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召开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市领导在分会场发言介绍经验
深圳力推有责必究“买单制”
本报讯国务院昨天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认识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切实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当前要着重在转变政府职能,防止滥用权力,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三个方面下功夫。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应力在深圳分会场代表深圳市政府作了《推行行政问责制,提高行政执行力》的发言。
刘应力说,近年来,深圳市在推行行政问责制、提高行政执行力方面作了一些尝试。2005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决定》、《关于推进行政管理创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在全市干部队伍中强化责任意识,健全责任体系,加强责任监督,严格执行有责必究的“买单制”,形成良性的责任导向,杜绝行政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的发生,全面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行力。
刘应力在发言中介绍了深圳在推行行政问责方面的六大主要做法。
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划分部门责任。先后进行了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七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和大行业、大系统的思路,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努力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二是整合行政监督资源,强化内部监督。建立由监察机关牵头,财政、审计、人事、法制等部门参加的行政监督联度会议制度,完善了行政监督和责任追究的链条,全面加强政府内部的监督问责,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的外部监督。
三是拓展行政监督领域,全方位加强监督问责。将行政监察扩展到政府效能领域,成立“效能监察室”,加强对效能投诉的处理,认真开展绩效审计,及时发现、整改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效益低下等问题。
四是推进依法行政,构筑监督问责法制保障。在政府机构、职能、行为等方面实行法定化;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对地方性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和修改完善;建立政府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制度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五是加大追究惩戒力度,形成责任体系的“闭环效应”。对违抗政令、行政不作为和绩效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积极探索建立行政首长问责制,规定了政府部门执行不力、违规决策、疏于管理等6类35种情形,采取诫勉谈话、公开道歉,直至责令辞职等方式,对部门行政首长进行问责。修订《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新出台《实施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办法》,分别规定了应进行责任追究的11类108种和4类53种情形,确保责任追究落实到每一层、每一职级、每一岗位。
六是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高行政监督问责的效果。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全市239项行政许可项目、197项非行政许可项目,以及重大投资项目审批的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建立实施重大事故行政机关责任检讨制度,凡重大事故或重大事件,相关行政机关必须就管理制度是否缺失、行政措施是否适当等进行认真检讨。
刘应力说,通过上述努力,深圳在行政问责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效果:一是基本建立了科学严谨、奖罚分明、可操作性强的行政责任体系,促进了政府监督监察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二是提高了行政执行力,一批长期困扰深圳发展的历史遗留、老大难问题在近两年来相继得到解决;三是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树立了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
市领导吕锐锋、卓钦锐、闫小培、钟晓渝、陈观光、张效民等在深圳分会场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