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风暴给许昌下了什么“雨”?
来源:许昌晨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在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日前公布的一组数字中,许昌真可谓“露脸”了。在对全省18个省辖市投资环境的调查、分析和定量评价中,许昌包括社会安全状况、文化卫生设施及服务等在内的社会生活环境评价排名位居全省第一,政府部门管理效率评价位居全省第三。其中,在涉及政府部门管理效率的问卷测评中,许昌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服务承诺落实情况、廉洁情况、招商引资宣传力度等指标,均处于全省前三名……这一切,都是全市开展效能提升活动———人称“效能风暴”以来,出现的可喜变化。那么———
效能风暴给许昌下了什么“雨”?

    9月11日,周一,秋高气爽。
    一大早,灿烂的阳光就洒满了整个城市。
    7点30分,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国税系统窗口办公的小曹,步履匆匆地走在上班的路上。刚走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大门口,她就碰到了几个和她一样早到的同事。

    是的,像她这样8点之前上班的同事,现在越来越多了。
    没到8点,市直30多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已基本到齐,各窗口都已经准备就绪。这时,已经有心急的市民走进来准备办理手续。
   “过去,想到政府部门办事,至少得等到8点半吧,现在真是不一样了!”面对记者的采访,一位市民如是说。
                   门好进了  事好办了
    今年6月,市民王先生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打算办理全套的公司设立手续。
    咨询过工作人员,6月29日,他带齐了相关证件,准备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办理。
    让他“措手不及”的是,当天,正好是市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在市行政服务中心挂牌的日子,该中心开始无偿为申报人代办包括公司设立在内的六大类事项。于是,工作人员查看了王先生所带的资料和证件后,请他留下联系方式,告诉他将为他全程代办公司设立手续,不让他再跑第二趟。
    王先生知道,如果他自己办理,按照程序得先到工商部门核准企业名称等,然后依次到公安、质量技术监督、国税、地税等部门办理其他相关手续。这样下来,他至少得先后到市行政服务中心5次,大概32个工作日后才能办好。所以,尽管工作人员的话掷地有声,但他还是将信将疑。
    谁知,7月12日,王先生就接到了市行政服务中心打来的电话,称手续已经办理完毕!
    拿到全套手续后,王先生感激的同时也感慨道:“原来是求人办事,现在,不光不求人,而且被当做服务对象免费接受优质服务。天下竟有这等好事!”
    其实,“效能风暴”刮起后,不只是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效率更高了、服务态度更好了,而且市直94个单位的工作效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工作时间,很难再看到有人上网聊天,打游戏;上下班时间,也没有人再迟到、早退;遇到有群众来办事,办事人员话难听、脸难看、门难进的现象越来越少……
                  效能如何   群众说话
    我市的“效能风暴”始于今年年初。
    它的起因,是针对我市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的懒惰症、扯皮症、虚假症、浮躁症而来的,目的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激励、考评、监督机制,整治“机关病”。
    为保证这一目的的实现,《许昌市效能告诫暂行办法》、《许昌市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服务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定期考核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考评、监督性文件相继出台,以每季度召开一次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对94个市直单位及各县(市、区)政府等单位进行考核、排名。如此一来,哪个单位愿意丢丑?但事实是,丢丑与否,不取决于你的好恶,而是取决于民意测评,如果单位干不好,不想丢丑也没法!
    于是,这场轰轰烈烈的“效能风暴”随着排名的严格实施,风起云涌。
    “效能风暴”实施以后的一大亮点,也是94个市直单位最“怵”、最关注的一件事,就是民意测评和排名。由随机抽取的守法经营、照章纳税的100户企业的法人代表和200名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市区居民、进城务工人员代表组成的“群众考评组”非常权威,他们的测评结果就是各单位70%的成绩,直接关系排名。
    此外,相对独立的各县(市、区)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以及各县(市、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也被纳入了每半年考评一次的《许昌市企业周边环境治理定期考评实施细则》。每半年次的排名,一目了然地可以“看”到各地、各单位的业绩。
    “效能风暴”也没忘记给各单位的负责人戴上“紧箍咒”。按照《许昌市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规定,市直各单位主要领导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的行政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市政府将对其问责。轻则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对其通报批评,严重的将责令其辞职或建议免职……
    这就是说,为优化环境、提升效能,这一系列规章制度,尽可能地让各种违法违纪问题,纳入责任追究范围。
                     效能告诫 决不手软
    除了定期考评,暗访,是效能提升工作的一记重拳。
    市优化办副主任、市纪委监察局效能监察室主任刘书军说,从今年2月份开始,市优化办就不间断地对市直94个单位来回进行了暗访、督察。为了保证暗访的秘密性,暗访人员的通信设备在全部上交后才公布路线,以至于最初到不少单位时,都能抓到一些利用办公电脑下象棋、聊天等荒唐的画面。对此,暗访组分别给予其个人效能告诫。
    按照《许昌市效能告诫暂行办法》规定,效能告诫适用于各级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单位和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和工作制度,不履行、不及时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机关工作效能,导致管理和服务对象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尚未达到给予党政纪处分程度但应给予教育警戒的行为。也就是说,无论个人还是单位,都可能因为效能不高被告诫。
    首个触碰高压线的单位是长葛市司法局。在市优化办4月份进行的一次暗访中,长葛市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居然对许昌市委、市政府下发的《许昌市企业周边环境治理定期考评实施细则》一无所知。市优化办当即以政策棚架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执行不力为由,对其单位下发了全市第一张单位效能告诫书。
    除了暗访,让群众参与效能提升监督工作也是全市效能提升工作的一大特点。根据市纪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共同下发的《许昌市促进效能提升优化发展环境有奖举报暂行办法(试行)》,凡实名举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影响效能提升、环境优化的查证属实事件,我市都会对举报者进行奖励(国家公务员及以单位名义的举报不在此奖励范围)。
    于是,一位基层单位负责人就因为工作日午间饮酒,被群众举报抓到现行后被当场给予效能告诫。到8月底,全市已经有83个人、36个单位被效能告诫。或许,也正因为告诫力度如此之大,在第二季度的民意测评中,市直94个单位总体满意度呈上升趋势,企业测评的满意率增长了1.5个百分点;民意测评的不满意率降低了1.08个百分点。市直41个单位的排名上升。其中,农行许昌分行由原来的倒数第2位跃升至第11位,市财政局由原来的第29位升至第3位。
    虽是简单的名次调整,却说明这些单位在各种考评机制的推动下,从思想及行动上都重视了起来,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认可。
                    效能提升 没有终点
    许昌市政府部门的效能确确实实提升了,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人们在惊喜的同时,也不免产生一些隐忧:“效能风暴”会不会过一阵子就停了?会不会只停留在抓迟到、早退,逮聊天、打游戏的表面问题上?
    事实当然不是如此!
    从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决策中,从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落实中,全市人民都看到了我市效能提升工作今后将常抓不懈、由表及里、不断深入。
    除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降低群众办事门槛、减少审批环节、节省办件时间外,市直行政审批项目也经过了累计7次“瘦身”,从原来的2000余项减少到268项,市民办理涉及一个单位内部的行政审批事项,只在其一个窗口就能全部办理完毕。显然,重大项目审批程序繁琐、办理时间过长等问题在许昌已不复存在……
    此外,国内政府部门患的“通病”———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的交叉管理、重复管理等问题8月份也提上了解决日程。待各政府部门职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具体划分后,各部门职能将更加明晰,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还有,由企业“衍生”出的标准化管理也开始“嫁接”到机关。8月20日,市教育局、市财政局等20家市直单位的标准化管理制度试推行,“绩效挂钩、权责分明、职责量化”等管理理念引入我市党政机关。
    与此同时,市优化办的效能监督力度,再度让全市的效能提升工作“锦上添花”。
    9月6日,市优化办首次对9月4日无故缺席会议的7家市直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其中,4家还被分别给予效能告诫一次。这4家单位如果年内再有1次被告诫,就会失去评选年度优秀、先进单位的资格。
    “看来今后更应该认真、深入地对待每项工作、每个活动、每次会议了!”一位到会的某单位负责人感慨道,“优化环境、提升效能活动开展已经大半年了,风势似乎还没有减弱的意思呀!”
    是的,正如市委书记毛万春在主持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时强调的一样:“效能提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必须长期坚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把效能提升工作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抓下去……”
    看来,“效能风暴”不仅是许昌市“冲洗”“机关病”的暴风骤雨,还是加快许昌发展的及时雨,更是让许昌形象越来越好、实力越来越强的透墒雨。愿这场雨能够根据“旱情”择机而下,让许昌的大地永远保持滋润,永远充满生机!

                        效能提升大事记
    2006年1月22日,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全市效能提升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2月20日,全市首份《效能告诫书》开出。
    4月13日,全市首份《单位效能告诫书》开出。
    4月18日,首笔效能提升有奖举报金兑现。
    6月20日,全市“促进效能提升,加强执行力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启动。
    6月29日,市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正式挂牌。
    7月1日,城市应急联动服务指挥中心正式运行。
    7月中旬,市直行政审批项目第7次“瘦身”,从原来的300项减少到268项。
    7月,市大项目办出台《关于建立重点项目问题解决机制的实施办法》,明确对因不重视、不过问以至推诿而使项目建设受到影响的项目主管部门责任人,市优化办将进行问责。
    8月初,市政府各部门职能调查工作正式启动。部门交叉管理、重复管理等问题被提上解决日程。
    8月20日,市教育局、市财政局等20家市直单位开始试推行标准化管理制度。
    8月27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动机关效能提升的实施意见》下发,全市党政机关将实行一般干部双向选择、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等干部考评和选拔任用方式。
    8月底前,市直24家单位,率先成立行政审批事项服务科,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
    9月,我市电子政务内网应用系统启动。
    9月,重大项目联合审批制度建立。
    9月6日,4家单位全市首次因无故缺席会议而被效能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