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信息产业厅作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主管部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起步较早。2004年,河北省就提出了信息化为县域经济服务的思路。2005年,完成了《河北农业信息化发展重点与策略研究》和《河北省县域特色经济信息化发展方向研究》;2006年5月组织编制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农业、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提供了良好氛围。
河北省的经验是: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重点解决农民信息贫困问题。
一是解决信息网络如何延伸问题。2001年河北省、市、县三级财政共投资6000多万元,在全国率先建成了以省农业信息网站为龙头,以市、县网站为骨干,以乡村信息服务站为基础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共开发建设农业网站164个,服务农民的特色栏目近万个,连接了1479个乡镇6500个村、34个批发市场、1450个龙头企业、4500个中介组织、10万余名农业生产大户和经纪人。同时整合覆盖全省1.8万个农村中小学的全省远程教育网和覆盖全省乡镇的计划生育网络,传输综合涉农信息。完善的服务网络,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解决信息整合开发问题。全省统筹12个涉农部门建设了12个全省三级综合性共享数据库,以及价格行情、实时气象、农技专利、科技成果、科技专家等12个专业数据库,开发了7个大型应用系统和5大类4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形成了全省五级1.1万多人组成的专、兼职信息服务队伍,建立了30多条跨部门信息采集渠道,省农业信息网信息总量达1.4亿条,点击量达1.2亿次。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和鼓励各大农产品市场、农业研究机构、信息服务类企业合作,开发农业资源,鼓励建立特色服务网站,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信息。
三是解决信息如何传递下去的问题。综合利用互联网、电视、语音电话、手机短信、广播、光盘、明白纸等多种传播手段,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开展信息服务。如:藁城市利用电脑、电视、电话和科技服务大厅,始创了“三电一厅”模式并在全国推广;盐山县创建了农业信息、农业科技与农业物资配送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保定市普及了信息机“村村通”工程;全省实施农技“电波入户”省级示范县117个,共播放节目2万多期;设立了全省统一特服号96356,目前已有35个县建起电话语音服务系统,共接受咨询电话20多万个,人工解答1.3万人次;唐山市“中国三农信息服务网”由信息技术企业和通信运营商共同推出“阳光宽带”工程,利用家庭网关,使农民能够使用普通电视机,以低廉的价格和简便的操作,实现上网梦想,目前,这项工作已在部分县(市)开展试点,并计划率先在全省具有带动作用的万户重点农户推广。
四是解决农民如何用得起的问题。在政府积极扶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农民提供低成本、高质量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中国网通河北分公司与廊坊市神农公司共同推出河北农村信息“户联网”(96168),覆盖全省750万户,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农业语音服务热线,包月咨询服务费3元,不限时长,不收长途电话费;中国移动河北分公司与藁城市农业部门联合开通的03156农业短信服务业务,为农民提供十余种适合本地实际的农业资讯服务,每种资讯服务包月费仅为1元,该服务模式计划于近期向全省推广。
由于河北省大力鼓励和支持县域经济特色网站建设,部分特色工业基地、农副产品基地、商贸基地的特色网站建设和应用成绩喜人,涌现出“中国辣椒网”、“中国北方食用菌网”、“中国丝网网”、“中国工程橡胶网”、“中国枣网”、“中国管件信息网”等一批品牌网站。这些网站通过网上交流,使农民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技术,帮助农户网上采购和获取信息,起到增产增收作用。加工企业还通过网上营销,与湖南辣妹子集团、华龙集团等知名企业签订辣椒系列产品销售合同4.8万吨,签约资金8200万元;遵化市供销社通过网上发布招商信息,成功吸引香港四洲集团投资8000多万港元组建了四洲(河北)食品有限公司。农业信息化为广大农民走向市场架起了产销之间、城乡之间的桥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