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化是机遇 是使命 是强烈的责任
来源:中国信息化 更新时间:2012-04-15

 
   常有人问,信息化是什么?有人说是机遇,有人说是使命。而中国信息化杂志采访领域和区域信息化建设,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 


    常有人问,信息化是什么?

  有人说是机遇,有人说是使命。

  而中国信息化杂志采访领域和区域信息化建设,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

  感受责任

  ——中国信息化杂志领域信息化采访后记

  当老百姓为了生计而发愁时,有人在思考。

  当老百姓想外出打工,而又总是被骗时,有人在思考。

  当老百姓望子成龙时,有人在思考。

  当老百姓看不起病时,有人在思考。

  当犯罪嫌疑人被超期羁押时,有人在思考。

  让老百姓活得再舒心一点,这是政府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政府的决策者们一直在为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思考。

  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传递手段多样化了,电话、手机、网络等信息传播方式的普及,为政府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提供了平台。

  政府要通过信息化的方式为老百姓提供权威咨询。

  政府要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提升办公效率,提高对百姓的服务质量。

  政府要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以便为更多的老百姓服务。

  我国政府已将信息化的发展列入国家战略。

  各领域信息化的决策者与实践者们深知,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强烈的使命感、紧迫感与机遇感驱使着他们为信息化建设忙碌着。

  当中国信息化杂志分赴各省市采访领域信息化建设时,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是信息化建设者们强烈的责任心。

  想农民所想

  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农民最怕假的生产资料广告。

  到底种什么能多赚点钱呢?

  中国的大部分人口是农民,人均不足二亩地,农民更想知道种什么能卖出去且利润高。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中央政府非常关注“三农”问题,给农民提供充足的、及时的、可靠的农业市场信息和技术咨询,是各地农业部门信息化工作的重点。

  当中国信息化杂志记者采访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信息中心主任牟恩东时,知道了他整天为这些事苦恼。

  政府对农业信息化投入的资金是有限的,毕竟需要政府投入资金的领域非常多。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为农民提供最实惠、最真诚、最有效的信息和咨询,牟恩东除了要学习各地的农业信息化经验外,还要进行深入的思考,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最适合辽宁省农业信息化的路子。

  这是他的责任。

  “三电合一”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种服务模式。然而,单纯的自动语音信箱弊病很大,无法行通。在对很多地区的语音信箱研究之后,辽宁最终走上了“以人工服务为主,自动语音为辅”的路子。

  人工服务成了辽宁“三电合一”的生命力所在。

  牟恩东说,采用人工服务为主的辽宁省“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让辽宁的农民感到,最准确、及时的农业信息“远在天边,近在耳边”。

  牟恩东找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切入点。

  牟恩东只是众多农业信息化推进者的代表之一。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努力找出适合本部门需要的信息化建设切入点,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信息化实践者们共有的品质。

  关注民生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人多地少,鼓励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是增加当地百姓收入的最好方式之一。

  然而外出打工又怕干活不给工钱,也怕受了欺负没人管。

  河南省许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赵军英,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她从上任之初就非常重视许昌市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

  许昌市的金保工程做得非常好,系全国“金保工程示范城市”。

  许昌市的金保工程除了要完成“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目的外,赵军英还有自己的打算。

  原先,许昌的劳动就业服务部门采用手工记录的方式对就业人员进行管理,信息匹配非常麻烦,有时为了匹配一个职位,需要查阅大量的就业登记表,办事效率不高,并容易漏掉某些合适的人选,工作人员的大量时间都用来匹配就业数据上了,根本没有能力和时间拓展业务。

  将匹配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后,不但职位匹配速度大大提高,而且职位匹配效率和准确度大大提高。节省出来的人员,可以将主要工作放到业务发展上。

  许昌在就业人员登记入库方面实行全市普查,劳动就业管理部门通过基层的35个社会保险和劳动力市场业务经办机构,全面收集全市从农村的青壮劳动力到城镇百姓的就业人员信息,变原来的等待就业人员报名,为包干到人实施逐户调查、发放就业人员登记。

  许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服务能力提高了,就业人员数据库里的数据增加了,同时也增加了许昌市劳动保障部门对劳务需求企业的服务能力,毕竟很多企业更愿意通过政府渠道寻找劳动力,这也同时提高了政府对老百姓就业的管理能力。

  老百姓更信任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就业机会,毕竟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还是比较安全可靠的,许昌老百姓通过政府外出打工,也会少受骗,出事有人管。

  赵军英重视金保工程,通过内部业务重心调整,将政府对老百姓的服务更深了一步。

  举手之间,运筹帷幄的能力着实令人钦佩。

  正像赵军英所言:“我们已经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历史使命,驱使政府的决策者们要通过各种方式最大化、高质量的为老百姓提供服务,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这同时也要求信息化的实践者们要不断学习、积累信息化建设经验。

  魄力+探索

  当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孩子,坐在破旧的教室里,听文化程度并不太高的老师给他们讲课时,孩子们的父母或许正在家里忧心。

  经济落后,水平高的老师不容易被留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就这样被拉开了,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正因如此,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视,毕竟国家需要人才,更需要培养人才,决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而导致孩子接受教育的不均衡。

  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主任何爱军的故事或许有些特别。

  教育信息化是个工程,需要的投资太大,仅靠政府投资是很难做起来的。

  五年前,当何爱军调任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处任副处长时,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担任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的主任,当时他还几乎是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门外汉,他说:“那是2002年1月6日,省教育厅路厅长找我谈话,厅党组希望我接受这个任务,并给我3天时间考虑。”

  由于当时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刚刚组建,任务艰巨却包袱沉重,几乎没有真正专业的网络人才队伍,设备、技术、资金更是十分短缺,要实现教育信息化谈何容易。

  尽管家里人不同意,何爱军经过反复考虑,还是接受了中心主任的重任。“我觉得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大事业,有厅党组的重视和支持,我愿意去尝试!”带着这种创业的激情和冲动,何爱军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义无反顾地向这个陌生的领域进发。

  何爱军带领同事从信息化政策、法规,信息化相关书籍等学起,广泛请教专家,国内外多方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初步的全省发展规划。“这个规划既符合当时实际,也具有超前性,我们现在做的还是依照那时的规划进行的。”何爱军说。

  创业总是艰难的。面对各种困难,何爱军一直在思考中心的发展之路,他说,“发工资都困难,着急啊,前半年几乎天天晚上都睡不着觉。” 经过调研、思考,何爱军认为,最重要的应当转变思想观念,放下政府机构的架子,要像市场上的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一样,向用户提供优质的教育信息服务。四年多的探索,何爱军带领同事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市场化之路。

  通过自主开发、合作开发等形式,湖北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已开发出了“楚天名校”校园网平台、教育办公自动化平台、“课件工场”制作工具等十多个教育软件产品。这些产品中心均自有或与合作开发单位共有知识产权,且功能实用、性能稳定。目前,大部分软件产品已在湖北省内投入使用,反映较好。其中“e21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智能检测软件”已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确定为全国唯一检测软件,e21教学质量分析系统解决了学生成绩与教师考评动态管理与存档的难题,受到了学校的欢迎,正在全省推广。

  招生查询是e21网站面向市场的又一举措。在湖北省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过程中,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首创网上招生视频直播,高标准构建了招生录取的整套网络信息服务软硬件系统。

  网站配合省招办在招生网络信息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全国在鄂招生的1600多所高校在该平台内实现了向社会提供网上信息发布、政策查询、网上答疑、网上直播、网上查分、查录取状态等多项服务。何爱军告诉记者,e21网站招生信息网络系统所有的公共信息都是免费的,只有少量的个人信息查询会收取低廉的费用。

  除此之外,e21网站还开发了教育短信、网站外包、商业链接、系统开发、IT培训等服务模式。成立之初,湖北教育信息网收入不到100万元,现在年收入已经实现1000多万元,并已开始从湖北走向全国,实现了网站的跨越式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面对教育信息化需要大量投资的瓶颈,不少地方采用市场运营的方式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一种出路。

  湖北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既开发出了好的教育课件,又维持了教育信息化的良性发展,随着教育课件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好的课件可能也会相当便宜,欠发达地区的孩子可以凭借专业的教育课件上课,或者通过远程网络课件上课,这是解决教育水平不均衡的好办法。

  魄力、敬业,加上不断学习的能力,是何爱军走向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条件。教育信息化是个系统工程,像何爱军这样的教育信息化实践者深深懂得,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