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化高峰论坛开始
来源:天极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主持人:谢谢赵晓亮先生。确实Linux的发展,全球的合作伙伴的全力推举,国家的支持引导极其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国内软件产品快速高效的发展。再次,我将有幸一直关心和支持我们国产操作系统发展的部分政府领导,请他们一起来谈谈Linux及开源应用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体会与感想。有请中国信息化杂志社执行社长王学武来为我们主持本次政府信息化高峰论坛吧。

  王学武:谢谢给我这个机会。下面有请国家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赵小凡司长,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王自强司长,有请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新信息处嵇智源处长,有请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

  王学武:十六年之前,以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Linux系统走进市场,在咱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咱们国家这么大的市场,从理论上来说,以Linux的开源软件应用应该达到什么程度,而今天的现状与期望值存在怎么样的差距?

  倪光南:我记着六年以前,在99年7月15日,当时信产部副部长召集的软件产业界第一个座谈会,说中国市场上没有Linux的应用。而现在Linux的应用系统在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开始使用了。我们现在需要在看得见的地方,都能够使用Linux系统。这是一个更高的要求。

  我们目前有更高的要求,就是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因为我们国家的信息安全方面要求技术雄厚。从这个角度上讲,操作系统能够满足这个要求,各种应用软件能够满足这个要求,需要我们更大的推广。因为我们中国是十三亿人口发展的国家,我们是创新性国家,不能说信息化要依靠外国的技术,这不太可能。

  我们同时还要消灭数字鸿沟。但是我们知道软件的价格往往超过硬件的价格。这个对我们国产软件的市场发展有阻碍。所以我们对于推广Linux,希望达到多方面的应用,包括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都要推广。

  王学武:提起Unix很多人都清楚,说起Windows大家众所周知,但是作为第二大操作系统的Linux,对像我们这样的普通用户还很陌生。各位领导和专家能否谈谈,在倡导低成本,高可靠性,开放的标准为突出的Linux应用,国家应该如何加大应用,政府在推广开源软件的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赵小凡:政府在产业发展,政策、规划方面,以及必要的法律法规方面,应该创造更加宽松、规范化的环境。我们政府最近这几年更加倡导人本这种精神,要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更加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用户在需求要更多的成为我们整个市场和政府发展的牵引力量。所以对Linux这样一个产业,一个行业,一个市场来说,政府应该在这方面起更大的作用。要想以用户为本,就是要满足用户最基本、迫切的需求。刚才倪院士讲了,现在市场上更多的用户是中低端的用户。他们将是我们普及信息化要素的第一目标。所以在今年5月8日,向社会公布的2006年到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里面,无论在目标和重点任务,以及在“十一五”期间优先开展的战略行动中,都把全民信息能力的提高和信息化的普及作为第一项的重点工作。所以刚才倪院士讲得非常好,如果中国能够让个人用户,中小企业用户,以及各级政府都能够在信息化中满足他们的需求,很大的做法就是瞄准低成本实用、可靠,所以在今后“十一五”期间,国信办将下更大的力量。所以Linux在很多方面,刚才我进的需求,它是处于领先的位置。比一家公司,或者几家公司的私有的或者是封闭式的软件更具有低成本和高应用度的特点。所以政府可能在这方面要下更大的功夫,要创造环境,引导或者主导整个国家信息化应用的市场发展。

  在这方面咱们国家据我了解,包括中科红旗和其他国家的企业做了很多年非常有益、艰苦的工作,最近一两年大家看到环境越来越好,特别是在服务器后端的市场,大家看不见。我记得当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做这个网络调查,服务器大概有百分之七八十甚至更高的时间一般都是以Unix为主,最近微软的软件也在提高,但是Linux作为后台服务的操作系统,比例有更大的提高。我们希望能够保持这个优势,稳步占领这个市场。像用户的桌面系统,像手持机,不管是手机还是PDA以后可能也像家里的数字电视的终端往多方面的发展。因为它是开放式的,比较容易裁减,容易更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所以政府在这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投入。总体来讲,希望能够在“十一五”期间,我们从这个角度更加支持像Linux这种满足用户需求的操作系统,其他的软件能够快速发展,能够在“十一五”期间,缩小数字回购。能够在广大公民和企业都能够分享信息化成功的好处。

  王学武:现在哪些领域能起到龙头的带动作用呢?

  嵇智源:Linux在全世界的发展,特别在中国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对中国来讲,基本上来看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因为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软件企业和硬件的这些企业都参与了Linux的推动。所以说在政府方面,我们在863,“十一五”期间我们专门成立了软件专项小组,对Linux的操作系统和开源代码软件给予了重点的支持。特别是对政府采购软件,对Linux软件的应用,操作系统的应用确实起了引导的作用。刚刚所说的政策的资金,还有市场的引导,实际上也起了市场引导的作用。当然也是鼓励和推动我们国产的这些产品和产业的发展。比如政府采购,过去有人说,政府采购是市场的三机。有一次开会说,好象大概占了3000多个亿。所以说在市场的推广、鼓励应用国产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是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当然作为政府来讲,它同时也要制定一些标准。其中表现一些我们围绕操作系统外围的一些设备的兼容性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国产软件的很好的措施。同时还在一些应用,我们现在实际上在政府中,我们非常鼓励政府信息化这块。同时包括在金融、军队还有电力等等这些领域现在都在比较广泛的推动这个Linux的应用。因此我们觉得Linux的应用,包括国产软件,在中国有非常大的希望。“十一五”期间,国家专门设立的国产软件的重大专项,也是对国产软件和Linux的进一步的推动。谢谢。

  王学武:我们政府采购国家在倡导,Linux开源软件应用来说,或者是哪个部分,哪个行业应该带头去更快更好带动这个产业的发展?

  倪光南:一个方面是引导作用,可能政府有时候应用不是很多。但是我们政府用什么样的方式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像过去的财务软件,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的引导,起了很大的作用。

  王学武:我们谈到电子政务,有的单位对电子政务方面的投入很大。因为行业的管理面,促进面不一样,所以投入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前面看了中科红旗的专题片,都谈到了中科红旗Linux的操作系统在国外非常大的厂商,但是规模并不是很大。几位领导和专家,你们认为Linux的优势和趋势,与今天的应用现状之间,到底存在哪些大的瓶颈,各位觉得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应该如何共同推动产业化的瓶颈?

  王自强:Linux这个开源软件它以低成本,高速度在发展。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我认为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盗版,为什么呢?现在在操作系统上大家都知道,有Windows,有开源软件。而且社会现在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并不是说Windows就比开源好,因为它早,在社会的使用习惯Windows有固定的市场。那么在侵权、盗版就把这个市场占领了。这样不光对Windows本身,对其他的操作系统也有一个致命的打击。很简单,拿来用的话,谁掏钱来买软件。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是一个瓶颈。

  第二个,我认为还是我们的宣传推介不够。因为Linux的产品,它产生就十年。和Windows比的话,它历史比较短,而且人们有一个传统的习惯,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他首先就想到Windows。但是我们开源软件有它的优势,它的优势就是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低成本。这些优势是不是被公众所接受和了解,这是一个大的问题。如果说我们的宣传、推介做得好的话,那么社会的认可程度就会高,我们的使用率就高,之所以我个人认为一个是扼制盗版,使盗版产品和使用率降低,另外一个加快我们的宣传推进,把我们Linux产品的优势展现给社会、消费者,我想这个Linux产品会有辉煌的明天,在整个市场,我想十个亿是个小数,因为中国的市场太大了。

  王学武:谢谢。这几位都是科技部的专家,还有我们版权局的领导。谈起软件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但是应用软件似乎还没有形成一个更为有效、更有力度、更为完善的科学体系,对Linux的发展是否也有影响。还有我们有没有可能现在谁在管,谁管的力度怎么样,是什么现状?现在国家对这个越来越重视,比如我们信息产业部,我们产品司,我们科技司,还有科技部各种863中心等等,各种支持力度都不小,但是从产业发展来说,怎么样形成这种拳头来支持。

  赵小凡:这个问题咱们业界都很支持,这个问题是十几年,几十年政府部门的领导共同奋斗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现在行业的一些现在还是领导,像胡崑山领导,陆首群这些领导等等,都在这个行业奋斗了十几年。为了这个问题,我们领导下发了一个十八号文。现在国家正在组织有关的部门,将会给我们软件行业更加优惠的政策。现在这个十八号文,比过去的四十几号文更加有优势,技术更大一些。现在除了政府在做这些工作以外,我们很多的学会、协会、联盟,在座很多都是这里面的知识分子,都在做很多的工作。我们还有一些机构,像信息产业部的软件和集成电路的研发中心,邱博士也在这里,我们在支持他们做一些可以叫做样板或者是实验验证的一个系统。就像我们去家居店或者建材店一样买家居、建材一样,会很多厂家给你做一个样板间,然后你决定什么模式再选。还有各种档次、结构房屋的样板。我们想支持有些中介机构,给广大用户做一些比较成功模式的样板。从有一台PC服务器的,到联网的一直到小型机的更大的硬件组成的系统,再上不同的软件、中间件,还有一些样板的原形系统,但是不一定完全满足所有的功能。

  比如我们政府机构用一百人左右用什么样,三百人用什么样的,一千人用什么样的,还有城市系列化,社区系列化,你可以看运行的系统也可以让一个样板的系统,这样可以帮忙你成功集成你的软件环境。这样Linux的系统,就会占用国内很大的用户的领域。这样能够更快的,更加卓有成效的把我们信息化的应用市场打开。更加尊重用户的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样就不仅仅是我们政府一两个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包括中介机构,协会,还有政府里面各个部门,以及包括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咱们今天介绍了有河南、江西的主管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领导过来了,他们在地方给予了支持,我们也支持地方能够选出合适的应用,在选用国产软件应用方面,做出国家级的样板。

  王学武:我们今天来了很多的专家,像陆首群司长,还有电子部的杨司长等等,还有像倪院士一直为国家的软件应用呐喊。我今天想请教一个问题,您认为Linux企业自身发展到今天,有没有值得反思和提升的地方。第二个,您能否预测一下十五年以后,Linux开源软件的应用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倪光南:第一个问题,我想我们企业级的应用已经很注意了。过去在开源方面,开源一直有一种看法。过去我们证实开源的源代码做得非常好的应用不是很好。我们我们现在也将是政策支持的保护,开源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到首位。十五年以后无法预测,但是我们可以预测五年左右。开源软件会发展成什么样呢?我觉得我们要认识到市场的这种影响。比如我们今天看手机,外国的手机款式绝对没有中国多,外国款式很老,很小的屏幕他们还在用。我觉得我们中国在手机上引领了潮流。中国的手机用户世界第一。你不要小看我们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很大的力量是我们市场的力量。在市场中是引领潮流的重要因素。

  现在Linux主要还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支撑我们的业务。但是我觉得这种情况会很快变化。我记得在90年的时候,在香港的时候看到第一个大哥大,那时候有砖头那么重。当时都知道谁那到这个电话,谁就是大哥,所以叫大哥大。而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机了。说明我们这个市场的发展很快。我们觉得硬件价格会很快降低。新龙芯二号也出来了,我们的硬件很快降低,包括我们的笔记本电脑也会很便宜。像龙芯这种都是用Linux,而且价格一两千块钱的电脑,很难想象它们会用微软的Windows等等,所以他们都会用Linux的操作系统。就像手机一样,你们会看到中国有最多电脑的款式,最多十芯的电脑,都会在中国市场的出现。所以我们也会引领电脑的潮流。所以五年左右,Linux会到处都有。

  王学武:业内有很多人专门提出,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大型的开源社区,您觉得Linux的发展,开源的应用重要吗?

  倪光南:这个社区是我们很薄弱的环境。因为开源的基础在社区。中国社区力量为什么比较弱?并不是中国不愿意去讨论开源应用,还是有实际的问题。在中国的社区,我们目前有些企业虽然在做,但是我们没有太多人去做这方面。所以这可能是这个社区很难发展的一个特点。我们跟领导们也讨论们,能不能在经费上给我们更多的支持。但是我相信我们有关部门也会想方设法去提高我们对开源社区的支持。我相信如果不把这种组织搞好的话,我想我们开源社区的发展还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王学武:谢谢您。刚才前面谈到了加大Linux开源软件的使用。中国人有句俗话,是人大力量大,现在中国大型的Linux有没有可能实现较快的应用。就是我这样的纯粹的外行,能不能用Linux的操作系统。

  嵇智源:这个问题确实比较复杂。Linux在中国市场的推广确实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是这五年还是取得了很大的创新,比如在电子采购这里面取得的效果非常好。虽然现在这个量大大提高,但是在经费、价格方面非常低廉,按理说大家能够去应用。但是实际上遇到了什么问题呢?一个是标准的制定,在这个环节上,虽然政府包括863在不断的推进,而且专门设立了课题来制定这个,但是目前来讲,我们各个厂商,相互之间的关系状况还是有一点问题。包括制定一些外设接入的标准,像USB,打印机等等,所以由于这些外设,支持Linux的相对Windows来讲比较小。但是对操作系统本身,像我们红旗,这个系统相当不错,完全可以满足政府应用。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在分析这个问题过程中,像政府应用,像Windows、微软的操作系统已经占了很大的市场。所以说在应用到Linux,包括一些应用软件的支持都非常少。另外像政府办公过程中,推广有一定困难,为什么呢?我们鼓励大应用,但是在应用中,一些应用软件,包括其他部门的所支持的应用软件,或者形成统一标准的应用软件,都是基于Windows,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在电子政务方面办公可以用Linux,但是用到其他的软件,在同一个机器上使用就遇到了问题,这就是阻碍Linux发展的很重要的原因。所以我们希望从政府做起,特别是我们国信办,各个行业,不光是在办公系统,各个行业其他的应用软件,我指的是行业应用软件,特别是制定性的软件,也要大量鼓励他们用Linux这个平台去做。这样会促进我们大量的用户去使用Linux。

  王学武:有开源的专家指出,实现Linux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系统的兼容是国内软件发展的方向,对此您什么建议?

  赵小凡:我觉得这两方面都有企业在做工作。也可能在这个活动中,会有的代表或者企业向大家介绍这个情况。

  王自强:我不是搞技术的,但是我们在版权执法过程中,包括在推进政府和企业正版化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跨平台问题,就是兼容的问题。但是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实际上在2002年跟国务院信息办提出这个建议,就是要建立共同的标准。如果有一个行业标准的话,会避免这种资源的浪费,这样对使用者来讲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我认为其兼容这个话是谁靠谁的问题,如果把它放在一个标准平台考虑问题的话,它是失去一个产业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点。

  嵇智源:提到兼容问题,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就支持Windows的一些开源代码。我们做了很多的测试,其中一个测试,也是把大家常用的操作系统作为一个标准,其中也有一些兼容性。所以说市场的先入为主,像Windows作为一种操作系统,已经成为了大家认为的最适合的标准。但是到底谁兼容谁呢?这个问题确实是比较复杂的问题。首先根据大家的习惯包括现在目前的情况,我们的操作系统希望在一些应用层面上能够兼容性比较普遍使用的其他操作系统。我认为要兼容的话,首先要通过标准。我们提到的这三大战略之一就是标准战略。所以要建立统一标准,大家在共同竞争的基础上,大家占在统一起跑线,对Linux是大有好处的。

  倪光南:我们建立一个开放的标准,大家按照一个公平的环境去竞争。大家都是很好的互操作。现在像Linux的开放标准,是开放的标准,大家可以在Linux上做任何的开发。但是在微软、Windows平台上确实很不公平。因为它不开放。正因为如此,欧盟对他们的操作系统跟播放器等等不要捆绑在一起。我们应该有一个希望,希望操作系统不要捆绑太多的东西。各个操作系统都能够结合自己的应用软件去应用,但是在Windows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制定这样一个标准,是为所有的应用软件制定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所以现在有Windows兼容Linux的要求,现在已经习惯了Windows软件的应用方法,你进入市场不得不去兼容,将来在市场上,应该两方面达成一个互操作性,应该达到平等的。这是目前来讲,市场份额的一个很大的差别。等你市场份额很大了,临时有急用户的时候,很多公司会做这种事情,去做信息的互联互通,所以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去做Linux和Windows的兼容。这是结合市场的条件,用户的需求,并不是我们想做。但是这不是最后的目的。这是我们扩大Linux的一种手段,我们希望扩大到一定程度,我们不需要单方面去做这些事情。

  王学武:谢谢各位嘉宾,嘉宾对话告一段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