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杭州市市民可以在家里查到岗位信息,寻找合适工作。这是记者近日在杭州市就业信息化建设专家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杭州市就业信息化建设始于1994年。1998年3月,杭州市就业局正式与浙江省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合作。1999年12月,杭州市六大城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统一进行改造,实现了对失业人员的本地化管理,求职信息实现了实时联网,方便求职者就近找工作。从2000年开始,就业信息网络开始向街道、社区延伸,截止到2002年底,全市所有街道、社区均建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对失业保险金享受月数完全根据档案信息的内容计算,不能手工修改,只有具备该权限的人员才能操作。
但是,由于过去失业基金管理、失业人员管理、职业介绍管理三个系统都是单独设计的,并未充分考虑到各个应用的相互关联。因此,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出现了数据冗余。于是,杭州市就业局提出了就业信息化一体化的改革思路,希望能通过改革把单位资源、人力资源的数据实现整合,统一到一个数据库中。
据介绍,今年杭州市就业局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就是整合杭州就业网站系统,将原有的内部业务系统及对外网站整合成统一的就业网站系统,实现信息系统对内、对外的完全统一。杭州市就业网将与数字电视合作,发布就业信息,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发布信息,市民以后在家里打开数字电视就能了解到岗位信息。就业信息网络还将与杭州市医保、社保的信息联网,及时了解到失业人员的参保情况,根据医保、社保的缴费情况确定失业保险金的享受待遇。以后,杭州市就业信息网还将与市民卡工程实现对接,市民卡内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调用。如果有市民要利用《就业援助证》办理相关手续,需要工商营业执照,通过信息网就直接可以断定营业执照的真假。
为更好地完成杭州市的就业信息化建设,杭州市就业局还聘请了浙江省就业管理局局长孔祥文、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蔡家楣、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教授级高工毛楚祥、浙江科技学院教授罗朝盛为杭州市就业信息化建设专家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