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前进 清华数字校园建设札记
来源:赛迪网 蒋东兴;陈怀楚 更新时间:2008-03-11
 
    作者: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 蒋东兴;陈怀楚 发表:

    清华大学从1996年“泰山工程”开始进入数字校园建设的新阶段,在9年的建设历程中,经历了很多事情,遍尝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其中一些问题的讨论,回过头来看颇有一些哲学味道,记下来和大家共享。

一、“技术”与“管理”
    做信息化的同行有一个共同的体会:“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其意在强调管理对于信息化的重要性。但是在信息化工作中,管理做什么?技术做什么?谁做技术、谁做管理?技术和管理怎么切分与配合?在实际工作中确是不那么好处理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的职能界定问题,即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对于这一新形成的工作,如何准确定位与切分。

    在信息化初级阶段,很多高校在传统的机构设置中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部门,在学校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应该统一考虑的时候,各个部门自发搞起信息化的建设来——购买一台小服务器,请人开发或者购买一个管理软件,实现部门管理信息化。这样做的部门多了,就发现了很多问题,“资源难共享、应用未集成、界面不统一”,“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阻碍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在9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就是这样一个状况,经过讨论,清华大学统一了认识——“管理部门不要干技术部门的事情”,将学校各类信息系统服务器集中起来,由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并对服务器系统进行整合,对数据进行整合,对应用系统进行集成,信息化建设一时进展很快。

    一段时间后,新的问题出来了:由于早期系统的不完善,管理部门的很多工作不能够通过系统用户界面来完成,而需要技术部门直接操作数据库来做,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管理工作要由技术部门来完成,如电子身份的发放、学生选课的启动、数据的统计分析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的关系变得微妙,甚至影响到管理部门信息化的积极性。认识到这一问题后,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提出“把管理还给管理者”——完善系统,所有的管理工作都由管理人员通过操作应用系统用户界面来完成,技术人员的工作完全退到后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各自清楚了自己的职能定位,信息化建设又开足马力前进了。

二、“独立”与“统一”
    大学是一种非集中式的校园文化,不同于企业与政府,各部处与院系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应用系统之间也相对松散。但是,大学作为一个整体,各部门又相互关联,因此各应用系统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如果割裂了这种联系,形成信息孤岛,就会出现信息化环境下新的低效率问题。

    能否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信息化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过权衡比较,我们选择了一种“联邦模型”——为每一个部门建立一个独立的系统,在统一的规划下实施,具有统一的底层技术支持平台、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统一的用户界面风格,并且集成在统一的信息门户之中。这种模式体现了“独立”与“统一”的辩证,对各部门来说是相对独立的系统,对用户来说是一个整体,从宏观来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模型在后来的实践中被证明是非常适合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它避开了高校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几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1) 开发队伍不够强大、专业:高校很难拥有一支专业软件公司所具有的软件开发队伍,如果总体规划后同步实施,庞大复杂的信息系统开发成功的可能性较小,风险很大。

2) 管理部门的需求整理、分析难以到位:进行全局的系统分析与实施,需要需求分析人员和管理人员深入探讨和相互启发。各管理部门很难以同样的尺度投入需求的整理分析,技术部门也很难把需求分析到位,局部的需求变化可能会对整体分析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而需求分析不到位又将给软件开发带来致命的缺陷。因此,全局分析、整体实施的模式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困难重重。

3) 应用系统升级困难:从国外采用ERP模式实施高校信息化的经验教训来看,采用统一的模式设计、开发的系统局部升级非常困难,而变革中的高校对于信息系统的升级需求又是如此的强烈,从而出现管理与技术之间很大的矛盾。

    考虑到应用系统业务逻辑的复杂性,我们将每一个系统的边界和目标定在有限的范围内,各个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相对独立,并根据需要和能力分阶段建设。但是,各应用系统都要求遵循统一的应用规范,如采用统一的认证与授权、数据交换和信息发布接口,提供统一的应用访问接口,甚至提供可与门户直接集成的用户界面。由于采用门户将各个系统很好地集成起来,对用户来说非常方便,看不出是由不同的分立的系统组成的,因此用户满意度也很高。这样的模式使得清华大学的信息化建设一直保持着可持续的发展,这后来成为我们的URP(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大学资源计划)理念的理论基础。

三、“集成”与“个性化”
    “集成”与“个性化”都是比较技术的概念,要做到“集成”,要做到“个性化”,在这个方面基本上没有争议。这里要说的是,“集成”是“个性化”的基础,集成度越高,可以实现的个性化程度就越高。但是,集成度又是有限度的,因为最大程度的集成实际上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系统,而前述的原因这又是不可取的。因此,要在相对独立的系统之间做好集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就又成为一个需要把握好的“度”。

    要做好信息系统的集成,依赖于各个层面的整合:包括数据整合、应用整合、内容整合和流程整合。这些整合对于分期建设的应用系统来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清华大学信息化建设过程得出一条经验,就是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整合,逐步实现应用系统与资源的集成和个性化服务,走一条“整合——集成——个性化,再整合——更集成——更个性化”的螺旋上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