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电信业,包括我国电信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不少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对于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未来走势感到一定程度的困惑。
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困惑来自哪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光纤建设过程中,原来光纤生产厂、光端机生产厂那时市场很大,蜂窝技术发展的时候市场也大得不得了;现在市场却小多了,新旧技术的更替使人困惑。作为制造商,当然需要给运营商提供一些新东西,但如果这些新东西一直超不出原有几大技术的总体框架,销量就很难上去。同样,运营商也存在这个问题,电话已经趋于饱和;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国民素质的影响,信息消费也上不去。这给大多数运营商带来了困惑,业务收入上不去,如何想法刺激消费呢?一是降价,一是出点新花样。但我认为运营商要增加业务收入,重点还是要抓大系统的信息化集成,提供综合服务才有出路。
技术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市场完善到这种程度,不管是设备制造者、运营者,还是资源提供者,一定要有理性的认识,要科学地认识这样一种规律,实事求是地认识我们当前所处的环境、经济发展阶段以及所处的条件,从国情出发寻找未来的发展道路——既要看到技术发展的走向,又要看到技术结构和新业务的组成,这需要理性、清醒的头脑。
要走出这种困惑,首要的第1个转变是,要实现由传统电信业的服务,向综合信息业服务的转变。计算机、因特网技术的出现,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些将来对我们都会有很大的挑战。我们不能只计较移动电话分流固网的话务量,而要调整传统观念,把关注点转到综合信息服务业务上去。从事电路服务的公司要转向综合信息服务,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因为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要调整,要去适应。不同行业的信息化系统集成并不完全一致——每个行业、每个部门的工作流程不一样,因此要有一支能完成不同行业信息化集成的优质人才队伍。
第2个转变是,要实现由企业提供给用户单一业务服务,向由用户提出要求进行全方位服务的转变。这些年,信息化推进工作有多个集团公司在做,大家都承认以市场为导向,但是与真正意义上转到由用户提出要求的全方位服务上来,还有差距。将来通信业务的发展绝对是个性化的自由发展,是由消费者——也是信息提供者和消费者来提出和组建所需业务。这些业务的提出,并不完全是企业已经固有的。在这个转变里,就涉及到技术管理体制的转变、技术支撑体系的变化,包括市场服务体系的变化、研究开发体系的变化。
第3个转变,要实现主要业务的设备、技术的开发,从依赖于制造厂商为主,向基本由自己独立掌握为主的转变。这一条主要是对运营业来讲的。目前,我们很多的技术支撑都是靠现有的制造业。如果真要根据用户需求来开拓业务,企业必须自己有独立开发的能力,这个转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造就一支勤勤恳恳的、为市场需要的队伍,并依法保护专利发明人的权利。运营业有3者:一个是资源提供者,一个是网络运营者,一个是设备制造者。3者生产链有联系,但也有分工。一家企业不能从头到尾全都做,那也做不大,形成不了专业化优势。但目前出现一些新情况,3者之间在相互渗透,因为有些业务的开发,完全由制造商去做会有困难;有些业务让运营商自己去实现,也不行,所以需要资源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和制造商的相互渗透、相互协作。
除了这3个转变外,还需要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
第一、处理好旧业务和新业务交替的关系。旧业务不能丢掉,比如,人们用话音讲话还是方便,也是人与人之间感情交往的重要形式和方法,尽管它的增长速度会变,或者由其他的形式替代(比如互联网上语音输入)。
第二、处理好运营业和软件开发业的依存和促进关系。现在我们很多硬件设备的能力是很大的,如何产生一些新的业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件升级和调整。现在制造业硬件和软件有时会渗透在一起——硬件由于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很多性能实现模块化,各种不同功能模块搭接在一起,利用新软件驱动,就可能产生新设备和新服务。
第三、处理好信息资源提供者、网络经营者以及信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这3者有内在的联系,要切实体现ICT(信息通信技术)的基本特性,按合理的社会分工,协同发展,各自对整个社会承担责任,维护信息资源健康、服务的优质和消费的和谐。
也许,这样能让运营商和制造商的困惑减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