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就是用IT的各项综合技术来支持政府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打造服务型政府,实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电子政务项目的生命周期和人的一生一样,都有一个孕育、出生、成长到结束的过程。电子政务建设也一样,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所涉及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管理问题。信息系统建设包括前期规划,实际建设,运营维护和加深应用的阶段。我国的生育政策提倡优生优育,电子政务建设也同样需要“优生”“优育”。
孩子在出生前需要科学的前期护理(优生),同样电子政务项目的前期规划也非常重要,如果这个阶段做不好,项目就会留下先天残疾。因此在一个项目建设前要进行严格规范的可行性研究和科学的论证。过去很多的电子政务系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惨重的失败,这主要是因为过去在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中对规划关注的太少,对电子政务的需求、目标、任务认识模糊,导致项目建设完成后,系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电子政务建设高报废率,低成功率。从而使电子政务成为继.com之后又一次虚假的泡沫。
因此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引入电子政务咨询服务十分必要,政府、IT企业和咨询机构,应该以一种产业链条的方式进入电子政务领域,并共同面临机遇与挑战,形成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生态链。
一个健康的孩子受胎到顺利的出生,即俗称的“怀胎十月”的期间,需要医生和护理机构的密切“监理”,才能顺利的出生。这个过程也相当于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工程的全部过程。
孩子出生之后,怎样抚养、教育孩子并使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父母亲们一生都要操心的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优育。但中国的电子政务项目却好像只为了建设而建设,而没有重视它的运营和维护,所以很多电子政务建设完成后就成了摆设。据
我认为着主要是因为,过去很多人认为电子政务的核心是技术,而忽视了应用,电子政务的目标是实现政府管理创新和以IT的应用支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信息技术永远服从和服务于政府需要本身,所以应用才是电子政务的核心。
信息化本身是一个不归路。很多的电子政务项目一次又一次惨重的失败促使政府信息化应用部门越来越重视电子政务平台的运营和维护。这样政府各部门的信息中心就承担起了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应用、管理和服务工作。人们形象的将信息中心比喻为“舅舅”。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快速发展, “舅舅”带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没有人想过,这么多的“孩子”“舅舅”能不能照顾得了。
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现有用人机制,使信息中心“一流的人吸引不来,二流的人养活不起”。 因此“舅舅”的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就不得不令人置疑了。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考虑将“孩子”放到幼儿园或托儿所(也即所谓外包吧),让那里的叔叔阿姨来帮忙照顾呢?这样业务部门就不会抱怨信息中心,“他们对业务不通,搞出来的东西根本不适用。”领导也不会再抱怨信息中心,“你们的运维费是怎么花的?”从而转变信息中心的角色,从技术型向管理型转变,从开发者转变为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者,从系统维护者转变为信息化业务系统运营的内部顾问。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服务外包将是必然且正确的选择。
因此,一个真正电子政务项目首先应该是一个优良的品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这样的项目才“准生”。其次,真正电子政务项必须从一开始建设就引入监理(即优生),但这仅是一个较短的阶段,未来更主要的是以实现其价值为目标的应用,好的“孩子”应该选择更好的运维机构(即优育)。优生优育的电子政务才能长期发展并发挥它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