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广东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同时,面临的环境和资源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为了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健康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环境保护工作要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强化环保法制建设,建立污染源长效管理机制,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增强环保自身能力建设,
争当环保排头兵。
加强环保的宏观调控作用,优化经济增长
实施环保规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规划环评,对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都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从宏观上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流域区域开发和产业发展保持可持续性。认真落实珠三角和全省环保规划提出的分区控制方案,以环境容量作为项目审批的依据。促进有关部门根据环境容量制订区域产业发展目录,制订相关政策和加强产业引导。抓好产业转移园区的环境管理工作,防止污染向山区转移,对转移园区选址要提前介入。要加快重污染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工作,严格执行电镀、漂染行业的审批规定。
严格环保准入,发挥环保对经济调整的积极作用。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严格控制不符合产业政策、高污染、高能耗、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项目的建设,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形成资源节约和环保的产业体系。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为经济发展腾出环境容量。一是要加大治污力度,继续推进珠江综合整治和治污保洁工程,采取综合性、工程性措施,努力削减污染负荷。二是下决心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建立健全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的退出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尽量减少由于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努力做到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
加强环保法制建设,依法推进环境管理
进一步加大立法力度。逐步解决管理体制不顺、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增强执法的有效性。
强化执法创新,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要深化联合执法,形成部门间联动协调机制;引导公众参与,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便民高效、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廉洁自律、公平公正、严格审批、强化验收。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依法实施行政许可与审批事项,推行网上办理方式,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平台,积极推行新型的政务公开方式,鼓励公众参与。
加强环境法制教育。广泛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更新消费观念,提倡绿色消费,重点是要强化企业的资源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建立污染源长效监管机制
以解决重点环境问题为突破口,推动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要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快珠江综合整治和治污保洁工程建设,推动整体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
完善环保区域协调机制,加强区域联防联治。建立健全跨行政区河流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管理、建设项目联合审批、跨行政区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等制度,鼓励环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协调解决跨地区、跨流域重大环境问题。积极推进泛珠三角区域环保合作,建立珠江流域协调机制,改善水环境质量。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并将总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和重点排污单位。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重点排污企业在线监控,禁止无证排污或违章排污。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火电厂脱硫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确保我省“十一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强化污染源长效管理机制。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建立健全部门间联动执法机制。加强监测网络建设,逐步建立在线监控和监测应急预警体系。深化“阳光监管”模式,改革环保审批制度,建立健全环评审批、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等各项规章制度,实行重大建设项目审批前公示、听证、审批结果公开等制度。建立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体系,向社会公开企业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环保市场化机制
多方位筹措环保资金。把环境保护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政府环保投入,同时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推进社会多元主体投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严格排污费征缴,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促进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加快环保设施运行市场化步伐。健全污染治理市场化运行机制,鼓励工业企业委托专业化治污公司治理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要统筹规划、配套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捆绑招标,推进城市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社会化、市场化,完善环境基础设施的服务、价格、质量、成本监管体系和特许经营等相关配套政策,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研究制定环境经济政策。配合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出台配套政策和操作指引,充分发挥市场手段保护资源环境的作用。特别是要制定有利于电厂脱硫、危险废物安全处理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产业化的有关政策,为强化水、大气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供保障。
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创新环境管理机制
改革环境综合执法体制。以《广东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方案》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执法资源,理顺执法关系。加强环境执法的标准化建设,推动监察执法能力建设。按照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建立全省环境监察网络,完善环境监察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强化环保应急和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和应急信息网络,完善环境应急处置的有效机制。加快建设省环境监控中心和五大区域性环境监测中心,抓紧建立重点污染源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和主要江河及重点区域环境信息系统。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环保考核机制。将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环境质量变化、污染排放强度和公众满意度等指标纳入环保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对环境质量明显恶化、生态破坏严重、干预执法及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领导干部,依法追究责任。
作者系广东省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