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创福利增量1.58亿
国内首个“数字化城市”效益评估出台
本报记者 王 娜
北京报道
“咔嚓!”一部高像素“多普达”手机对准井口迅速成像。
几分钟后,一个无盖井口的图像已经出现在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监控中心的显示屏上,同时显示的还有井口的具体位置、类别、编号等相关信息。再过一个小时左右,将会有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补上井盖。
“数字化武装到井盖。”这只是该区实施的“万米单元网格”数字化管理模式的一个内容。
社会效益似乎已经一目了然。但是,“新模式是否成功,要用成本和收益来说话。”9月5日,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副主任高萍对记者说。
日前,北京天则公共事业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天则”)完成了对东城区网格化城管模式的成本效益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这一模式至少每年为东城区居民、从业人员和旅游者带来约1.58亿的社会福利增量。
城市福利“扭亏为盈”
据天则测算,提供如此水平的城市管理服务的总成本约为3.59亿,只比旧体制下的成本增加了833万元。
而由于新模式可以带来1.58亿元的社会福利增量,因此,相比之下,旧体制实际上存在着每年约1亿元的社会福利亏损。
在此基础上,天则还给出了更为精确的成本测算。结果显示,在旧模式下,每百元成本耗费反而产生29.37元的社会福利亏损;而在新模式下,每百元成本的耗费能够产生12.96元的社会福利增值。
“经过计算,相当于投资一年后,就可以基本收回成本。”在天则教育开发部主任赵农认为,如果动态地看,新模式使得城市公共设施和环境得到有效维护,故而1.58亿的新增福利还可以看成是土地收益的增量。
如果更进一步分析,公共管理和服务环境的改善引来更多的居民和企业入驻,还会增加区政府的税收和行政事业性收费。
高萍向记者介绍,其实,新模式最为核心的理念就是建立了“双轴心”的管理体制。也就是说,分别成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将“监督”和“管理”两项职能分开。
因为与城市管理相关的,涉及到37个专业部门。这种信息化的模式,将各个专业部门发生的问题,反应速度和处理、修复的时间,分门别类记录在案。这相当于把过去城市管理部门中笼罩在阴影下的工组状态“照亮”了,成本也就透明了。
“由一及十”的难题
东城区的网格模式始于两年前。在他们摸索了一年多后,建设部从2005年7月起,先后选择两批共计37个城市(区)开始“试点”,并计划向全国推广。
不过,东城区的模式是否能够全封不动地复制,在决策者心中始终还画着大大的问号。
天则项目研究员胡安彬就有个顾虑,东城区在实施这一管理模式时的经济效益之所以如此显著,跟它的小面积、高密度不无关系。“一旦管理范围扩大、人口密度放大,成本也将急剧上升。”胡说。
但是,在理想条件下,天则提供的研究结论还是令人欣喜的——如果这一模式向全国660个城市推广,每年可节约城市管理成本约1463亿元,并带来575亿的福利增量,直接创造约45万个就业机会。
而当下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数字化管理模式应用范围过于狭窄。
据了解,尽管很多地方都已提出了“数字化城市”的口号,但是系统应用还是集中在“城市管理”领域。
为此,天则建议东城区开发除了“城市管理”之外的“新产品”。也就是将这种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向交通管理、环境检测、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延伸。
高萍介绍,目前,东城区已经开始尝试将新模式推广到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和医疗卫生两个领域。不过,“一切才刚刚起步”。
赵农认为,从理论上来看,新模式的推广会有组合经济的效应,但是也有组合不经济的可能性。
毕竟,监督中心的成立是增加了一部分的管理成本。赵农还是更愿意用经济学术语来表达这层意思:这是在存量体制上的改革,是“边际”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