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安排
第一阶段:与时俱进,全面启动数字温州建设
在第一阶段(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 初步建设温州市基础网络平台、基础信息资源平台和基础信息应用平台。
2. 建设互联网数据交换中心。
3. 启动数字温州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4. 建设温州信息安全认证系统(CA/RA中心)。
5. 覆盖市四套班子及部委办局、县(市、区)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及公文流转系统。
6. 温州市政务门户网站。
7. 公务员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8. 信用温州信息化工程启动,规划企业法人数据库及个人数据库。
9. 启动数字化世界温州人项目,建设基本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
10. 发展温州信息产业,构建温州信息产业基地。
11. 启动信息产业园区建设。
12. 启动软件蓝领培养工程和技术人才引进工程。
13. 温州市社会保障系统和市民一卡通工程。
第二阶段:开拓创新,深化数字温州建设进程
在第二阶段(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 建立温州市数据中心(含数据交换中心),实现数据的统一交换、存储和备份。
2. 市政府面向公众服务基本可在网上实现,网上审批系统及企业报表系统基本建成。
3. 各试点项目在温州市全面推广,在县市区(含工业园区)政府实现网络化办公,并在条件好的机构实现网上服务。
4. 搭建三个基于地域和行业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5. 信用温州信息化工程继续深入,基本建成法人数据库及人口数据库,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及宏观经济数据库开始建设。
6. 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工程。
7. 推广社区信息化。
第三阶段:再接再厉,初步实现数字温州宏伟蓝图
第三阶段(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在前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完善数字温州建设战略。重点落实以下项目:
1. 继续完善数据中心(含数据交换中心),在数字温州工程中发挥枢纽作用。
2. 市、各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实现网络化办公,公众服务大部分在网上实现,极大程度方便企业和公众。
3. 建立在GIS、GPS等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交通管理、金融服务等系统的智能化。
4. 各产业园区、重点骨干企业基本完成信息化改造;重点行业、工业园区均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平台;使各类企业都能通过信息技术共享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5. 继续完善专业网上市场和物流信息平台。
6. 城市社区基本实现信息化;通信服务、信息服务在农村更为普及,信息技术逐步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保障体系
1 行政保障
温州市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人要亲自挂帅、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增强实施信息化的自觉性。将信息化建设成果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主要指标,将其目标作为各级职能部门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根据温州市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相关制度,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应的组织保证。各县(市、区)及市各部门都应确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本地区、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连续性和持久性,要把数字温州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各部门年度工作责任制目标,进行督查考核,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
数字温州建设规划是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涉及信息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项目列入温州市重点工程计划中。对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由市信息化办公室会同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市财政局等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联合审查,审查合格并报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同意后,列入市信息化建设年度计划。在项目立项、项目招标、项目过程管理和项目验收中要充分发挥信息化专家的作用,要加强学习交流,积极借鉴各地成功经验,高效推进信息化建设。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多方筹资,解决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问题。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平台和项目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许多是带有公益服务性质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责任,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列入预算,在资金上保证建设的顺利实施。除了政府必要的投入外,还可以采用BOO、BOT等方式,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的方式方法进行项目建设,使投资人获得合理的收益,以使政府的资金真正起到杠杆作用。
2 技术保障
信息化建设涉及的相关技术是实施数字温州宏伟蓝图的重要基础。为了确保温州信息化建设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针对系统设计需要达到的功能目标和现实的制约条件,需要充分论证现有技术的可行性。同时还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技术标准体系 为了保证未来数字温州建设各方面资源的顺利整合、有效流通,完善健全的技术标准体系是前提。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也可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和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
遵循“规划主导,标准先行”的原则,在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协调温州各个相关部门,在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制定数字温州技术标准和数据接口,保证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各个部门的互联互通。具体包括:地理定位控制标准、图形数据的分类与编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统计单元的确定、技术流程和质量控制、元数据标准、电子公文格式、网络技术标准和功能标准等。
信息安全认证系统 是数字温州建设的基本保障,应该结合国家、浙江的行业政策和技术条件,建立符合温州实际情况和需求的CA/RA系统,为符合条件的、合法的个人用户和单位用户签发身份认证证书,提供加密密钥,并在电子商务的交易、洽谈、数据交换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提供身份认证,保障信息交换的合法性与安全性。
网络安全体系 网络的开放性必然带来信息失窃的隐患,必须解决好信息共享与保密性、完整性的关系、开放性与保护隐私的关系、互联性与局部隔离的关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网络安全体系:安全策略、网络安全、系统安全、设备安全、备份技术和策略、病毒防护和安全认证系统。
此外,在数字温州建设中还涉及以下主要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多元数据融合与挖掘技术、中间件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宽带网络技术等。这些相关技术和系统的应用,将为数字温州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3 政策保障
信息化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整合,达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目的,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应该看到,信息化推进的最大困难,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体制和观念的变革。政府必须起到行政主导作用,倡导并实施一系列有助于信息化进程的重点工程,制定相关规范、法规,切实保证消除信息壁垒、信息孤岛的存在,实现社会资源的全面整合
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充分参考和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规划,是保证本规划切实可行的前提。也可以确保规划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向和发展趋势相契合。同时,建立和健全温州市信息化建设法规体系,使温州信息化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数字温州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涉及面广的工程。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只是技术层面的基础,此外还应该制定鼓励信息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吸引国内外投资及人才等政策。形成一个全面、合理的政策体系,保证信息化健康有序的发展。
4 人才保障
强化人才的培养和吸引 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在广泛利用人才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走出一条有温州特色的信息化建设人才保障的道路。
信息化建设相关培训 对领导干部的培训要先行。如果领导缺乏正确的观念,认识不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就难以调动,应用无法推广;提高效率、转变职能、方便企业公众、改善投资环境就无从谈起。此外,如果培训过程仅仅靠主管领导、信息办和公司的沟通和协调,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有必要由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建立信息化工作目标责任制,针对具体岗位设置具体要求,并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合格才准予上岗,培训效果将大大提高。同时,要积极开展对民营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