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小的手机已经成为信息化城市建设的利器。目前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细心的市民会发现,穿梭于城市中的不少城管人员手中,手中拿着的都是相同的手机,这些手机都有一个名字—— “城管通”。
上周,业界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城管通在各大中小城市的应用,其孕育的市场前景可观,未来的需求量有望达2000万部。
城管通可提高城管效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信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城市管理存在信息传递反馈不及时,专业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等多种问题。他认为,随着城管通在数字化城市管理之中的应用,这一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据悉,目前在北京市东城区和朝阳区,以及上海、南京等城市,城管通都已经投入实际使用之中,特别是北京市东城区的城管通项目,已经成为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推广项目。据统计显示,新模式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和处理率均达90%以上,处理时间由原来的平均7天提高到现在的12小时。人们发现,以前拖上好几个月才能解决的诸如井盖丢失、路灯故障等城市老大难问题,目前已经不再困扰城市人的生活。
智能化终端市场需求大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40个城市启动了数字城市工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提出了数字城市规划并已投资进行建设。建设部目前已经先后两次公布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名单,大江南北从东到西共有37个城市(城区)开始试点全新的数字化城市管理。
不过对于移动通信产业而言,在这一关系到国民生计的大工程背后,是包括移动终端、移动增值服务、移动网络支持、后台系统建设在内的潜力巨大的市场空间。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个模式成熟后还能复制在另一个行业上,如用城管通的模式来复制警务通方案是很有潜力的。他表示,目前看来智能化终端在电子政务领域(包括城管、公安、工商、税务、银行、海关等)的用户潜力和用户量可观,全国范围内保守估计近期会有超过300万部的集采量,未来可能将达到2000万部。
不过,该业内人士坦承,虽然城管通的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其当前发展还受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现在的行业应用包括电子政务和移动政务都还在探索阶段,没有经验、成功的案例可借鉴,北京东城区城管通也才算第一个成熟的案例;此外,无论是移动运营商还是移动终端厂商,还包括ISV(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独立软件开发商)、VAR(Value Added Reseller,增值代理商)等等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对行业应用都是在探索之中,都是刚刚起步。
智能手机可满足使用需要 据了解,采用城管通的政府管理部门在选择移动终端时,会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为了便于各类解决方案的移植和操作,降低部署成本,城管通执法终端在开发中便指定需采用微软的移动式嵌入操作系统;由于城管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中不只运行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还要拍照等操作同时进行,这时就需要所采用的终端具有很高的计算速度。此外,考虑系统可靠性等因素,直板机型更适合城管执法人员使用。同时,我国的政府政务开展基于“自主创新”的考虑,也多希望能够采用国内厂家的产品和方案。他表示,这种特殊的要求给国内移动通信产业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机。
据介绍,专攻智能手机的国内厂商多普达旗下的系列智能终端成为各省市政府职能部门的首选。
据多普达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启用“城管通”的十个省市大多使用多普达手机,如北京市东城区城管通项目中就采用了多普达535智能手机,而上海采用的是多普达818智能手机,南京则是多普达565。
相关链接 城管通: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数据采集器
“城管通”的专业名称叫“万米单元网格化城市管理”,又简称为“城市管理新模式”,这缘于2004年底北京市东城区推出的“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这种管理模式将辖区25.38平方公里划分为1652个网格单元,再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将路名牌、井盖、垃圾站、城市雕塑等16万多个城市部件逐一编码后,定位在每个大致1万平方米的单元网格中。300多名手持“城管通”的监督员在各自负责的网格单元内巡查,发现问题或接到居民举报,即可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监督中心利用网格化城管信息平台,实现精确定位、快速处置和对监督员的科学管理。
城管通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数据采集器,是基于中国移动的无线网络和微软的Windows Mobile平台开发的,供城市管理监督员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城管通能够帮助城管人员在日常移动办公的过程中,进行录音、录像、拍照等操作,实现多媒体信息采集和实时的信息传递,做到将第一手信息资料反馈到以指挥中心和监督中心为轴心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从而使问题得到最快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