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建设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有哪些重点值得关注?记者就此对一些信息化专家进行了采访,他们认为,2006年的信息化建设将充分体现务实推进、应用为先的思路,将紧抓重点领域,促进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并由应用深化形成渗透,最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加大社会信息化应用力度
社会信息化涵盖的对象包括区域、城市、社区、家庭和个人,其概念早在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建议中就已提出,并被列为与国民经济信息化同等地位的发展战略。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实践,有识之士纷纷感觉到,老百姓发现信息、辨别信息、使用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是决定信息应用能否落实推广的关键,有关专家称之为“国民信息能力”。国民信息能力不高,再怎么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都是没有市场的,也是不可能产生效益的。因此,国家开始日益重视国民信息能力的培养,因而大力开展社会信息化建设,正是提高国民信息能力的主要手段。
国家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应用推广组赵小凡司长日前透露,国信办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启动社会信息化工程,重点是社区信息化、就业信息服务和医疗信息化等。国家发改委、国信办、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已经把电子社区纳入我国“十一五”社会信息化的重点发展领域。国家所关注的电子社区是指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联合政府部门、社区服务提供商、银行金融机构和物业管理公司等相关单位,以网络平台、语音平台和平面资讯为载体,以政务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和资讯服务等为内容,整合各方资源,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属地化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
专家指出,电子社区将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成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重要补充,将成为我国“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之一。电子社区一方面将成为电子政务功能的延伸和拓展,使得电子政务在城市生活中有了落脚点,辅助电子政务系统完成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责;另一方面,电子社区由于包含了规模巨大的用户资源,因而成为电子商务走进社区的重要接口,为社区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所以,未来几年内,电子社区将成为我国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
信息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日用品”,最快地获取信息成为市场竞争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五次会议都一再强调电子商务在带动信息化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制订的有关信息化的一系列发展战略中也明确了电子商务的重要带动作用,电子商务将成为2006年的重点建设领域。
随着《电子签名法》、《电子支付指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我国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的电子商务发展机制的逐步形成,政府投入对企业和社会投入的带动作用将显著增强,电子商务服务企业逐步进入资本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我国电子商务的营业额达到4800亿元人民币,而2005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估计突破了6000亿元人民币。
据iResearch预测,至2007年,中国内地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骤增为17000亿元人民币,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16900亿元人民币。研究表明,2004年中国互联网营销规模达到39.47亿元;2005年增幅超过40%,达到56.1亿元的市场规模;到2008年中国互联网营销规模将突破100亿元达到131.1亿元。据AC尼尔森的近期研究显示,63%的中国网民进行过网上购物。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将成为网上购物的巨大市场。
根据IDC报告,2004年,我国中小企业已经达到2600多万家,目前有30%的中小企业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约有800万家。可见,随着众多中小企业加入网上交易的行列,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骨干企业在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并将推动企业间电子商务的发展。相关规范和统计标准研究、征集体系和现代支付系统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加速发展的外部条件日益成熟,将成为带动信息化建设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信息资源是信息化的核心,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能够有效地提高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的利用率,促进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与网络建设相互协调,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
国家对于信息资源的分类没有按照信息本身的特性,而是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以使用机制来分为政府信息、公益性信息和市场信息,而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和共享是重点领域,同时也要推动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利用,促进经营性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从而培育和繁荣信息内容市场,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
政府信息资源在信息资源总量中占了80%以上的比例,其开发利用包括公开、共享和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三个方面。目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在制订中,《信息资源法》等法律法规也已经列入政府工作的考虑。由于信息资源不同于经济学对“资源”的稀缺性的定义,有关机构正在开展关于信息资源与信息资产的软课题研究,以期对信息资源的价值作出量化评估。在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国家将研究界定公益性机构,从而建立相关的工作机制。这些都表明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将进入务实操作阶段。
同时,我国将加快人口、法人单位、地理空间等国家基础信息库建设,拓展相关应用服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大力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资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已经成为与建设电信网、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的新一代网络并重的战略要务。越来越多的专家将信息安全保障列为信息化第七大要素。构建完备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将成为今后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为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提供全面保障。
传统的信息网络安全主要是网络本身的安全,被关注的主要是网络可靠性、稳定性,被关注的范围是基础传输网和通信网等传统的通信基础设施。这些网络安全问题,无论在设备、技术标准,还是公网和专网领域都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然而现在新型数据网络安全的概念和传统的概念有很大不同。随着信息通信业的快速发展,新型数据业务日新月异,互联网网络安全概念不仅涵盖传统意义上的网络自身运行安全,还包含网络攻击、网络病毒、垃圾邮件、有害非法信息和其他突发事件,从网络层扩展到了应用层。
互联网安全不仅局限于运营商和用户的范畴,网络内容惊人的信息扩散速度使互联网安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这些网络安全问题,无论设备、网络技术标准或者政策法律法规大多处在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因此,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仍是一项有待深入调查研究的课题,但其推广却刻不容缓,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才能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