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这是暴风雨前最平静的一刻,尽管是表面上的平静。
我们隐隐约约地知道,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巨变就在眼前。巨大的压力使我们变得有些不知所措:有些话我们说得太少了,比如政府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监管和牌照的发放;有些话我们说得太多了,比如电子支付的安全;有些话我们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比如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厂商的关系。
也许,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我们没法做些什么,那还是让我们就说些什么吧!至少,我们可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电子支付。
达摩克利斯之剑
“达摩克利斯之剑”即“头顶上的剑”,此典故源自古希腊传说:迪奥尼修斯国王请他的大臣达摩克利斯赴宴,命其坐在一把用一根马鬃悬挂着的利剑之下,由此产生了这个外国谚语,意指安逸祥和背后所存在的杀机和危险,令人处于一种危机状态。
在由本刊主办的“2006中国电子支付高层论坛”上,记者曾问过很多第三方支付厂商老总们一个同样的问题:“你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记者也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回答,比如服务、业务创新、盈利模式乃至国际化运营等等,唯独没有那个正确的答案——牌照。
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也是第三方支付厂商心中那根最敏感的弦:在政府的监管措施即将出台,在市场即将实行牌照准入制度的时候,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获得牌照更为重要?
牌照以及它所代表的政府监管,就是高悬在众多第三方支付厂商头上的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且,它似乎马上就要落下来了。
支付厂商的牌照情结
在“2006中国电子支付高层论坛”上,银监会业务创新与协调监管部李伏安主任明确表示:必须确认电子支付企业的法律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企业的运营进行监管。其实,从2005年上半年起,政府要加强对电子支付市场监管力度的说法就已经开始沸翻盈天,关于牌照发放的传言更是满天飞舞。其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发给第三方支付厂商的牌照将会被控制在10张以内,而目前市场上大大小小的第三方支付厂商大约有50多家。也就是说,目前超过80%的厂商都将会被无情地淘汰,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也是一个让所有第三方支付厂商心惊胆战的消息。
很可惜,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消息。在2006年3月,人民银行曾组织过一次支付相关会议,邀请了约10家企业或机构参加。据一位参加了该会议的厂商老总透露,央行的确可能会发放10张左右的牌照,但这10张牌照里还包括了非第三方支付的其他清算组织,比如类似VISA的信用卡发卡组织和类似公交一卡通的行业清算组织,而真正落到第三方支付厂商头上的,不过4、5张而已。如果这种说法属实的话,那么除了这个行业的几个佼佼者外,绝大多数厂商都会大难临头。
即使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们现在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次牌照发放的具体标准是什么。2005年6月发布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设立全国性支付清算组织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设立区域性支付清算组织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设立地方性支付清算组织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这是征求意见稿中唯一明确的标准,但却很难成为发放牌照的关键指标。
“如果仅仅靠注册资金的门槛,根本就淘汰不了多少企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这样说,事实也的确如此。尽管1亿元人民币不是个小数目,但对很多第三方支付厂商们来说却不是一个大难题。“牌照的发放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信用记录、社会贡献、和银行及政府的关系等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无一是可以量化的。具体应该有哪些标准、这些标准如何评价、该由谁来评价等都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也使得这次牌照的发放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上海环迅是中国最早的支付厂商之一,素有“北首信,南环迅”之说,也是这次获得牌照的热门之一,但环迅总经理栾毓敏仍然表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敢说自己有100%的把握拿到牌照。”
《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发布一年多了,正式的《办法》却迟迟不能出台,牌照的发放也一拖再托,第三方支付厂商悬着的心也就一直不能放下来,从而无法集中精力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因为,“在政策还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的任何投入、任何动作都是冒险!”
好在,这种不明朗的状况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了。据悉,正式的《办法》将会在今年9月颁布,而牌照的发放也将会在今年年底水落石出。
都是自己惹的祸
政府对一个行业进行监管是无可厚非的,但它对电子支付行业的监管力度之严却是罕见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都是支付厂商自己的“功劳”,至少,他们让央行等政府主管部门认为,目前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是一个需要“重点”整治的“混乱”市场。
第三方支付市场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厂商之间的恶意竞争,这种恶意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战上。目前市场上的第三方支付厂商主要是网关接入服务提供商,技术单一,产品同质化程度非常高,这导致价格成为竞争唯一的砝码。第三方支付厂商本来就要将自己毛收入的一半以上分给合作商业银行,再加上不少支付厂商以不正常的低价来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压了支付市场有限的盈利空间,使得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陷入“赔本赚吆喝”的境地。在这个市场化的环境里,没有持续的盈利能力,怎能保证自己的生存,更谈何为用户提供持续、稳定、安全的服务?
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不规范不仅仅表现为恶意竞争,还表现在部分厂商的不正当操作上。这一点其实是和恶意竞争一脉相承的:正是恶意的价格竞争导致企业凭正常的途径无法盈利,于是不得不考虑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得一些灰色收入,以维持企业的运营。这些途径,有的是合法的,有的却是非法的,比如洗钱、网络赌博等等。当然,采取这种做法的厂商是少数,但它却对第三方支付产业的整体形象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第三方支付市场最让银行和政府重视的,恐怕就是那些虚拟账户型支付工具了。其实,这种虚拟账户型支付工具在终端用户中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它本身也是一种信用担保工具。它的运作模式是:买家的资金先打到卖家在第三方支付厂商的虚拟账户中,但卖家此时并不能支配这笔资金,只有等到买家收到所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确认无误后,卖家才可以真正拥有这笔资金。应该说,在目前这个阶段,虚拟账户型支付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
但是,这种虚拟账户型支付工具所带来的问题也是相当明显的,最主要的就是会造成资金沉淀,在事实上具有了银行才能拥有的吸储功能。在一些大的支付工具上,每天滞留的资金过亿。如何对这些游离在我国金融系统之外的资金进行监管,如何保证这些资金的安全,出现问题后责任如何界定,这些资金产生的利息如何分配等等,这些都是电子支付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电子支付这个刚刚起步,但却已经开始混乱的市场,来自政府部门的监管显得恰如其时。
无法预料的后果
“我们欢迎政府对第三方支付市场进行监督和指导!” 首信电子商务中心总经理高佳卿的这句话代表了众多第三方支付厂商老总们的心声。对于这个行业的许多问题,第三方支付厂商的老总们当然心知肚明,也知道来自政府的监管是大势所趋。云网总裁朱子刚更是表示:“支付问题就是金融问题,国家怎么监管都不为过。”
但是,大部分厂商的心中却又忐忑不安,因为在其他行业里,已经有太多“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先例了。即将到来的政府监管到底会给第三方支付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谁的心里也没底。
根据《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方支付结算将被归入非银行类金融业务,从此将被纳入国家金融监管的体系。对第三方支付厂商而言,这是福是祸还很难说,因为在本质上,第三方支付厂商还是互联网技术公司,他们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创新。而金融行业的特点之一就是监管非常严格,第三方支付厂商的发展有可能由此受到更多的限制。中国光大银行网络银行处副处长魏建祥就直截了当地说:“我认为这个《办法》对于支付厂商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同时这对IT企业的自由创新是一种束缚,也是和互联网自由开放的精神相违背的。”
另外,有专家质疑:市场上只留下10家乃至5家左右的第三方支付厂商,是不是太少了?目前的中国电子支付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而第三方支付厂商是培育这个市场的主力,将大多数厂商关在门外,可能不利于整个市场的成熟发展。而且,如果这个市场真的只剩下几家厂商的话,一旦这几家厂商之间达成某种共识或者默契,就有可能形成市场垄断。
“最理想的做法是,央行第一批先发放5张左右的牌照。等时机成熟以后,再发放第二批10张左右的牌照。”一位老总这样建议。“另外,我们还希望政府将监管的重点放在打击恶意价格竞争、确保资金安全和合法经营等方面,而不是限制这个产业的创新发展。”
要保证中国电子支付这个市场既公平有序又充满活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也是央行迟迟不能正式颁布《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的主要原因。厂商们现在也没有闲着,正利用这个时间差进行着最后的努力。在“2006中国电子支付高层论坛”最后的圆桌会议上,云网、首信易支付、环迅IPS和腾讯财付通发起了《电子支付行业自律倡议书》,得到了其他8家厂商的支持。尽管这份倡议书最后由于文字方面的原因没有在圆桌会议上当场表决通过,但它表明支付厂商们在危机关头终于达成了共识,开始努力自救,也让这个行业显露出了一丝新的气象。
可以肯定的是,当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之时,必然是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巨变之日。我们现在还无法预测巨变之后的第三方支付产业会是什么样子,但无论如何,它都不会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阿喀琉斯之踵
古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是海洋女神之子,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勇士。在他刚出生的时候,海洋女神抓住他的脚后跟,把他倒拎着在冥河里浸过一遍,因此他的全身得以刀枪不入,而没有浸到冥河之水的脚后跟就成了他身上惟一的弱点。在后来的特洛伊之战中,所向无敌的阿喀琉斯终于被一支阿波罗之箭射中了脚后跟,从而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后来,人们就用“阿喀琉斯之踵”来形容令人致命的弱点。
牌照和安全,这可能是第三方支付厂商现在最关心的两个话题。对于牌照,第三方支付厂商绝口不提;至于安全,厂商们却无时无刻不挂在嘴边。在不一样的举动后面,其实是一样的心情。如果说牌照是头顶上那柄高悬的利剑的话,那安全就是脚底下那根最脆弱的神经,一样的让人坐立不安。坐立不安的,不仅仅是第三方支付厂商,还有银行和CA等电子支付产业链上的其它各方。
其实,厂商们担心的并不是电子支付安全本身,而是用户对电子支付安全的担忧。这种担忧,像一根毒藤一样,紧紧地缠绕在中国电子支付这棵新生的树苗上,束缚着它的发展。
普通网民和企业是电子支付的终端用户,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用户加入进来。但是,普通用户们对电子支付安全的担忧却是根深蒂固的。政府可以强行推动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洗牌,却无法用行政命令要求用户来使用电子支付。第三方支付厂商、CA厂商和商业银行也推出了各种优惠和奖励来吸引大家,但效果似乎并不是很理想。
厂商们对电子支付的安全还是充满信心的,从技术到标准,从流程到管理,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就这个主题侃侃而谈。但是,用户们并不关心电子支付背后的具体技术或标准,他们关心的其实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电子支付到底安不安全?但要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却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安全都是相对的,电子支付同样如此。不管是在线支付、电话支付还是手机支付,它们最终都会落实到互联网技术上来。在开放的互联网中,它们也完全会有受到攻击的可能。而且,目前的电子支付系统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电脑黑客和病毒程序都有可能会利用这些漏洞非法侵入,盗转网民资金。
但是,这些都只是技术上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了防止非法入侵的防火墙技术和防止信息泄露的SSL、SAT等加密传输协议。此外,我们还拥有更为先进的CA认证技术。事实上,在目前出现的网上资金被盗窃的案例中,绝大多数并不是出于技术上的原因,而是由于用户自身的问题,主要是使用习惯上的问题,因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比如,在最常见的网络钓鱼诈骗中,只要网民坚持到支付厂商或商业银行的官方网站上进行操作,对互联网上的非法链接保持警惕,就绝对不会中招。
不过,一些媒体可管不了这么多,一旦出现问题,通通都往电子支付的身上推,而且总会大肆渲染。也许这些媒体是无心的,因为在这个年代,平安无事绝对不是新闻,出问题了才可能会是新闻。但在有意无意之间,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被媒体们无限夸大了,这也对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厂商们既使列出一百种使用电子支付的理由,说上千言万语,也比不上“网银大盗再现江湖”、“网上资金惨遭盗转”这样一条夸大其词的新闻报道。
客观而言,中国电子支付一直都是比较安全的。我们在账号加密码的基础上,已经实现了动态密码、数字证书等技术。而在美国,普通网民仅凭一个信用卡账号就可以实现支付。相比之下,我们可以说是穿上了重盔厚甲。但是既使如此,我们仍然觉得不够安全,这只能说是一种心理障碍。
在记者看来,中国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其实是一个伪问题,从来就没有所谓的阿喀琉斯之踵,中国的电子支付是一个完美的新生儿。
金苹果的诱惑
金苹果的故事:相传在古希腊的弗提亚,美丽的公主就要出嫁,国王邀请了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却遗漏了复仇女神。于是,复仇女神把一个写着“送给最漂亮的女神”的金苹果放在了婚礼上。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以及爱神维纳斯都认为那个金苹果应该属于自己。女神之间的争斗一直延续到人间,最终导致爆发了历时十年的特洛伊战争。
在希腊神话中,复仇女神的金苹果引起了三位女神的明争暗斗。在今天的中国,电子支付这个诱人的金苹果也同样引起了各方的“垂诞”,其中的主角是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厂商。
苹果熟了?
中国电子支付这个苹果确实是金的。
根据iResearch的调查数据,2005年我国电子支付的市场规模为161亿元人民币。比这一绝对数字更诱人的,是中国电子支付市场的增长速度:2005年比2004年增长100%,在未来的几年里也有望保持这一增长速度。到2007年,中国电子支付市场的规模将会达到605亿元。
在这个金苹果的诱惑下,众多企业前赴后继,投身这个正在冉冉升起的新兴行业。在2000年以前,第三方支付企业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但现在,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数目可能超过了50家,已经成为了这个市场的主力。其中,阿里巴巴推出自己的支付平台——支付宝、eBay易趣推出PayPal的中国版——贝宝以及腾讯推出财付通,都表明中国的主流电子商务企业正越来越深地介入中国电子支付产业中来。
不过,现在还很难说电子支付这个金苹果已经成熟了,这个产业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这个产业的竞争还处在低水平的价格竞争阶段,另外企业的盈利模式也不清晰。更重要的是,目前的普通用户对电子支付的认知还非常有限。举个例子,在“2006中国电子支付高层论坛”上出现了众多VC的身影,包括联想投资、汉能投资、IDG等等,他们也纷纷表达了对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看好的态度。但是,令人尴尬的是,在记者接触到的到场VC中,没有一位亲身使用过电子支付。VC这些“精英”人群尚且如此,普通用户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这些都并不影响中国电子支付成为大家的宠儿。从2005年开始,中国电子支付产业持续升温,到2006年的7月达到了顶峰。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除了本刊举办的“2006中国电子支付高层论坛”外,还有和讯网主办的“2006无限创新——电子银行高峰论坛”和赛迪网举办的“2006中国电子商务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电子支付大赛”。这些活动的举行,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电子支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商业银行。
伙伴还是敌人?
仅仅几年前,在银行的眼中,电子支付还只是一颗青涩的果子,银行几乎完全放弃了这一市场。银行留下的市场空白主要由第三方支付厂商来填补,这些支付厂商直接面对商家和用户,银行只负责为这些第三方支付厂商提供网关接口。双方在产业链上各守一端,到也相安无事。
但是,渐渐的,银行像一头刚睡醒的雄狮,开始注意到电子支付这块近在咫尺的美味。促使银行开始重视电子支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恐怕还是由于近年来竞争的加剧,银行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降低不良资产的压力。从各方面来讲,电子支付都是一块难得的优良资产,其投入与产出比可能是银行所有业务中最理想的。另外,对于那些中小商业银行和刚刚进入中国的国外银行来说,电子银行也为它们提供了一条追赶领先者的捷径。因为在物理网点上,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已经牢牢地确定了自己的领先优势,无论是中小商业银行还是国外银行,在短期内都难以望其项背,但以电子支付为主的电子银行业务却为它们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可能。最后,随着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银行在客观上也具备了开展电子支付的能力。于是,磨擦出现了,竞争开始了。
化敌为友
在一些商业银行看来,网关型的第三方支付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银行自己就可以做。银行也的确从第三方支付厂商手中拉走了一些大客户,这使得第三方支付厂商觉得非常委屈:自己在前期辛辛苦苦地培育了这个市场,如今却成了为他人做嫁衣。其实,第三方支付厂商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银行如今全面进入电子支付市场显然不对,但它们当初完全放弃这一市场也不合理。这个市场既不应该完全属于商业银行,也不可能全部归于第三方支付厂商。现在商业银行的这种做法,只不过是重新取回原本就该属于他们的地盘。
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厂商其实谁也离不开谁。银行是实现网上交易最终结算的唯一合法途径,第三方支付厂商所有的支付业务都要基于银行系统来展开,实际上是一种以银行金融业务为基础的增值服务。对商业银行而言,自己不可能包揽所有的支付业务。另外,银行的服务能力与第三方支付厂商相比,也的确稍有欠缺,需要和广大第三方支付厂商一起来培育这个市场。
今后的趋势是,第三方支付厂商的业务将更加细化,走向更加细分的市场,比如社会化的公用事业或考试报名缴费等等。而银行应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以及部分大企业客户。与此同时,银行还应该考虑为第三方支付厂商留出业务发展的空间和利润空间,比如统一收费标准、限制价格竞争等等。
总体看来,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厂商之间应该是合作大于竞争的关系。面对电子支付这个金苹果,谁也不可能一口吞下,而是应该试着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