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政府网站为何沉睡不“醒”?
来源:红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日前,郑州市政府通报了2006年第二季度对政府系统网站监督情况,对一些“走得慢”的网站和“摆设”网站进行了“点名提醒”。在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整个网站首页只有政务信息一栏,9条内容均是2005年5月至7月份的,在工作动态一栏中空有栏目却没有一个字,在公告通知一栏中只有一条信息却是2004年7月份的。(8月6日《中国青年报》)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政府网站与报纸、广播、电视一样,已经成为政府传递政策和信息的重要平台,为招商引资和地方发展经济作出过巨大贡献。但是,时间一长,“热度”一过去,有些政府网站便处于“瞌睡”和“半瞌睡”状态,或数据和信息陈旧,或常常“该页无法显示”,造成网络资源白白浪费。群众戏称这些充斥着大量过时信息的政府网站为“政府往站”。

  政府网站瞌睡不“醒”的原因大致有四:一是顺应潮流、盲目追风。据了解,目前各级各部门建立的网站,大部分始于几年前我国有关部门倡议建设的“电子政务”。当时,许多政府职能部门争先恐后地建网站,但网站建好后,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未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传递有效信息,很多信息从网站验收后就始终保持着建站之初的“历史原貌”,网上办事、网上投诉系统等也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根本无法达到办事和投诉的目的。

  二是政绩驱动、刻意作秀。一些政府网站虽然开设了网上政务、网上办事、网上投诉等系统,但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站信息的重要性,不是真心实意地想架起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也不是满腔热忱地利用网站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畅听民声,而是把此当作“软政绩”,锐意求新,以引起上级和媒体的关注。当达到上级重视和媒体宣传的目的后,又去另辟蹊径,寻找新的政绩“作秀”点。

  三是应付达标、糊弄上级。近年来,一些上级部门在考核下级工作时,大多把是否推行了“电子政务”,是否实行了“业务资源信息化”等作为重要指标,使得下级部门为了“达标,不惜花钱去搞网络“观赏”工程。在浏览一些政府网站后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网站的页面都很漂亮,提出来的一些办法和措施看起来也“高、大、全”,但大多是同级报纸和上级报纸上摘录的一些官样文章,根本没打算真正去落实,明眼人一看便是装点门面、应付上头、糊弄下头的“应景”之作。

  四是人才匮乏、管理滞后。一些地方在安排网站管理人员的时候,不是考虑谁适合做这项工作,比如有政策水平、有文字功夫、懂一些公共传播知识,并能熟练操作网页制作技术,而是把此当作了一个照顾“关系户”的“休闲”场所,让一些不懂业务的人占据了有关岗位。由于技术人员匮乏,加之没有形成常规的网站管理机制,导致一些政府网站更新周期长、文字差错多,页面设计死板,服务功能弱,乃至长期处于“打盹”状态。

  众所周知,政府建立网站,既可以快捷地宣传政策法令,掌握舆论主动权,也可以使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保持畅通,在满足公众知情需求的同时,为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提供方便和有效的服务,这不仅有利于政府的实际工作,更能展示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风采和形象。政府网站长期处于“瞌睡”和“半瞌睡”状态,不但浪费财力和资源,也不利于树立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难免会让人想起形式主义的影子。如果建网站的目的是为了应景,那么劳民伤财的样子货还是少些为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郑州市政府对所属各县市区、各局委门户网站实施“叫醒工程”,并由独立的第三方点击监督,定期通报检查结果,实在令人叫好。但仅有“叫醒”还远远不够,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机制,规范操作,转变作风,纠正问题,把政府网站建设当作政绩工程来抓。对“叫”而不“醒”者,不仅要曝光,也摘有关人员的乌纱。如此,谁还敢“打盹”,谁还敢“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