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滕礼实习生周艳春)福田区经济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土地空间、能源和水资源、城市人口负荷及环境承载力四个“难以为继”的困境。如何解决发展与环境的矛盾,走出一条“高速低耗”的发展道路,成为一道必须解决的难题,树立新的资源观,突破资源瓶颈,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真转真变首当其冲。为此,福田区委、区政府动员全区各方面的力量,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合理组织、积极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建立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确保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福田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总投资达8244万元的下沙生态社区建设系列工程已经完成多个项目投资,今年2月被正式命名为广东省第一个“生态示范社区”,下沙生态社区已经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生态社区建设的标杆,这也是福田区率先推进循环经济进社区的成果。
福田重视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为生态社区建立提供契机
去年,福田人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激情与拼搏,在7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福田区每平方公里产生的GDP达到13.2亿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5倍;每平方公里产生税收2.4亿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6倍。但是随着中心城区的建设成型,福田经济总量已跃上很高的平台,土地等有形资源所剩无几,基建投资大幅回落,营商成本逐年上升,生产型企业大量外迁,“四个难以为继”的问题在福田表现突出。这一切说明,“拼资源换增长”的道路已经走到尽头,唯一的解决途径只有深化经济结构调整,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在紧约束条件下求发展,催生兼顾高速发展和低能耗的绿色GDP。
“有形的资源是有限的,而无形的资源是用之不竭的,只要我们转变只局限于有形生产要素的狭隘观念,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立足于营造、创新、优化环境,我们就能创造无穷的资源,开创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福田区委书记许德森说,发展循环经济本身就是为了解决发展和环境的矛盾,它和福田的“大环境”战略可谓是不谋而合。“大环境”战略要求全区上下达成“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共识,通过营造、优化和创新环境,丰富发展内涵,挖掘发展潜力,向环境要空间、要资源、要生产力,实现福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循环经济给“大环境”战略提供了理论佐证,而“大环境”战略则让循环经济的发展如虎添翼。
正是沿着这一思路,今年福田区提出要抓好“九大示范”工程,即:生态社区建设工程、生态学校建设过程、产业园区生态升级工程、河流生态治理工程,福田科技广场生态示范工程、宾馆酒店节能环保改造工程、区属市政公共设施改造工程、绿色政府采购工程、政府电子政务工程。通过这些工程的示范效应,再结合“六个抓好一批”的具体行动:抓好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促进企业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抓好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推进园区的生态化改造;抓好一批绿色建筑和绿色社区建设,实行垃圾分类拾拣、污水入网处理和中水回用;抓好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示范工程,促进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抓好一批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支持资源节约、利用、处理、回收等适用技术开发;抓好一批废弃物处置和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推进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然后,以点带面,打开福田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2月,下沙社区被正式命名为广东省第一个“生态示范社区”,这是福田区率先推进循环经济进社区的成果。来自国家环保总局、中国工程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对下沙生态社区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此项工作“对深圳市城中村生态化改造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下沙生态社区创建将成为深圳市乃至广东省甚至全国城中村改造和生态建设的典范。”
动手早行动快真转真变,生态社区建设重在全民参与
从1993年开始,下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就着手对下沙社区进行旧城区改造的总体科学规划,斥资300多万委托英国联利设计公司对下沙社区的整体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设计。2004年,又委托中国环境规划院承担了下沙生态社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2004年9月编制完成了《深圳市下沙生态社区建设规划报告》,在《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下沙生态社区建设要求编写了《项目建议书》,提出在近期实施太阳能路灯工程、绿化景观生态改造、生态排水及生态公厕等工程,为下沙全面实现生态社区奠定人员、组织、物资和文化基础。中、远期将侧重在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生活环境改善和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建设成果。《规划书》提出了6大项目工程,分别为管网改造工程、节水器具使用工程、中水回用工程、绿化建设工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程和太阳能综合利用工程,总投资为8244万元,其中近期投资为1544万元,中期投资4200万元,远期投资为2500万元。规划拟将下沙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健康、舒适、文明、高效,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社区。同时,下沙社区创建生态示范社区的基础非常好,近年各项工作开展都非常突出。先后被授予了国家、省、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省、市、区“绿色社区”,省“卫生村”,市“建设园林式、花园式先进单位”和“园林绿化先进单位”,福田区“生态示范村”、“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等称号。
规划制定后,下沙股份公司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目前社区建设基本成型,有合理的功能分区布局,有良好的居住小区和基本完善的工业小区;辖区绿化、美化好,有良好的感官和视觉效果;环保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排水通畅,雨污分流,无污水流溢、无暴露垃圾等现象。同时狠抓市容环卫及交通管理工作。社区内市场管理和交通管理规范有序,交通秩序良好,车辆停放整齐;无乱搭建,无乱设摊点,无占道经营;施工场地设隔离护栏,文明施工,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标语、广告牌设在指定地点。
下沙股份公司还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要求居民支持环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从自己开始,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加强节水宣传,推广节水措施,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大力推广节水器具、节水龙头的使用,并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收集箱,加强宣传培训使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减少使用一次性制品消费,公司还按照强化观念—培养习惯—参与活动—产生自觉行为的客观过程,开展了一系列的崇尚自然、倡导绿色消费的文化活动,挖掘下沙民俗文化资源,逐步将生态文化的概念带入人文资源之中,从而把环保理念根植于居民心中。在商铺里设置“绿色专柜”,提醒居民购买环保消费品,引导居民自觉使用无磷洗衣粉、无氟冰箱;要求餐馆自觉使用可以降解的快餐盒,减少白色污染,并作出不售卖野生动物的承诺等。在创建生态社区工作过程中,还特别注意加强了以保护红树林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教活动,从而全面提高了居民的环境意识,自觉参与到生态社区的创建工作中来。
到目前为止,下沙社区内道路铺装率为100%;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卫生厕所普及率为100%;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100%;清洁能源普及率100%,同时对路灯进行改造,采用太阳能供电,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普及率;社区内所有厕所排放的粪便水全部经过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粪便处理率达到100%;下沙社区的生活污水经截污整治后全部排放入市政污水干管,并引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大气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这所有可喜的数字都是下沙生态社区建设的成果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