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建成投入使用,我市52.17万参保对象全部实现了“刷卡就医、实时结报”。
昨天下午2时许,南丰镇新德村69岁的村民沈福英因患上了急性肠胃炎,来到了振兴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程瑞英在详细询问病情,并做了检查后,给她开出了药方。沈福英从衣袋里取出自己的新型合作医疗IC卡,医生在电脑读卡器上一划,一张医疗单就打印出来。记者在医疗单上看到:挂号费、就诊费以及各种药品费共计81元,报销12元,实收69元。沈福英高兴地告诉记者:“有了这医疗卡看病就是方便,用了什么药、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清清楚楚,而且当场就能报销。
我市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底实施,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一直没有建立,因此,合作医疗补偿结报完全依靠人工审核。审核工作手续繁琐、效率低下,许多参保群众为报销医药费不但要跑很远的路程,而且领取到补偿金往往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2005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十项工程之一,总投资1288万元。
这项工程主要包括软件、硬件及网络安全设备、IC卡和网络通信四大系统,软件研发技术复杂、建设难度大,为保证系统按期运行,我市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同时与中标的开发商、运营商明确了工程完成时间。另外,市卫生局还做好了全市300多名社区(乡村)医生的计算机操作培训以及参保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工作。从今年1月1日起,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全市各镇社区卫生服务站陆续开通。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12家社区(村)卫生服务站、28家医院、13家医院门诊点、9个卫管中心和3个街道共265个信息点实现了计算机联网。
记者了解到,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但实现了“刷卡就医、实时结报”,而且可以将参保人员的社区卫生信息进行整合,通过管理参保人员的家庭状况、健康档案、诊疗信息等,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六位一体”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信息化管理。因此,可以说,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我市卫生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它的建成将推进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全面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