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B2C和C2C的日渐走红,各大银行开始大力拓展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的商业价值陡然暴涨,第三方支付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似乎电子支付的春天已经来临。然而,在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同时,电子支付的生态环境却不容忽视。
手机移动终端通过E-mail进行网上支付,打个电话报上信用卡号就能预订机票,用手机上网交水费、电费、游戏费。尽管很多人现在仍没有使用“塑胶货币”(信用卡)的习惯,但网络银行、手机钱包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已经在一部分人群中流行,这些便捷的电子支付方式对于时尚的新新人类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目前的市场状况并不令人满意。”网银在线总裁赵国栋却不无忧虑地表示,2006年是电子支付企业生死攸关的一年。他认为,目前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面临同业激烈竞争以及银行和用户信任的多重难题。
与银行利益博弈
在五大商业银行主宰的网关支付服务之外,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速成长和扩张,与银行之间形成了微妙的互补关系。
“商业银行的集体觉醒和第三方支付的激烈厮杀是电子支付市场反映出的生态图景。”赛迪顾问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咨询中心迟聪冰表示,电子支付蕴藏的能量并没有完全释放。
商业银行向金融增值业务转型和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努力造就了中国电子支付产业,但同时也让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意识到话语权与利益分割的紧密联系。银行希望第三方支付公司整合其无法覆盖的小型企业,而后者表现出来的整合能力和市场反应速度让银行感受到威胁,一些支付公司表现出的支付能力显然冲击着银行自身的支付业务。
在“2006电子支付高层论坛”上,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与协调监管部主任李伏安提出,目前,几家网上支付机构每天沉淀的资金就达5亿元左右。集中利用这笔资金,可以考虑建立虚拟银行的发展模式。“虚拟银行已经伴随着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银行服务模式的改变,成为一种新型的银行模式。目前虚拟银行在国外已经开始出现,在国内还是空白”。
但是,这样的做法将涉及多方利益,可行性难以保证。首信易支付总经理高佳卿表示,如果建立了一个虚拟银行,今后第三方支付公司就减少了与每家商业银行洽谈合作的环节。同样,对于银行来说,选择值得信赖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也是一大难题。
“现在的支付公司良莠不齐,加上牌照方面的政策迟迟没有出台,我们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很难取舍。”交通银行电子银行事业部一位负责人表示。尽管该银行已与数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洽谈,但目前尚未与任何一家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迟聪冰表示,银行全面介入电子支付、转型零售银行,将成为应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最佳对策。银行的警觉和转型增加了第三方支付公司谈判的难度,无序的竞争和同质化服务使得第三方支付公司有些疲惫,创新的缺失让支付市场不再引人瞩目,而《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的出台使众多第三方支付公司面临生存危机。
用户考验信任度
迟聪冰认为,投身于产业话语权争夺的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似乎忽视了最终用户的重要性。9.6亿张银行卡用户并不会主动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意识全面迁移到电子支付中,而对电子支付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和信用问题的担忧,使得用户对这种创新支付方式的接受有些犹豫。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消费行为培育层面不足,使得电子支付成为“全民运动”的道路更加漫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王国刚表示,由于人们对电子支付了解不够,电子支付在国内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还不能有效展现其功能。实际上,作为金融方面的重要载体,电子支付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便利各类机构客户和个人客户的交易。
在国内,较早经营电子支付的只有两家具有金融背景、熟悉银行支付业务的公司,随着新进企业的增多,目前电子支付市场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局面。
针对国内市场蜂涌而入的50多家支付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不久前在《现代电子支付与中国经济》报告中警示,此类机构从事资金吸储并形成资金沉淀,如缺乏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则可能存在资金安全和支付的风险。此外,第三方机构开立支付结算账户,先代收买家款项,然后付款给卖家,这实际上已突破了现有的诸多特许经营的限制,可能为非法转移资金和套现提供便利,形成潜在的金融风险。
对此,业内专家将电子支付的安全性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支付的安全保障(包括技术和体制);二是用户对于电子支付的信心。
迟聪冰表示,手机二维码的出现使移动支付的安全隐患得到解决,电话支付业务实现了电子支付脱离互联网的限制等技术突破。中国电子支付产业一直在不断努力改进自身的安全性。从《电子签名法》、《电子支付指引》到《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表明了国家自上而下对电子支付市场变革和规范的决心。
专家同时表示,电子支付的真正变革,需要建立在服务商、银行和运营商对用户需求的全面把握上,需要产业链的群策群力共同掀起一场自下而上的电子支付新文化运动,从而真正实现电子支付在困境中的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