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公安局信息化强警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6月下旬,我市民警在公安信息系统警务平台上办理一起普通盗窃案时,按常规操作,将嫌疑犯信息输入全国网上在逃犯信息库进行比对,结果发现犯罪嫌疑人竟参与过一起重大盗窃案件。案犯被迅速绳之以法,这已经是我市民警通过警务平台信息比对抓获的第8名网上在逃犯。警务平台逐渐成为了民警破案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2003年之前,市公安局的110指挥中心仅有两部接警电话,公安网络只通到三区公安分局。基层派出所和大队停留在一部电话接警,一部微机办公的低信息化水平,全市公安信息化基础建设几乎为零。同时,我市公安系统信息化建设面临多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以信息整合和流程整合来实现动态管理是公安警务机制创新的必然趋势,公安系统需要打造一个科学规范的信息发展平台;公安信息化经历了由单机建设到单线经营的过程,期间人财物重复投入,浪费严重;公安系统各个部门沟通不畅,工作缺乏统一规划设计,产生“信息孤岛”;滞后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难以提高办案效率和透明度。
    2003年后,随着以科技强警为目的的“金盾工程”逐渐开展,市公安局通过深入扎实的建设,在全市各个派出所和大队全线贯通了公安信息通信四级网络,搭建了350兆无线集群通讯空中指挥台,建立了实时动态监控的电子警察城域监控系统,搭建了“乌海警务综合信息平台”,为全面提升我市公安工作水平打造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信息化建设资金来自“市场化运作”

    公安信息化建设投资大、周期长,仅四级网一项建设就需资金1200万元,加上110指挥中心、电子警察、350兆集群通信等预计资金近5000多万元。资金短缺无疑成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为解决资金问题,市公安局把建设项目分门别类,将服务类项目推向市场,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
    为寻求合作,市公安局与多家公司接触协商,最终与北京一家公司达成协议,以公司收取部分GPS和视频监控用户的服务费作为建设回报,由市公安局和该公司合资共建指挥中心。在建设电子警察、城域监控、道路卡口系统工程上,市公安局与海南一科技公司合作,由该公司投资,在全市主要路口建立电子警察12套,在重点部位建立城域监控系统45套等,作为建设回报,厂商收取部分交通违章照片制作费。
    目前,全部公安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已经完成的投资中,大部分是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的。

                    社会资源有效整合解决建设困难

    在整个信息化建设工程中,为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市公安局积极协调,整合多方社会力量,发挥各方面技术、设备优势,先后与26家企业进行合作,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全市公安信息化基框架建设。
    在350兆集群警用通讯系统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市公安局多次邀请电信、网通、移动、联通、广电等部门技术人员召开研讨会,反复研究和论证,根据我市的地形地貌,设计了4个基站,13个转信台,完成全市350兆通讯的无缝隙覆盖。全市公安系统四级网接入点数量多、分布广,总设计距离500多公里,需建数据链转接点近百个,技术要求高,维护难度大。在设计和规划中,市公安局争取多家运营商共建光缆,分担投资,确保了四级网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高标准规划奠定信息化建设基础

    在信息化建设规划伊始,市公安局面对全市公安机关信息化基础差、水平低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高标准规划,跨跃式发展”的理念,提出了以100兆光纤开通全市公安四级网的构想,并以此为依托,全面构筑350兆无线集群通讯“空中指挥台”。电子警察、治安岗亭、堵卡点等动态监控网点均得到合理布置,网上办案、户口迁移、审批审核等共享资源体系得到完善。我市公安系统也逐步实现了集网络传输、无线集群、电子监控为一体的公安现代化通信、指挥、管理、服务系统,整个信息化框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