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民警指纹比对破案全国第一 八成网上办案
来源:常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目前,我市百名民警电脑拥有量已达80台,网上比对、网上破案、网上追逃等逐渐成为民警打击犯罪的又一利器,利用网上信息破案数已超过破案总数的30%。尤其可喜的是,近年来,常州公安通过网上指纹比对直接破案2000余起,带破案件4000余起,创下了指纹比对破案全国、全省两个
第一的记录。

  网络运用无处不在

  近年来,我市各级公安机关按照部署,深入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加快推进“金盾工程”建设,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和改进警务工作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信息化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基层业务工作中,并在实战中发挥了良好的成效。

  目前公安机关已经全面建成了覆盖所有基层公安机关的信息网络,并根据打击和防范犯罪的需要,积极构建以“案、人、物、证、线”为核心的各类公安业务基础数据库。完成了人口信息“百城联网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了全国人口信息联网查询;建立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纳入计算机管理的常住人口已达345万,暂住人口150万;推广应用旅店业治安管理、二手机管理等系统,已经与公安机关联网传输住宿登记信息。建立了刑侦信息管理系统、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和刑侦信息数据库,推广应用看守关押信息、禁毒信息等系统;普及应用全国在逃人员数据库、被盗抢机动车数据库、“打拐”数据库、DNA数据库、被盗抢枪支数据库。此外交通、出入境等部门根据各自的业务需要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系统。

  据粗略统计,目前平均每天有10119人次的民警上网开展工作,超过10万人次点击公安情报信息网,有73%的民警平均每天上网3次以上,主要应用为查询人口信息、综合信息、业务应用系统、浏览网站信息,民警的网上应用工作不断加强。

  网上警局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是长期困扰制约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以往,每个基层所队之间的信息都是相对封闭的,即使同城的相邻所队对抓获的犯罪同伙所作的供述也难以及时沟通、相互印证,由此造成战机延误的事例屡有发生。

  常州的警务数字化系统运用后,这个“瓶颈”得到了有效解决。网上运行的计算机构成了一个没有挂牌的超大网上警局,原先分散在各警种、各部门的的信息都集中到一个平台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全警采集、全警运用、网上协同,逐步摸索形成了系统集中建设、信息集中存储、查询方便快捷的公安信息化建设模式。

  基层民警的警务工作也从传统的手工方式、封闭方式、孤立方式逐步向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化发展。人口管理特别是对高危人群、流动人口的管理,由过去依赖人盯人、谈话、走访等面对面方式,向网上在线跟踪管理和异地信息协作管控转变。市内户口迁移、旅馆、典当业等特种行业管控、网吧登记、出入境等公安基础业务基本实现了网上信息实时动态管理。基层基础业务信息,也正从过去人工填写、纸质记载、孤立显示和民警死记硬背,转变为软件输入、微机储存、联网运行、信息共享。部分公安业务实现了对民警日常工作和执法办案的网上管理、监督和考评,如人口管理、留置人员登记等。广大基层民警开展基础工作的内容,正在向准确掌握获取相关信息并及时输入计算机,同时利用网上信息精确引导业务工作开展转变。

  鼠标一点疑犯现形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信息的逐渐丰富,民警的网上作战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八成以上民警都能熟练输入汉字、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网上预警、网上列管、网上缉捕、网上控制、网上侦查、网上考核、网上公示、网上求证”等新的警务工作机制得到推广运用,去年通过网上比对,我市共抓获外省市逃犯840名。

  4月8日下午,一名涉嫌在浙江骗取数辆高档轿车后变卖的犯罪嫌疑人何某刚到我市西新桥地区的旅馆住下,就被民警通过旅馆信息查询系统发现,一举将其抓获归案。第二天上午,一名在黑龙江杀人后负案在逃13年的逃犯许某又在网上现出原形落入法网。许某在13年前因琐事将同村村民高某捅死后潜逃,被当地警方列为网上逃犯,进行全国缉捕。民警在进行出租房屋管理时发现许某身份可疑,上网查实了许某的真实身份,并将其抓获。

  一桩桩疑难案件的侦破,令民警对公安网络刮目相看,并产生浓厚兴趣。目前,各地公安机关每天由专职信息研判人员,及时浏览掌握本地及周边地区高发案件,案件高发地段、高发时段等规律特点,并对警情、行业场所人员作案、流动人群作案等三类治安“热点”情况展开分析,将静态、孤立、零散的信息整合加工成动态、共享、预警的信息,在研判网站上发布。

  据统计,我市警方利用网上信息破案数已超过破案总数的30%,远远超过全国20%的平均水平,信息化建设和运用,不仅节约了办案经费和警力,而且大大提高了控制查获能力。据测算,警方每抓获一名逃犯的办案费用已由过去的10000元减少到如今的3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