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海洋”查信息只需几秒
来源:解放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本报讯(记者 徐瑞哲)一张小小身份证背后,是世界最大的人口数据库。至今年上半年,这个初步建成的我国国家人口基础资源库里,已加载12.1亿人口数据。生老病死,迁移出入,属于你的一大串数字都会实时刷新,永久保留痕迹,不必再像过去那样反反复复填写各色表格。记者日前获悉,上海科技工作者参与该国家级数据库的创新研发,并将成果应

用于上海、重庆、广东、山东、湖北等5个省市2亿多人口,使有关省市人口资源科学管理和开发开始踏上信息化轨道。

  个人空间仅“Word”一半

  在人口大国,构建庞大的人口数据库是个世界级课题。海量数据如何存储、变更、互联、查询,没有同类型经验可循,但这些难题均被我国科技工作者一一攻克。人口信息采集涉及数万汉字,建库人员为此研发中国特色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和编码方法,在几秒钟内便能从“人口海洋”中找到某一特定对象的信息。

  请看上海科学院所属上海众恒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进行本市“实有人口综合信息资源库”产品演示:输入“31-05-002112-050002-0500214”这一长串数字,数据库便“翻译”为“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江苏路街道-华山居委会”,再具体到某弄某号某室后,该户居民的名字也同样以一串数字代替。因为每个汉字都有相应编码,它们集成为一本厚厚的“字典”,光上海路名就有2万多条编码。通过这种标准化的纯数字方式,一个公民一生中的各类信息只占10K左右空间,还不到电脑中一个小型Word文档的一半。

  分秒更新,百年追溯

  国内人口流动性大,而身份证上的信息长期不变,户口簿更改也较滞后,在广大外地来沪人员中就发现几十对身份证重号现象。将全体人口信息纳入国家人口基础资源库后,某人因乔迁、跨省或离境而办理各类证件时,库内相关信息可被即时刷新。全国各省市区的公安派出所间,通过联网实现实时数据交换。

  这一资源库体系完全建成时,包含的远不止身份证、户口簿上的信息,“人、地、物、组织、事件”等五种要素将被统统囊括。如某单位一员工,在某一地点,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损坏了一辆汽车,并用医保卡进行治疗,那么此人数据库中会有至少5类信息同步发生变化,有关更改记录可保留100年,以供追溯。

  科学开发“城市矿藏”

  长期来,我国对人口状况和活动的管理涉及公安、人口计生、人事、社保、民政、教育、税务、卫生、统计等部门,各类人口信息建设和管理任务也分散于各部门。据介绍,我国“国家人口基础资源库”构成总库,全国各地正逐步建设“实有人口综合信息资源库”作为分库,通过统一数据标准、管理载体和共享平台,各部门分条建立的人口信息资源被整合为一个综合数据库,实现对全部人口的动态管理。

  人,被喻为城市里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可在综合数据库中轻松地对各类人口数据进行专题分析。如只需在系统中简单输入几下,一幅饼状图就可描绘出“静安区45岁以上下岗女工在石门二路街道的职业分布情况”,有利于调用社会资源针对性地促进其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