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能为新农村建设做什么
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自从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涉农部门都出台了很多的措施。在非农的部门中,中国移动通信正在发挥自己特有的技术优势和理念,为新农村建设铺开一张无形的网。

  乡村文化站:

  从信息服务 到提升农民素质

  背景:据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年限不足7年,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38%,其中不识字的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个百分点。以如此受教育程度,要担当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非常吃力的。 

  在山西应县龙泉村,有一个农民聚集的新地方,那就是中国移动通信山西公司不久前建的“网络文化站”。

  与一般的村图书馆活动中心不同,山西移动在这里投资安装了电脑和上网设备,头脑灵活的村支书刘建英借助这个平台,建起了“龙泉在线”网站,把村里种了近千年的胡萝卜推广到了新加坡和日本。随着市场的扩大,龙泉村胡萝卜种植面积增加了50%,每亩的收入提高到4000元。村民开始自称龙泉村为“中国胡萝卜第一村”。

  文化站的作用不仅于此,据介绍,该工程是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导下,山西移动具体实施的一项农民上网工程。其用意在于全面提高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的素质。

  记者在应县龙泉村看到,龙泉村网络文化站是一个多功能文化站,设网络文化室、图书室和多功能娱乐室等,可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进行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培训;开展科普教育;配合村级组织建设,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当地移动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开通了16个乡村网络文化站。今年山西全省将在100%乡镇、80%的行政村建立文化站,使网络文化站成为农村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和农业技术的培训中基地。

  点评:现在新农村建设急需各种人才,在没有更好的教育投资情况下,搭建一个有效的农村信息平台,就地培养农村人才是最高效也是最节省成本的方式之一。让农民看到、听到和城里人一样的东西,转变农民观念、让农民拥有丰富健康的文化活动,了解政策法律,最终提升农民素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目前适合国情的、既经济又高效、既可行又长久的手段。

  为三农服务:

  从建立物流基础 到撬动农村市场

  背景: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经过近年的发展,网站的绝对数量已经不少,但是体系依然不太健全。目前普遍建立农业信息网站的只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还有17%的地级、5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未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同时,在全国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仅有1.7万多个,占乡镇总数的41%。从全国范围看,省、地、县、乡四级网络全线贯通的省区市还非常少。

  类似于龙泉村靠信息发家的例子,在吕梁老区也不断上演。在山西柳林县交家沟乡,信息的作用立竿见影:在同一个乡,有无市场信息,反映在每公斤红枣上要相差1~2元钱。目前全乡红枣年产900万公斤,仅此一项,当地农民一年至少增收800万~1000万元。

  为了让农民获得更多更及时的信息,山西移动计划今年在中西部率先实现“村村通电话”,并建设“农信通”短信服务工程,把6类28个定制的信息传给农民。

  山西移动总经理高步文认为,“如何让信息走进来、让产品和劳动力走出去”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建设农村信息平台,打造一个高效的现代农业物流体系,使广大农民能够畅通地得到最全面最快捷的信息,成为建设新农村迫在眉睫的需要。事实上,实现农民网上购物、网上销售产品的目标并不遥远,农产品由田间批发向“现代物流”的升级,就需要超前、全面、快速地从网络基础建设做起。

  而随着农村物流基础的建立,农村市场也将给移动公司带来收益。高步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山西农村有800万个家庭,随着这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在信息领域的消费也将稳步上涨。即使按每户每年消费2000元计算,那么每年这些农村市场将为移动公司贡献16亿元的收益。由此带来的网络消费、现代物流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等,就难以估算了。

  点评:越穷的地方越缺乏信息,越没信息的地方就越穷,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一个很关键的突破口,就是积极建设一个针对性强的农村现代化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其教育和沟通的作用,打破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流通手段,树立新观念,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村信息化:

  借移动信息专家 全面提升新农村

  背景:今年初,中国移动的口号从“移动通信专家”改为“移动信息专家”,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相差甚远,农业信息化也随即正式纳入中国移动通信的视野。此后不久,中国移动通信总裁王建宙(王建宙新闻,王建宙说吧)在调研时指出,积极推进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移动通信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并提出了要在四大方面有所作为。

  为了更好地参与新农村建设,在中国移动通信的总体部署下,山西移动结合本地特点,推出了十大工程来细化新农村建设。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项工程,记者在应县、静乐、武乡三县的采访中看到,山西移动正在全省农村地区推广电话网、计算机网、广电网三网合一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在信息建设方面,年底使80%以上的行政村通上宽带,在中西部率先实现“村村通电话” ,并享受特有的“村通资费”通话优惠;培训1000名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吸引和鼓励人才“上山下乡”;年内在全省10%的乡镇、5%的行政村建设农村“电子政务工程”,提高基层行政效率,促进政务公开和管理民主等。

  按照山西移动高步文总经理的想法,山西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要涵盖广大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要拓展到医疗卫生、物流配送、劳务信息、党支部建设、农村教育……这项工程繁复细致,涉及到许多行业和政府部门,正在与科研、农业、物价、工商、气象、水利、民政等等各类政府部门合作。

  比如,目前正在筹划建设“山西农村疾病防控网络”,通过详实的信息搜集建立起农村的医疗保障体系。高步文告诉记者,其实农民群体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该网络如果建成,也就相当于搭建起了农村人口的信息平台,对于未来“三农”问题的相关信息采集也将大有裨益。同时,农村人口统计、计划生育管理、农村医保档案管理、医疗网上互动等等工作,都计划通过信息化的建设破题,实现统一管理。

  点评:农业信息化是新时期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在加强农村基础通信设施建设之上的更高层次的工作,移动通信不受地域限制、灵活方便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用于农村信息化的推广。信息服务网络向农村基层延伸和应用,实际上大大节约社会整体成本,通过促进广大农村的发展进步,提升社会经济发展较深层次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