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05年网上银行用户(万户)
关键字:电子支付 外资银行
|
“银行业务是必需的,但银行是不是必须存在呢?”近来频频参加电子银行与第三方电子支付论坛的中国光大银行网络银行处副处长魏建祥对记者感慨。在他看来,过去的几十年间,IT技术尤其是网络对银行的业务产生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电子银行业务迅速发展。
而随着WTO框架下的金融开放,外资的进入、优势企业的全面介入以及主管部门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如何参与竞争是刚刚获得初步发展的第三方支付厂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中外银行展开争夺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已经有大量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并获得央行主管部门批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其中既有外资银行在我国建立了大量分支机构,也有外资不断入股中资银行,如去年美国银行出资30亿美元购入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9%的股权,而汇丰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汇丰控股)购入中国第五大银行──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交通银行 )19.9%的股权。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也进一步扩大,从原来的13个城市扩大到20多个城市。
中国银行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开放人民币业务后,外资银行对人民币资产的运营实力也将不断增强,其综合资金成本会有所下降,竞争优势就会逐渐显露出来,该领域的竞争将比外汇业务竞争更激烈。报告称,随着人民币业务的逐步放开,首先,通过并购、入股等方式进入中国银行业,外资银行进一步弥补了在华的营销渠道“短板”;其次,外资银行会更加致力于中间业务全面竞争:在结算、代理、个人理财等方面的竞争将加剧。其中,结算业务正是中间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基于网络技术的结算可以加快用户的资金周转效率。
来自赛迪顾问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国内网上银行业务达49.1万亿元,到2005年,该数字已高达72.6万亿元。截至到2005年底,个人网上银行用户已达3460万户,交易额也从2004年6000亿元增长到2.4万亿元,增长率为300% 。另外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规模最大的50家商业银行中设立银行网站的已有37家,提供网上银行业务的有25家。而到目前为止,已有花旗、汇丰、东亚、德意志等数十家外资银行获准在华开办网上银行业务。
这一增长势头显示了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企业和个人都开始利用网络进行清算和支付。而无论是在银行还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已经势不可挡。对于银行来说,基于网络的结算业务将大大提高其效率和效益,并大大扩展其业务范围,网络支付的巨大需求量使得中资银行再也不能忽视这一利润。
易观国际分析师马凌表示:“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支付结算系统主要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内部的全国电子资金汇兑系统、邮政汇兑系统、银行卡授信系统、全国电子联行系统(EIS)、同城票据交换清算所(LCH)。在这五套目前还相对独立的处理跨行支付系统间,后两者将被央行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收编’,形成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由央行提供技术支持的小额支付系统继去年在天津、福建两地试点运行后,北京、海南、甘肃成为第二批试点地区,并计划在全国开通。”
马凌同时认为,在面向消费者的电子支付结算市场,支付服务提供商可能来自各个不同行业、产业,无论是传统的银行、电信运营商,还是新兴的第三方平台,想要在电子支付市场赢取先机,其中的必要条件是对传统与新兴电子支付结算网络的渗透与运营能力。面对数字大潮,国内银行业要想继续保持支付业务的核心地位,应该与各类拥有支付渠道与商户的机构多借鉴、多合作。
去年,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加大包括网络支付在内的电子支付的推广力度。银行之间的支付结算使得“网关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感到危机重重。
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进入“盘整期”
与这一热潮相对应的是,国内第三方电子支付厂商正经历着一场混战。
“在国内的电子支付厂商中,除了上海环讯、云网和一些地方第三方支付公司外,绝大多数公司是在烧风投的钱。”某支付公司市场人士表示。但面对这一怪圈,很多电子支付公司认为,第三方支付公司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谁都不能忽视这一产业的美好前景,在进入盈利阶段之前,现阶段各方大多专注于市场份额的扩充和对盈利模式的探索。对他们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客户的拥有量和所签署合作银行的数量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化支付能力和实力。
网银在线市场总监罗大卫表示,支付产品的严重同质化,导致各支付公司对商户的争夺陷入了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个别比免费更狠的“倒贴钱式”无序竞争造成营收利润下滑至“冰点”以下。除了进入支付行业的企业之间不规范竞争外,第三方支付企业还面临着行业准入门槛、在途资金监管、支付公司身份确认等方面的监管问题。
“从银行来看,安全技术标准缺乏统一、整体的规划。目前尽管各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网上银行系统,但采用的网上银行安全技术标准不统一,有的采用SSL协议,有的则采用SET协议,并且大多是多种安全手段结合使用,这增加了客户使用网上银行的操作难度,影响了网上银行的服务效率,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才使得第三方支付公司有着巨大的生存空间。”赛迪顾问金融电子化研究所所长方渝军认为,牌照和虚拟货币等问题也困扰第三方支付公司和监管机构。
问题还远不止这些,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看来,除了信息安全的法律问题,第三方支付还面临着如下问题:一是网络支付平台的法律地位的确立;二是电子签名在网络支付中的应用;三是网络支付中各方法律责任的划分;三是整个交易构成涉及到了支付平台、交易平台、配送方、交易方、银行、认证服务方、系统运营商、系统开发商,如何界定其中的责任仍值得探讨;四是网络支付中举证责任的承担,一旦出现了问题是由消费者举证,还是消费平台来举证,由于举证责任不同会导致相关的纠纷解决起来完全两样;五是网络支付中的电子证据认定,虽然《电子签名法》已经规定了这些电子文档都可以作为证据,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把电子证据认证作为独立认可的先例,都是依托其他的认可来进行的;六是电子货币、电子发票、电子支票的法律地位等。
全国性网络银行呼之欲出
尽管市场上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以及安全上的问题,但信用体系的缺失依然是电子支付面临的根源问题。
北京大学ACOM金融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周伟民分析,目前央行在收集、评价、使用个人信用方面保持了审慎态度。由于中外金融管理体制的不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行政管理机构行使权利,比如在诚信体制方面,采取的是强制收集各大商业银行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而在国外,均是由第三方信用机构行使信用评估权利并承担相关风险和责任,并有多家商业主体存在,相互竞争,且得到了完善的法律保护。
周伟民认为,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央行的征信局迟早要分离出来,形成类似美国的管理机制,承担第三方的信用评估职能,实现社会上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的完善格局。但这一天的来临并非易事,一但征信局脱离央行,不再行使行业管理职能,成为一个商业机构,银行便不再有义务为其提供信用信息,而前者将面临生存压力。
由于支付和清算的上游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各个银行之间的诚信数据还不能互联互通,而相对而言,第三方支付也还处于一个早期的发展阶段,支付市场的稳定格局仍然没有形成,对他们来说,最为迫切的首先是实现企业自身的诚信。
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商务中心总经理高佳卿认为,整个银行这个业务链条上有用户积累的平台、运营商、支付方等等,因此客观形成了如下格局:第一,诚信方面数据是分散的。第二,税收的问题。在电子商务B2B特别是C2C方面讲可能存在很多增值税和营业税方面的问题。
他分析,如果央行推动成立一个支付平台,并成立具有网络银行牌照的组织进入这个行业,推动支付和清算领域的发展,那么支付的格局一定会有很大的变化,对于央行和银监会来说,也更方便监管。该网络银行具有所有银行的功能,不发展很多办事处,是一家纯粹的网络银行,可以实现与很多银行的连接,从而打破商业上的割据。支付商可能有的做窗口,有的做平台,各自找自己的位置,这对用户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市场覆盖意义上的全国网络的电子支付厂商,而其余则通过并购、联合、结盟的方式实现联手,以扩大实力和实现资源共享。事实上,政策研究和主管机构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与《电子商务世界》共同举办的“2006中国电子支付高层论坛”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业务创新与协调监管部主任李伏安在主题为《电子银行发展现状判断》发言中表示:“电子银行事实上现在已经伴随着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我们银行服务模式的改变,成为一种新型的银行模式。在国外经常出现虚拟银行,你在马路上看到银行的大楼,但是看不到商标,这种虚的银行到现在我们国家还没有。”
李伏安关于网络银行的研究和探讨被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银行解读为央行有可能建立一家虚拟的网上银行。按照监管分工,银监会很有可能通过建立一家虚拟网络银行的机构,由该银行与各个商业银行连接,不仅可实现各个银行之间的多种业务结算的互通,同时也能减少了监管多个银行的效率问题。
“银联系”能否一统天下?
来自银联内部的消息显示,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大项目,大额支付的全国性平台目前已经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承建。发改委给予300万元的资金支持,整个项目规划投入3000万元,目前正进入招标阶段,而具体负责运营机构则由央行等监管机构做进一步的决定。
据悉,依托银联和认证中心的资源优势,面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大额安全清算,这一全国性支付平台与目前的其他重点放在基于银行卡的个人小额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厂商定位并不冲突,中石化等大企业和保险基金等是他们的目标市场。
如果这一支付平台建成,加上银联在其他领域的布局,能涵盖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大部分支付模式。 集中是好事,但也存在潜在的商业利益集中的可能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有商业银行电子银行部负责人表示,至此,中国银联在支付领域的布局已经全部完成,这无疑和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开展的网络银行业务形成竞争关系。他表示,面对企业客户的大额交易,银行完全可以不走银联这一通道,转而走中国人民银行的大额支付系统。
而来自某支付企业的内部人士透露,近期央行将分批颁发牌照,首信以及银联旗下的银联电子、联动优势有望成为第一批拿到牌照的三家。由此看来,三者的先天优势资源起到了巨大的杠杆作用。他同时乐观表示,支付渠道的多元化、支付工具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得整个支付生态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马凌表示,目前在小额支付领域,能与央行“全网”媲美的商用支付网络主要有:银联围绕银行卡建立的跨行支付交换网络(覆盖4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80多家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全国电子资金汇兑系统与邮政汇兑系统、众多支付厂商与电信运营商、银行合作构建的第三方支付网络。但目前这三类支付商的网络规模均无法与央行小额支付系统相比。从目前来看,央行和受到其支持的银联无疑掌握着最优势的资源,其中,小额支付系统是否商业化运作?产业链各方如何把握竞合关系?这些势必将对中国电子支付产业形成关键影响。相对于这些基础支付结算网络,现阶段,网上支付的应用与市场发展,最主要的阻碍因素是产业中各角色的定位、分工、整合,而并非停留在操作层面的安全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