济的倍增器”,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也同样可以带动农业现代化。
(一)信息化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必须合理、高效地利用农业资源。通过传统的现代化技术和方法,的确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但是总成本高,时间效率低。而应用信息技术管理农业资源时,就可以大幅度、高效率地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了。
比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和推广了一种“中国土壤肥料信息系统”,应用于养分资源管理,1999年和2000年推广了780万公顷,共获纯经济收入1.2487亿元,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这个系统的应用还明显地减少了化肥特别是氮肥的使用量和利用率,有效地避免了氮肥的损失,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美国有一个农田灌溉自动决策系统,据说可以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投资与效益比率高达1∶250。如果我国建立一个类似的系统,据估算,仅北方冬小麦灌溉就可以节约用水约100亿立方米,节约资金2亿元。
农业生产管理实现自动化后,会比人工管理更为精密,目前我国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WMS)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都可以应用于生产。而当农场应用了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以后,不但可以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政策信息,选择生产和合理销售自己的产品,还可以通过网络,广泛获取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获得最佳的生产效益。
(二)信息化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
美国农业部建立了全国性的电子邮件系统,其中仅农业市场服务局,每天就要使用计算机系统处理大约近1亿字符的市场信息,通过卫星传送到遍布全国的地面接受站,也可以提供电话语音和可视等多种形式的查询服务,并通过互联网传播农产品价格信息。
我国农业部也在建设我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我国农业信息网络系统,采集、加工、传播农产品市场经济信息和供求信息等,引导农产品市场运行和农业生产安排。
目前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已初步形成了以农业系统为主,其他涉农部门和社会力量为补充,上下左右贯通、开放的全国农业信息体系基本框架。但是,有一些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一是有效信息资源不足,而且重复多,信息供给渠道少,发布频率低,缺乏统一部署和协调;二是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和设施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用于软件开发和网络运行维护的经费严重短缺;三是信息资源开发和数据库建设能力薄弱,信息指标体系不健全,信息分析加工能力不足;四是组织机构薄弱,人员素质不适应需求。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利用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网络、无线移动网络、卫星无线通信网络和电话网络“多网合一”集成运行,采取多种形式实现信息服务进村入户。二是建立严格的农村信息资源档案制度,实施国家农业基础数据工程,确保信息资源数据的有效共享。三是围绕农业信息的获取、处理、加工、利用、传播等不同环节,扶持发展农业软件业。四是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产业,依托中介机构、种子公司、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农民基层经济合作组织等多方力量,建立农村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咨询服务业,为“三农”提供政策、市场、价格、技术、生产、资源和环境等各类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