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25日讯 (记者向晖 海东)我市注重把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作为预防和减少犯罪的治本措施,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使暂住人口登记和办证率分别达到95%和90%,全市流动人口犯罪下降20.3%。
面对外来人口犯罪增多的严峻形势,我市在各县市区公安局相继成立了“暂住人口管理办公室”,基层各镇(区)则设立暂住人口管理工作站,配备了由公安、工商、计生等部门组成的管理人员,在各用工企业、居(村)委会配备了暂住人口协管员,具体负责辖区内暂住人口登记、办证等日常工作,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市暂住办、镇暂住站和村企协管员三级管理网络及严格的管理机制和信息化管理网络。目前,全市规范专职管理机构181个,配备管理人员2149人。与此同时,探索推行了“点面结合管社区、捆绑制约管矿区、公寓亲情管园区、动静结合管海区、合同契约管农村”的“五管”模式,使暂住人口管理无死角、无漏洞。
信息化网络
“网”住流动人口
8月12日,开发区凤台小区租赁房屋服务站。
3名协管员正在将小区当天住进来的3名外来人员的情况录入派出所暂住人口基本信息网。协管员李运凤告诉记者:“我们的职责就是将住进小区的外来人口情况摸清楚,然后及时上报给派出所。”
“有了这些资料,我们管理起来就方便多了。”开发区政法委副书记于建武感慨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滚滚而来的打工潮在支持烟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治安问题。统计表明,流动人口犯罪所占比例高达70%,高峰时超过80%。如何应对这一新的形势?1998年,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综治办、公安、劳动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烟台市暂住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接着,各县市区公安局也相继成立了“暂住人口管理办公室”,基层各镇设立暂住人口管理工作站,在各用工企业、村(居)委会则配备了暂住人口协管员,具体负责辖区内暂住人口登记、办证等工作,从而在全市形成了市暂住办、镇暂住站和村企协管员的三级管理网络。
与此同时,我市还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暂住人口管理暂行规定》、《房屋租赁管理试行办法》、《出租房屋治安责任书》等诸多规章制度,使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流动暂住人口是一支成分非常复杂的队伍,这些人来自哪里?有无违法犯罪记录?社会背景如何?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就得靠档案。8月12日,采访团一行来到了蓬莱市南关路派出所。在该所的暂住人口档案室里,记者看到各种函调资料、租赁房屋资料、特种行业从业人员资料、重点控制人员资料,分门别类,整齐有序,辖区的1万多名暂住人口情况在这里一目了然。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各地暂住人口管理部门都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管理机制和信息化管理网络。外来打工和经商人员租房屋居住后,暂住站便有了其档案,函调资料、履历照片、指纹、笔迹一应俱全。谁在原籍有过重大违法犯罪行为,谁有一般违法情节,都被录入微机。
治安协议
“以房管人”堵漏洞
前不久,蓬莱市南天门社区居民李本敬,将自己的房屋出租给吉林通化市一古姓女士。辖区西关路派出所民警在审核后,与李本敬签订了《治安责任保证书》。房屋出租不到3个月,李本敬发现租房的古女士有卖淫嫌疑,便立即向责任区民警反映,民警到达现场后,当场抓获了正在房屋内从事卖淫活动的古女士。
在大量外来人员中,鱼龙混杂,一些原居住地的违法犯罪分子借打工经商之名蛰伏下来,企图逃避司法机关的打击。还有少数不法分子把租赁的房屋作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窝点。如何加强对租赁房屋的管理成为暂住人口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蓬莱市公安局根据暂住人口分布区规律特点,探索推行“三控一服”管理模式:即控牢房屋、控牢场所、控牢人群、服务上门。对用工企业,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督导企业成立外来人员管理办公室。对出租私房者,按照“谁留住,谁负责”原则,由房主与管理站签订治安协议,明确责任和义务。
“以房管人”,是烟台开发区探索实行的租赁房屋社会化管理模式,通过公安、税务、工商、房管等部门合作,建立一体化管理格局。在具体工作中,社区管理处负责租赁房屋协管员的招聘、日常管理和综合考核;工商部门负责确定租赁人与承租人之间的关系,根据情况出具相应的免税证明;税务部门提供纳税范围及参考标准,出具一定区域内税收指导价格;公安机关负责组织对租赁房屋内居住人口基本信息采集,统一管理。详细的租赁房屋暂住人口信息也为刑侦部门提供了方便。据统计,去年5月以来,开发区公安局通过把22341条出租房屋暂住人员信息与案件、在逃人员库分析比对,从中发现违法犯罪线索35条,抓获逃犯6名。
芝罘区、蓬莱、龙口等地则建立起严格的函调协查制度,对部分重点暂住人口采取发函、电话、网络查询等方式调查。去年2月25日,蓬莱大柳行分局民警在辖区“彩虹酒楼”进行检查时,发现一外地人神色慌张。带回审查后,该称是湖北人,名叫刘占。民警当即搜寻网上逃犯照片,发现网上逃犯刘占的照片与其相近。经审问,他交待了在原籍因故意伤害在逃,本想来烟台找个地方藏匿,没想刚到几天便落入法网。
亲情管理
让外来工安心
在龙口南山集团打工的临沂籍务工人员王克军这些天特高兴,因为不仅前些天妻子从临沂过来在公司谋了份工作,而且他们夫妇还住上了一套由公司提供的水电暖齐全的小“公寓”。
13日,记者走进王克军的“家”,宛如进入了宾馆。空调、彩电和统一的白床单,使房间充满了浓浓的温馨。他告诉记者,这是集团10个暂住人口公寓之一,共3层,每层170个房间,现有暂住人口550人。公寓楼还有能容纳600人的集体餐厅,宽敞明亮。“住在这样的‘家’里,俺觉得安心舒服,怎能不好好工作呢?”王克军笑着说。
近年来,我市每年都涌入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对这些人口的管理成为治安管理的难点。对此,有关管理部门从治本着眼,融入亲情管理,在企业全面推行公寓化管理,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住所和休闲娱乐场所。公安、计生、劳动等部门还成立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站,实行一条龙服务,保证其就业培训机会,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严厉查处侵害外来人员合法权益的案件。亲情式的管理,稳住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心,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信益陶瓷是蓬莱市引进的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有外来务工人员240人。在企业组建时,蓬莱开发区派出所便提前介入,积极动员公司自行建设职工公寓。公寓建成后,实行规范化管理。8月14日,记者在该公司公寓楼大厅的告示栏里看到这样的记录:“205室李路,宿舍物品放置混乱,当月奖金扣3分;107室宋盛,10日晚熄灯后归,扣12分。”采访后,记者才知道,公寓楼每个宿舍都配有舍长,负责外来暂住人口的管理,发现外来人员有不良行为,便及时报给责任区民警,有效杜绝了违法犯罪的空隙。该公司成立以来,没有一名员工因违法犯罪被打击处理。
在对外来务工人员实施公寓化管理的同时,我市还注重实行教育培训服务。龙口市专门开设“暂住人口管理学校”,对暂住人口和用工企业负责人及个体私营业主进行培训,普及宣传暂住人口管理法规。大多数企业还利用工余时间,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为暂住人口讲课,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他们学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