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2岁;这是一支高学历的群体———全部拥有硕士以上学位;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团队———成立9年,两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9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一个只有20人的实验室,缘何取得这样大的成绩?走进后勤指挥学院作战后勤指挥实验室,浓浓的信息化气息和蓬勃的青春朝气扑面而来。
1997年,为适应我军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后勤指挥学院作战后勤指挥实验室应运而生,其主要任务是开发研制后勤指挥作业类软件和后勤保障辅助决策系统,直接为军队后勤信息化建设服务。然而,由于后勤保障覆盖面宽、专业门类多、保障方式复杂多样,给这个新组建的实验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战部队后勤指挥模拟系统是实验室承担的第一项重大课题,这也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后勤指挥训练的首次尝试。面对人员不足、毫无经验等种种困难,实验室主任李同敬和他的年轻团队下定决心:为了打赢,再难也要上。人手少,就一人干两人的活;没有现成经验,就在科研实践中慢慢摸索。
经过仔细的研究论证,李同敬终于找到了科研的突破口。经过两年刻苦攻关,“作战部队后勤指挥模拟系统”问世了,这使后勤指挥作业从此迈入了信息化的门槛。这一成果,引起了总部和部队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迅速推广到全军140个单位。
初战告捷,一群30岁上下的年轻人,给了同行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然而,头脑清醒的李同敬却无暇回味扑面而来的鲜花和掌声,他早已敏锐地抓住了新的战机,他带领日渐成熟的攻关队伍又打响了新的攻坚战。
1999年春天,“战区战役后勤指挥作业训练系统”开始研制。针对战区战役联勤指挥的特点,李同敬审时度势,采取先分后合、分步开发的科研思路,将整个系统分为8个课题,实施课题组长负责制,使8个课题齐头并进。为加快研发进度,他们还大胆实行了科研协作机制,让陆、海、空、二炮等部队的数十名军事专家成为课题组的编外顾问。
2001年底,系统顺利研制完成,并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成果为我军战役后勤首长机关的组织指挥水平和整体保障能力的提高解决了重大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总后首长欣然将该系统命名为“先行”。2004年,他们研制的“战略后勤指挥作业系统”再度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战术到战役再到战略,从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到接连两个一等奖,只用了短短七年时间,李同敬带领他的团队实现了完美的“三级跳”。同时,他也带出了一支攻坚克难战无不胜的过硬队伍。七年获得三项大奖,这样的收获令许多人羡慕,然而经历了攻关过程的人心里都清楚,在这耀眼的成绩背后,有着怎样超乎寻常的付出。
加班加点对于实验室的年轻人来说早已经是家常便饭,一年中熬了多少个夜他们记不清楚,可一年中休息了多少天,却是掰着指头都能数得过来的。说起加班的故事,每个人都能讲出一串。
2006年元旦,工程师孙云的妻子入院分娩,而此时,因为某个系统正进入最后的紧张调试阶段,新成果即将诞生。已经三天三夜没有离开调试现场的他,根本顾不上去医院。女儿出世的喜讯传来,正在为新成果“接生”的他却只能通过手机听一听女儿的哭声。
2003年冬天,工程师王洪大的未婚妻从大连赶来北京和他登记结婚。可就在领完结婚证的当天,王宏大却接到紧急任务要赶赴执行重大演习保障任务,好不容易挤出的三天婚假又泡了汤,专程赶来度蜜月的新娘只好提前返回了大连……
李同敬主任算过一笔账:实验室成立9年,先后完成30多个科研项目,平均不到四个月就有一个项目结项,可以说实验室时时都处于满负荷的工作状态。
在作战后勤指挥实验室,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多一半,而他们几乎个个都有骄人的成绩,人人都有获奖、立功或提前晋职的经历。因为在这里,年轻人不必担心“论资排辈”,更用不着“学徒三年”,许多人一到实验室就能当主力、挑大梁、出成果;因为在这里,为了让年轻人尽快进入角色,实验室的老同志都主动担当起了“领路人”的角色。在传帮带中他们手把手教,在立功授奖时他们主动退让。正是这样一个群体,为我军后勤信息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所在的实验室被列为军队重点实验室,被评为学习成才先进单位,并荣立了集体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