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技术创造之一,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沟通的重要工具。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席卷世界每个角落,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防等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生活等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也使世界经济和人类文明跨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在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维护互联网各方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我们在信息化时代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迅猛发展互联网世界面临新机遇
经过10多年的迅猛发展之后,我国互联网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党和国家推进信息化的决心和鲜明政策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一五”规划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强调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在推动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加快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中,作为信息技术传送和应用的重要载体,互联网必将迎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二是上网人数迅速增长,为互联网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基础。据相关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互联网上网用户总人数已经达到1.11亿,上网计算机总数达到4950万台。广东是电信大省,互联网业务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到2005年底,网站开办者住所在广东且已在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上注册报备的网站达到11.5万家,占全国备案网站总数的16.6%,全省上网用户1486万,占全国的13.4%,占全省总人口的17.9%。预计“十一五”期间网民数量还会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用户上网的手段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互联网拨号、专线及宽带接入方式外,采用GPRS、EDGE、CDMA1X等接入互联网的用户的规模也在迅速增长。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蓬勃发展体现了时刻在线、人们的生活更多地与互联网捆绑在一起的趋势。
三是互联网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等各方面产生着深刻而重大的影响。互联网正在成为政府了解民意、宣传政策以及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例如近年来在备受关注的“两会”期间,人民群众通过信息网络给政府工作提出的大量意见和建议越来越受到重视。互联网应用已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网络提供的服务更加丰富多彩。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娱乐、远程医疗和教育、网络即时通信、网络报纸、网络电视以及对传统电话业务具有颠覆性影响的IP电话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和应用使互联网世界精彩纷呈。
四是新的发展模式为互联网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新浪、网易、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普遍进入盈利期,并成功上市,进一步增强了从业者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互联网产业,使整个产业发展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
良莠不齐加强管理是当务之急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业在给社会和公众创造效益、带来方便的同时,其系统的漏洞和网络的开放性也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病毒侵袭、网络欺诈、信息污染、黑客攻击等问题更是给用户了带来困扰和危害。
一是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网络诈骗、黑客攻击及攻击我国政府和政治制度、损害党和国家荣誉与利益、危及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据统计,2002年~2005年,我国有关部门接到的网络安全事件报告从1761件猛增到123473件,日均超过338件。更为严重的是,传统的病毒、垃圾邮件还在出没,危害更大的间谍软件、“网络钓鱼”等又不断出现,网络信息安全形势愈加严峻。
二是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法律体系尚未健全。多年来,我国一直在为改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网络信息安全防御能力进行不懈努力,在法律规范和行政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但相对于互联网产业的突飞猛进,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滞后。即便是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也因宣传不足,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适应网络技术发展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是互联网基础管理工作薄弱。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与世界各国一样,由于早期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不大,对互联网的技术演变估计不足,缺乏前瞻性,导致网络信息安全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各项基础性管理工作相对较弱。网络信息安全是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网络与信息的安全运行,就没有互联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始终把网络与信息安全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加大管理投入,以强化行政监管和建设技术支撑平台为切入点,建立一个技术先进、管理高效、安全可靠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努力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0然,以管理保安全,以安全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