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评估要“松紧适度”
来源:通信产业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如果您一直关注国内外的信息化建设,那么一定不会对几年前在西方国家闹的沸沸扬扬的关于“生产力悖论”的大争论感到陌生。当时一些权威研究机构通过对本国企业IT投入及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大规模的IT投入并没有促使生产效率提升,这一结论似乎和人们的常识相左,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此后,企业认识到只有经过全面和科学评估的,和企业战略目标、业务环境等相一致的IT投入才能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因此开始把信息化绩效评估提升到重要位置。

  而在国内,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企业信息化项目延迟、搁浅或者最终被证明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极大挫伤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而电信企业信息化建设普遍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更增加了信息化投入的风险和建设压力,这些都呼唤着信息化绩效评估的尽快实行。

  对于信息化投入的评判,可以从信息化投资是否比信息化之前节约了更多投资或者是否因此创造了更多的收益两方面来考虑。前者的比较往往容易一些,只要通过对比一些历史资料即可;而对于新增加收益的确定则更为复杂,因为收益的变化往往是企业业务、管理和信息化三个方面综合变化的结果,并且三者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其实,业务开拓、管理优化和信息化提升正是企业发展的三驾马车。业务开拓的目标在于“战必胜,攻必取”,管理优化的境界在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信息化提升则立足于“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持运粮道路畅通无阻”。信息化、业务和管理三种因素的相辅相成更增加了对信息化绩效进行精确评估的难度。

  虽然评判标准和手段还不成熟,但可以肯定的是,信息化本身作为一种持续的投入,对其成效进行评估是大势所趋,也是促使信息化步入科学和健康发展轨道的重要保障。但是在评估具体实施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采用100%定量或者100%财务的方式。如同现实中没有完全单一的物质,信息化绩效评估各项指标的比例同样很难有唯一的放之四海的准则,在评估中找到适合企业当前发展情况的最佳平衡点才是应有的态度。

  同时,国外信息化绩效评估的重心经历了原始的ROI(投资回报)、TCO(总体拥有成本)和回归后的ROI(在原有基础上引入了灵活性、个性化和标准化等指标)三个阶段,评估重心的变化是和国外信息化的深入以及评估实践的发展紧密联系的。而国内企业在所处的宏观环境和行业以及竞争者、客户、供应商、内部组织机构等方面千差万别,即使在电信行业的产业链条上也存在着运营商、设备商、增值服务商、集成商等多种分工,这就决定了中国企业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评估模式,而应有选择的借鉴吸收。

  汉初贤相在对待韩信的问题上尚且为我们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遗憾,历史人物之所以大多身后褒贬参半,在于不同的评论者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和评判角度,这也使后人能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历史。异曲同工,信息化绩效的评判标准和手段只有经历了百家争鸣的阶段,让处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国度的企业通过实践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松紧适度”的评判体系,既不僵化也不空泛,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绩效评估本身的作用,并避免因评判方式的不当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