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升温 强力拉动IT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04-13
 

2003年政府部门信息化预测
  “非典”疫情出现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网站迅速推出了相关频道,并加强和完善了网上办公平台,通过政府公告、每日疫情通报等栏目,在第一时间传递疫情的最新动态和政府的最新举措,协调了全社会的“非典”防治力量。这些网站专栏在疫病救治、稳定社会恐慌情绪、减轻疫情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方面造成损害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通过电子政务,政府在“非典”时期的工作效率和城市运行效率也得到了全面提高。对于以往必须现场办理的工商登记、报关、报税等程序,政府也已积极鼓励相关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办理。而这些应急措施,都需要依靠网络设备和操作系统等软、硬件环境作为政府信息交换及资源共享平台才能得到保障。所以,政府上网以及整个电子政务的实施需要采购大量IT产品,特别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电子政务的发展能够为我国IT产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尚不明朗,使得这一领域的经营风险加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厂商也把目光投向了电子政务,特别是政府近年来对电子政务方面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对于许多的IT厂商来说,极具诱惑力。
  政府信息化建设力度整体上扬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投资力度呈增长趋势。计世资讯(CCW Research)最新研究表明:2002年政府机构IT投入达到300亿人民币,其中硬件投入为230亿人民币,软件投入达到38亿人民币,IT服务投入达到32亿人民币;2003年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将继续增长,预计政府机构的IT投入将为350亿人民币,增长率达17%。超过60%的政府部门2003年信息化建设投资预算,相对2002年将有所增加,其中近30%呈大幅增加趋势;只有8%的政府部门2003年的信息化建设投资预算相对2002年将有一定程度萎缩。
  从区域看,2002年~2003年,华东和华南成为政府信息化的主战场,这两个区域的政府机构信息化建设将成为电子政务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2003年重点IT项目的投资规模较分散。政府部门规划的2002年~2003年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中,投资规模在100万以下的项目占33%;投资预算在100万~1000万之间的项目占40%;而投资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项目占27%,其中6%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在5000万以上。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中,投资规模在100万以下的项目占21%;投资预算在100万~1000万之间的项目占43%;而投资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项目占36%,其中11%的项目投资规模在5000万以上。
  内网建设项目中,投资规模在100万以下的项目占20%;投资规模在100万~1000万之间的项目占46%;而投资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项目占34%,其中3%的项目投资规模在5000万以上。
  OA项目的投资规模多在500万以下,500万以上的项目比例仅为11%,其中投资规模在100万以下的项目占61%;投资规模在100万~1000万之间的项目占30%;而投资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项目占9%。
  政府信息化重点方向确定
  中国的政府信息化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重点在于政府各部门的内网及专网建设;二是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金桥、金关和金卡),重点在于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电子政务,1999年正式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标志着电子政务的起步。经过几年的努力,电子政务已经逐步成为中国信息化的龙头和全国各级政府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两个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即连接副省级以上部门办公业务的“政务内网”和面向公众、企业及连接政府间业务的“政务外网”,其中外网将与互联网相连接。
  二是建设和推进十二项重点工程,即“12金工程”,包括“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和“宏观政策管理系统”、金审、金关、金税、金财、金卡、金盾、社会保障、金农、金水和金质等十二个业务系统。
  三是信息资源建设,包括两个信息体系和人口库、法人库、信息资源和空间地域库、宏观经济库等四个数据库,为政府部门提供最基础的数据资源。
  近年来,政府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方向主要是内网建设、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办公自动化(OA)、外网建设、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安全。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把内网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重点方向的政府机关数目最多,比例占所调研政府机关的48%;其次是电子政务业务系统,把电子政务业务系统作为近几年信息化建设重点方向的政府机关的比例达到了47%;把OA作为近几年信息化建设重点方向的政府机关的比例达到了37%。这里的“内网”指的是各级政府和国家机关用于内部办公的局域网和广域网;“电子政务业务系统”指的是各级政府和国家机关对内对外的业务处理、管理系统,如网上审核系统、税收征管系统、公安综合管理系统等;“外网”是指各部门面向其他部门、企业和公众,与互联网直接相连的网络。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刻不容缓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面向社会提供电子化管理和服务的窗口。一个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也影响着其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注重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提高政府门户网站设计、运营及管理水平,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目前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不平衡。从横向来看,无论电子政务发展,还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总体上在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电子政务发展得比较快,政府门户网站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政府门户网站的比例比较小;从纵向来看,中央、省市行政层级比较高的政府及其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比较快,门户网站建设比较完善,而行政层级比较低的政府或部门发展相对落后。据时代财富科技公司发布的《中国电子政务研究报告》表明,中国目前的电子政务实现度仅为22.6%。这说明,我国电子政务无论在信息的实用性、完整性上,还是在实质性的电子政务功能上都还离公众的期望值有很大差距。而这种差距,已经直接地体现在政府的门户网站建设方面。
  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普遍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规划。这不仅体现在一些政府门户网站的站名、域名不规范,更重要的是政府门户网站的内容设计也是五花八门,缺乏最起码的规范,这些都导致了一些政府网站的主页形象与政府形象有较大差距。
  三、相当一部分政府门户网站有名无实,信息不及时更新,没有深入链接,有的甚至变为“死网”。据相关调研机构评估,目前在全国2500多个政府门户网站中,约有1/3的网站无法打开,约有1/3的政府网站应用价值比较低,还有相当数量的网站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服务功能不健全、所发布信息无时效性等现象,有的站点新闻最后的更新日期甚至与现实相隔半年以上;许多网站只有静态功能的介绍,欠缺动态的信息交流形式;有的网站与用户交流沟通的手段单一,相关链接范围窄、深度浅,还有一些政府网站存在着与自己的本职工作联系不紧,脱离实际工作需要等问题。
  据来自计世资讯的《2002~2003年中国城市政府电子政务网站评估研究报告》显示,与上一年首次评估相比,我国36个城市电子政务网站的平均得分从5.0分上升到5.4分,但是依旧没有达到6分的及格线。其中,得分在7.0分以上的良好网站有4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和南京的电子政务网站,占所评估网站的11%;电子政务网站建设水平属于一般的城市有10家,占所评估网站的28%;而得分在6.0分以下较差和差的网站所占比例为61%。
  研究发现,多数地区的政府网站在内容、版式等方面还不错,但在权重最大也最重要的功能——服务方面却有很大的欠缺。大量网站的网上审批、采购、政府信箱形同虚设,功能应用的缺失是平均分不及格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作为电子政务基础和核心的“网上办公”项目的指标,得分在6.0分以下“较差”和“差”的网站所占比例高达69%,成为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的“瓶颈”。电子政务网站的现状折射出的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现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特别是“网上办公”建设刻不容缓。
  电子政务建设存在四大风险
  通过近两年来的发展,国内纵向领域的信息化已形成一定规模,如教育、车辆管理、人口管理等。但由于信息不能共享,这些系统成为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在一些政府部门里,电子政务成了“PC+网站”,整个电子信息化改造的投入不少,但是对政务方面的工作改进不大,办公效率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原因在于在这种操作平台上,政府的日常办公还是依靠传统方法、依靠手工操作来实现,政府可以向公众公开的文件、信息、资源依然被掌握在各个部门手中,不能由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及时共享。以上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政府各部门变成了被“网络大潮”包围着的一座座“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
  孤岛效应让电子政务成了摆设的花瓶,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网络不能互通,协同办公对老百姓而言还是非常遥远的事情,这与电子政务所要达到的“追求政府廉洁、高效”的目标相距甚远,也并不是政府大力推行电子政务的根本目的。电子政务的本色渐渐被表面的硬件和网络所遮掩,也成为了制约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瓶颈。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着四大风险。
  一是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有一哄而起的迹象。不仅许多省、地、市,甚至一些县也在争上电子政务,一些地方不切实际地追求大而全,盲目追求设备的先进性,许多基本问题没搞清楚就匆匆上马。这种势头如果得不到及时制止,势必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给国家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二是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只关注资金、软硬件等“硬投入”,忽视了对行政组织结构的调整和行政业务流程的整合。电子政务的本质是要推动政府治理的改革与创新,如果只是对现有体制、管理模式及业务流程简单地进行“信息化复制”,就可能使电子政务建设走偏了方向。尽管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诸多困难,但必须予以认真考虑。
  三是已经建立的行业或部门信息化系统在没有进行有效整合的同时,急于再上新项目。多年来经过金税、金关、金卡等工程及各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建设,我国国内已形成了较为雄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这些都不可能全部推倒重来,关键是要良好地整合,否则旧的信息孤岛未除的同时又出现新的信息孤岛,这些都将使得未来的整合变得更加困难。
  四是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重监管,轻服务,重视政府内部的信息化,忽视政府对企业、公众服务的信息化。这些将实现不了建立“管理服务型”电子政府的目标,也不能使百姓尽快地从电子政务建设中受益。
  以应用为重点成主要趋势
  中国加入WTO,为中国的政府信息化,尤其是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中国电子政务战略框架的出台,国家也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内容和方向做出了更加具体的指导和规划;同时,在经历了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之后,各政府部门对信息化的认识和经验逐渐加深,这些因素导致了2002~2003年政府信息化建设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
  一、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将会以业务为中心,以应用为重点,即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方案设计、信息技术运用、项目实施等都将紧紧围绕业务,以解决业务问题为出发点,信息化的重点是应用而不是信息技术本身。
  二、基础设施建设及升级。为了保障重点业务系统及应用的高效稳定运转,政府部门将建设或升级高性能的网络、硬件、系统软件等基础设施。
  三、统一规划,资源整合。政府部门将统一规划信息化建设,以取代过去采用较多的各业务部门分散建设方式,同时对已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更加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
  四、加强信息安全建设。信息安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课题,虽然过去政府部门也非常重视信息安全,但在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方面做的实际工作较少,2003年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将是政府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五、以业务为中心,以应用为重点将成为2003年政府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变化趋势。
  目前,电子政务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建设热潮,中国及世界各国发展电子政务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发展电子政务是改造并提升政府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中国加入WTO后,面临最大挑战的是政府机构,政府如何应对,适应WTO规则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在目前的情况下,电子政务市场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呈现出许多不确定、不明晰的现象,国内的情况更是如此。对IT厂商来说,这就意味着商机与挑战同在、利润与风险共存。所不同的是,前者所产生的诱惑力远远大于后者带来的担心。
  电子政务的成功与否,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应用的程度,二是公众接受的程度。其中公众接受的程度可能成为阻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大挑战,因为公众接受程度的提高不仅涉及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全社会知识发展水平的提高。
  目前,国外一些机构已经对电子政务提出了一些评估标准,而我国对电子政务建设至今尚无一套统一、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相关工程中往往只有政府和IT公司参与,缺乏靠标准、规范进行监理的独立机制,从而给工程的组织实施带来了较大的风险。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未来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