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与自主创新
来源:搜狐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6年9月17日,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简称金融展)开幕式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已成为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最有影响力、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展厂商最多的国际性金融业界盛会。以下是中国工程院邬贺铨副院长的精彩演讲。

 

邬贺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与自主创新

 

 

  邬贺铨:各位领导,很高兴有机会来参加第七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虽然我的生活离不开银行,但是我对金融没有什么研究,今天谈的是在一般意义上谈一下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与自主创新。我要讲的内容包括几方面,一个是时代的机遇和信息化推动全球化,还有世纪的挑战,还有创新的较量,发展的战略,最后讲一下中国的希望。

  过去的发展首先是从技术驱动,农业社会先开始,然后18世纪后期机械化的工业化,投资驱动,当时主要发展重化工业,然后19世纪后期电气化的工业化,20世纪中期自动化的工业化,现在是信息化的工业化。
 
 
 
这些发展阶段看来,主导产业从农业到重化工到跟服务业一体化的制造业和农业,到现在渗透到各个产业的信息通信业,当然包括金融服务业。在整个过程之中,从资源驱动到投资驱动,然后到技术驱动,现在到创新驱动,这个过程造成英国的兴起,19世纪是德国领先,20世纪中期是美国的崛起,到新的阶段应该会造就什么样的国家起来?整个工业化的内涵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不断变化,现在我们争论工业化和信息化,实际工业化不能逾越,但是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对于信息技术会发展,实现工业化日本用了一百年,韩国只用了三十年,主要是韩国抓住了世界产业调整和信息化的机遇。

  信息化的能量有多大?1950年出现计算机,60年代开始出现互联网,现在信息量不断递增,有一个说法,未来两年产生的信息量比过去一万年都要多,也就是说2005年和2006年产生的信息量大大超过2004年以及以前所有的信息量。因此现在可以肯定地说,人类进入信息爆炸时代。我们以大家熟悉的互联网为例,互联网诞生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互联网基础的技术是拨号上网还有E—mail还是一个研究的网络。90年代由于WEB技术的兴起,这个时候互联网的应用范围扩大了,变成商业化的网络,传输一些除了E—mail以外的电信业务。新一代的互联网出现在新的世纪会以网络时代为表征,包括无线、流媒体的业务,这个时候任何人、任何东西都可以上到网上,这个时候互联网要发展成为媒体业,永远在线。互联网从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大家可以看端口的速率,从100K到1兆到10兆到1G,用户网络速度提高十倍,用户越来越多。新时期的业务大家感到P2P等等,传感器网络等等,这个时候网上的趋势不仅仅是服务器提供。整个互联网宽带化,从过去的E—Mail到现在的任何人都可以上网。

  第一代的移动通信是模拟信号,2000年中国第一代移动通信退网,现在的第二代移动通信中国移动是GSM,中国联通是GSM和CDMA,所谓GSM不仅仅靠频率,而且靠时间来区分用户,因此用户量就比较多了。第二代移动通信还有码分多式,靠码道来区分用户,现在大家谈论的3G,WCDMA、CDMA2000、TD—SCDMA都是基于码分的。现在第四代移动通信已经开始研究了,在家里通过无线网卡可以一个G得到使用,它的技术可能会发生变化。带宽越来越宽,带宽的利用率逐渐扩大,移动通信用户里面可以上网的用户占多大比例?日本移动用户比例里面上网的比例03年统计28.5%,韩国24.7%,中国是12.3%。在中国的移动用户里面可以上网的用户比例远远高于美国、英国,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用户一般是靠运营公司送手机,运营公司一般不送好的手机,只送最简单功能的手机,而用户等着运营公司再送好的手机我再上网,在发达国家凡是能上网的手机能力不如中国的普及。04年底,我们能上网的占到7.8%,今年6月份已经有四分之一的移动用户可以上网。举例来说,已经占到移动运营商收入的差不多20%,短信这一项目已经很高了,凡是彩铃下载可以同中国移动收入里面85%分给唱片公司,唱片公司在彩铃上的收入

  比在全国卖CD卖唱片卖DVD的唱片收入多得多。信息化的一些新应用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媒体。

  现在汽车上面可以有很多通信手段,汽车上面还有很多导航系统,汽车上面还有很多安全系统,汽车的办公系统,汽车变成一个移动系统。一般汽车的电子信息部分占到轿车成本的30%,在高档汽车里面电子信息部分占到汽车成本的60%,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不需要事先制造一个样机,通过计算机,通过仿真,可以在计算机上实验。比如汽车的发动机,我们通过计算机可以看到它的冲程、它的燃烧是不是充分,还有哪个地方配合不够好,大大加快设计制造的过程。信息化一开始集中在财务管理,后来是人事管理、购销管理、成本核算,现在发展到ERP工业链管理、价值链管理,从简单的物料信息集成到面向供需链的需求、制造工业型的信息集成,可以看到很多ERP、CRM供应链管理等等这些软件在我们的企业里面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些软件不完全是对制造业,对银行业有类似的软件。

  信息化推动全球化,以空中客车为例,空中客车是欧盟联合制造的,生产分布在很多国家。空中客车340机头黄色的部分在法国生产,蓝色的部分在德国生产,机翼红色的部分在英国生产,绿色部分是西班牙生产的,还有比利时生产的,五万多员工分布在16个工作城市。除了大空客之外,我们再举一个小飞机,机头在台湾生产,机身在巴西和日本生产,红色的部分尾翼是西班牙生产,螺旋桨在美国生产,尾翼部分在中国的景德镇生产。波音747分布在一百多家大企业、一万多家小企业,信息化推动了全球化。

  美国一个蓝领工人一小时的生产成本是30美元,在西欧和日本是24美元,在东欧和墨西哥是4美元,在中国是2美元,在印度是1美元。因此,如果一个齿轮在美国加州要921美元,在波兰要256美元,在中国只要128美元,因此实际上对中国的蓝领工人是高估了,世界经济论坛重新评价制造业工人的成本,中国蓝领工人一小时是0.75美元,西班牙是6.4美元,丹麦35.4美元。凡是制造业劳动力密集地方的产品,自然会转移到中国来。除了直接加工以外,软件开发、呼叫中心,软件开发人员每是的成本,美国是每小时60美元,印度是每小时6美元。呼叫中心也一样,由于白领的劳动力价格的变化,也导致了IT外包的发展。从92年到2003年美国制造业人数下降了40%,中国由于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更允许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就IT外包而言,中国并不是亚太中心,印度在中国前面,印度是整个亚太的外包中心。光靠劳动力便宜,制造业全球是不够的,以汽车电子产品为例,60年代在日本,70年代转移到台湾和韩国,80年代转移到东南亚,90年代初转移到中国的珠三角,新世纪转移到中国的长三角,为什么要转移?劳动力的价格。劳动力有比你更便宜的地方,后来会进一步转移到中国的西部,转移到越南老挝,这些跨国资本有很大的无根性,产业会再次转移。

  以戴尔公司为例,戴尔公司要把计算机卖给新加坡,下单子给台湾厂商,台湾厂商上中国大陆买计算机的外部,上美国买计算机的CPU,台湾自己供应主机板,组装之后交给新加坡,让大陆直接把监视器发给新加坡,他们简单装货之后交给戴尔,戴尔把货交给台湾,整个程序在三天里面完成。由于信息全球化,现在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流动很快,全球互联网上在国际干线上信息流达到什么水平?每秒一万亿的比特,每六千人增加一百倍。在外汇交易额,04年来看每天1.9万亿美元,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每个月一万亿美元,全球债务融资规模以年是15万亿。

  全球化以后,信息流、资金流、物流都在很大流动。中国是吸引外资比较多的国家,在全世界来讲,最大吸引外资的国家是美国然后是英国,中国只是发展中国家里面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除了中国还有其它国家。吸引外资是了国策,累计利用外资我们已经到六千多亿美元,我们还要继续坚持吸引外资,需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信息化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服务贸易占到整个总贸易的五分之一。生产型的服务业包括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物流供应链关系、客户关系管理、质量管理、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服务部门本身是受成本极大约束的部门,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存储和软件的存储,改变传统的服务业必须在消费现场提供,现在很多服务产品向制造业的产品,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服务业的发展不但降低成本,而且会改善对未来的经济。美国制造业研发占到美国总研发的62.2%,但是对GDP的贡献17.3%,美国的非织造业研发只占投资的7.8%,对GDP的贡献有71.4%。发达国家基本上是服务业主导,通用电气本来就是一个制造业公司,现在提出来要求制造业转变为服务业,服务业收入04年占到整个收入的63%,通用汽车本来也是制造业公司,下属有一个金融服务公司,04年产生的利润是通用汽车全部利润的80%,金融行业是产生高利润的行业,和制造业结合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04年中国企业信息化五百强,分行业来看这些五百强的企业投在信息化里面的投资,大家可以看金融业为最突出,也就是说中国信息化的五百强里面,信息化投资以金融业最高,这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金融信息化。金融信息化是占领客户中心转变,项全能服务型发展,超越时空的限制,增加了收益,提高了竞争力,金融信息化推动了银行管理的信息化,有效地管理了银行的风险,更加便捷,加快银政合作。在美国网络银行以25%的速度增长,在家庭上面已经占到24%。金融信息化跟全球化是连在一起的,但是也带来一些一些金融风险,传到整个国际资本市场。巨额的资本流动,使得各个国家的金融监管面临巨大的挑战,风险控制成为紧迫的课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整的有效性对全球化所冲击所占领。信息化本身的积极作用,全球化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果以01年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作为百分之百的话可以看到,所有的发达国家在20年前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现在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信息化和全球化20年来使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三倍。

  全球化的挑战,我们要抓住全球化的机遇,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国家越来越融入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的外贸依存度2005年达到78%,美国和日本只有25%和20%,说明我们非常依赖于对外贸易。我们对外的技术依存度很高,人民币承受国际压力。各个国家在全球货物出口的比例,目前美国比较高,前年是中国占第一位,美国是第二位,04年我们上升到第三位超过日本。如果说20年前我们还是很低的,这几年我们的外贸增长很快,我们主要是靠低端产品,大量出口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供大于求,我们往往和低价竞争、频繁贸易争端,全球反倾销案件的,中国是第一位。05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到两千多亿美元,美国要对所有中国产品征收27.5%的关税,迫使人民币升值。04年我们生产的鞋80亿双,占全世界产量的一半,出口了60亿双,全世界60亿人口每人可以穿一双中国鞋,每双鞋98年卖5.79美元,03年降到2.31美元,而且现在欧盟开始对中国鞋收反倾销税,已经提高到16%了,西班牙说中国的鞋有毒,西班牙火烧中国鞋。

  我们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一千多亿美元,我们的贸易顺差98.6%是我们的纺织品和服装创造的。但是我们这里面自主品牌的很少,加工贸易的很多。我们出口的服装够全世界每个人一人穿三件,平均每件只卖3.51美元,出口利润只有30—40美分。欧洲和美国有配额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我们也是进口大国,我们每年进口超过六千亿美元,但没有取代大买家的地位,我们去年为进口石油、铁矿石、钢材等等,因为这些价格的上涨我们多支付了250亿美元。以进口铁矿石为例,我们有99家公司都具有进口资格,哄抬现货价格,难以有序统一对外,基本铁矿石价格是别人说了算,中国是大买家中国反而说不了算。国内企业出口竞相压价,焦炭产量占全世界的一半,04年出口增了16%,但价格也下降了一半。DVD中国占了全世界70%到80%,但是目前自有品牌不到10%,大量要向国外支付专利费,要收14美元,DVD的材料费是25,整个DVD的专利费占到40%。美国市场上最便宜的DVD才卖29美元,所以出口34美元的DVD,卖29美元,还要付14美元的专利费,你还能卖出去吗?

  很多人满足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大家用鼠标的都知道有一个公司叫罗技,是美国和瑞士的合资公司,总部在美国,在苏州有生产园区,两万只万达牌鼠标,鼠标在美国卖40美元,但是首先要交给品牌公司8美元,交给鼠标的零配件供应商14美元,交给美国的批发零售商15美元,苏州工厂能够从40美元里面拿到三美元,要养四千名员工,要支付能源、运输合管理费。很多人说中国的崛起影响了美国,华尔街日报说中国的崛起加强了美国的霸权。这样的工厂越多越好。

  中国的机械企业几乎没有类似德国企业的研发中心,甚至从策略上也认为没有必要成立科技创新部门。大部分企业认为西方的技术优势自己无法突破,其水平和欧洲大概相差一到两代,让中国人去做低端的机床吧,德国人保持高端机床的领先。韩国驻北京记者写了一篇报道,题目是以新中国的速度前进,如果说中国是世界工厂,应该把我们的国家培育成为庞大的研究开发中心,我们只管开发这个工厂里面制造产品的技术就可以,只要我们保持高一档次的技术优势,只要我们保持韩国的产品价格贵但是质量好的形象,中国就永远是我们的黄金市场。日本人有一个月刊,今年1月份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的企业只是关注使用外国的技术,依靠低成本的生产产品,而不是全力开发独资的技术。在中国厂家优势的领域,随着等离子、液晶电视的强大,尽管中国的厂家从台湾采购显示屏,但是没有线路设计以及最核心的处理图象的大规模电路技术,所以无法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中国有影响的彩电厂家有可能发生连锁性的破产。他们回顾中国的彩电行业的发展,最先是引进日本的彩电,然后到中国的彩电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占了首位以后,他的预言未来中国还要大规模引进日本的彩电。

  联想收购了IBM的电脑业务,冷静来看,其中许多企业只是维持着表面的繁荣和发展势头,而实际上前景不大。日本的预言未必都是事实,但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表现出日本对中国企业一种居高临下藐视的态度,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核心技术。跨国企业占了全球生产的90%,国际贸易的60%,国际直接投资的90%,全球化有利于资源优化,但是资源优化首先是有利于发达国家,有利于美国,所以有人说当前经济全球化实质就是全球经济美国化。穷国和富国认为差距在拉达,美国兰德中心亚太中心的报告,有迹象表明,由于能够购买中国低价的出口货物,低收入的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可能提高了5%—10%。全球化对美国低收入家庭所起的一些帮助,中国利用外资,外资也利用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使外国公司获得远高于本土的超额利润,04年美国通用在美国卖一辆车的利润是145美元,在中国卖一辆车是2300美元。通用公司在中国只占通用总产量的3%,但利润占到全公司的25%。中国大众占德国大众的14%,利润占到德国大众的80%。外国公司说他们在中国天天都像过年,2005年发生了变化,奇瑞、吉利、哈飞起来了,在低档车上获得的利润大大下降,因此跨国公司转向高档车。

  当前外企进入中国的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由推出单一产品到现在推出全套产品以及加工生产的全过程,从占领中国市场拓展到把中国企业纳入到全球的产业链,从中国外资进入行业转而控制龙头产业,下一步是汽车产业、金融服务业,他们采取的是择优并购,利用现有的资金技术、市场地位,快速获得所需的要素资源。大连二电机、大连电机、西北轴承公司,外方独资垄断市场,开始解聘员工。南孚电池合资之后,外方要求南孚退出海外市场,只许在中国卖。

  一些地方从低价出让土地逐步转向出售国企,外资认为现在是收购国企的最佳时机。并购作为市场行为本该是无可非议的,意图垄断中国企业之举是釜底抽薪。中国过去没有任何的制度规范法律限制并购,而美国是全世界第一个对外资并购进行规制的国家,凡是外国人注资10%的公司必须要报商务部,我们现在采取换股的方式而不是现金的方式,加强装备制造业重组并购的办法,除了准入规定之外,还需要一些法规。

  很多跨国公司通常利用国际总价格扭曲他们在我国分支机构的财务状况。并购完了以后,高价母公司向中国的公司出售,然后以低价购买中国的整机,把中国的企业搞亏损,我们还需要有相应的法规来监控它的财务状况,防范潜在腐蚀。TCL收购施奈德电器之后,连续收购了汤姆逊产业还有阿尔卡特的手机,连续巨亏,股价下跌75%。中海油收购美国的优尼科没有被美国政府批准,海尔本来想收购美国家电第三大巨头也没有成功,联想收购成功了,但是收购成功了IBM里面不盈利的业务PC业务,向IBM支付了17.5亿美元,让IBM获得19%的联想股票。最近美国政府采购严禁使用联想的PC,对比之下06年西门子向台湾明基的收购和转让,06年西门子向台湾明基支付了2.5亿欧元并出让其手机业务。海尔在支付五千万欧元才能获得明基2.5%的股份,此外明基还获得西门子手机部门所拥有的全部专利。华尔街预报比较了明基和联想,在收购之中明基很好左右局面,而中国的内地企业由于志在必得而被牵着鼻子走。而且我们去年整个中国企业收购国外企业23笔,利用了230亿美元,收购完了以后基本都用国外的品牌,而外国企业进中国来基本都用国外的品牌。

  银行业也面对国际竞争,入世三年来在华外资银行总额增长54%,平均年增18%,贷款增长80%,平均年增28%,特别是人民币的业务发展很快,增长了59%。到04年底,外资银行机构两百多家,代表处两百多家,到去年年底上海有14家外资银行向市场推出各种类型的理财产品,余额季度同比增长11%,个人投资帐户同比增长30%,今年年底按照WTO的规则,外资银行在我国完全享受国民待遇,外资银行的资本金充足,有完善的后台处理经验,会使得我们的金融业在竞争上面临更大的压力。另外,除了刚才说的产业贸易竞争之外,很多标准知识产权也跟贸易壁垒是有关的,全世界的贸易里面都以80%的产品也就是说四万亿美元受到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影响,美国在98年修订了贸易京政发,规定特殊的301条款,对不遵守知识产权的国家实行贸易制裁,1989年美国政府301条款将中国列为不安全国家,实际上我们的银行要推很多理财产品,很多创新的东西,你要注意到很多这些东西国外的银行已经在中国申请了专利,这里面在没搞大以前可能不会去理睬你,当你搞大之后,这些东西也会有专利上的纠纷。

  中国一百多年来在电信标准上取得首次的突破就是TD—SCDMA,没有这个标准的产业化过程,国外公司对中国政府的压力也是很大的,他们要求中国政府要中立,不要采用自己的,不要采用别人的,他们很多政府是为企业服务的。WAP计算机上一个无线网卡,网卡里面的一个加密算法,在03年5月份我们公布了WAP的中国标准还有无线网卡的加密,中国有一个标准,并且在03年12月初我们说要在04年6月1号起在中国内地推行这个标准,而且是强制性的。这样一来刺激了美国的英特尔公司,英特尔公司的计算机嵌入了他们的算法,他们的算法跟这个是不一样的,03年12月底国务院总理到美国跟布什会谈的时候,美国布什除了跟总理谈朝核问题之外,第二个谈的是WAP问题。会把这个问题提到两国首脑上来,后来没有就这个问题达成意见,04年3月份,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贸易代表联合写信给中国政府,要求中国收回这个标准。04年10月份中国派吴仪副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去谈判,中国做了让步,美国宣布帮助中国把这个WAP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中国在04年7月份提出WAP的标准申请,06年5月份,美国国会专门举行WAP听证会,指责中国的WAP贸易壁垒,说中国的算法不公平。今年的3月份,美国主导的国际组织否决了对中国的WAP标准,采用安全性不及WAP的标准,同一天中国政府宣布成立WAP产业联盟,政府采购优先使用WAP。一个小小的无线网卡为什么美国的总统、国务卿、贸易代表、商务部长这么关注?在美国政治家是围着企业家转的,只要英特尔不高兴,美国的政治家就要想办法让他高兴。而在中国往往是企业家围着政治家转的。国际竞争已经上升到不仅是产品而提前到标准。

  美国人怎么看中国的标准战略?今年六月份亚洲研究所发表过报告“标准就是力量”,中国国家标准化战略制订中的技术,我们经常发现中国的标准制订似乎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一些中国公司从现有的知识产权体系当中成功获利,因此对中国政府另起炉灶开发中国自己标准的做法并不支持,有迹象表明,即使在中国内部,各部委、同一部委下属各个不同部门,可能对推行特定标准的看法相去甚远。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政府对于WAP的支持并非一致,即使TD—SCDMA作为国家标准,政府的态度犹豫不决。美国人看我们的政府,看我们的企业,我们自己对自己自主创新东西的态度是什么。重大的领域有自主产权才能有话语权,市场虽然不能换技术,但是大批的签单往往是处理国家技术的手段。美国卖战斗机给台湾,我们就不向美国买飞机,就向欧洲买空客,欧洲向台湾卖潜艇,我们就不向欧洲买空客,我们向美国买波音。大批的采购签单是我们处理国家关系用得上的一张牌。标准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涉及到国家和企业的巨大利益,我们制订WAP的标准初衷不是要将技术问题政治化,但市场利益跟政治是不可分的,WAP的技术上这张牌起到大额采购的影响,中国的高科技企业针对发展,在更高层次上要参与国际竞争,没有知识产权就不可能有市场的话语权,也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的地位。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推动WAP和TD—SCDMA是榜样作用,要激励创造性,中国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态度实际是对我们领导执政能力的考验。

  创新的较量,自主创新是国际竞争的着力点。我们进入人均一千美元到三千美元的阶段,我们看一下全世界一些国家在人均一千美元到三千美元是什么样的。美国在我们抗日战争时期就进入了人均一千美元,用了19年到了三千美元。法国在我们建国初期进入人均一千美元,用了17年走到三千美元。德国在我们大跃进的时候进入人均一千美元,用了12年达到了三千美元。日本在我们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进入人均一千美元,用了七年达到三千美元。韩国在我们改革开放之初进入了人均一千美元,用了10年达到三千美元。巴西几乎是同时的。现在03年美国三万多了,现在美国是人均四万多美元,韩国03年是1.27万美元,现在是1.5万美元,巴西03年还不到三千美元,1989年已经到三千美元了,为什么到2003年还不超过三千美元。韩国、巴西同时进入人均一千美元和三千美元,现在差了4.5倍,中国03年只有一千美元,我们还有2020年才能达到三千美元。我们用不着到2020年,因为我们的发展速度很快。

  日本、韩国、东南亚的国家是高速增长期,韩国选择了自主创新的路线,拥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而拉美国家本来一个是高速增长,但是反映出矛盾突发期,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占领高端产品市场,甚至垄断了这些国家的银行。跨国公司首先从银行业进去的,使拉美国家失去了宏观调控的主动权。很多人说拉美国家被边缘化,实际上不只巴西,巴西、多伦比亚、玻利维亚20多年来人均GDP都在人均一千到三千美元。丰田和日产都是日本两家最大的汽车企业,日产过多依赖外国技术,20世纪90年代陷入困境,不得引用外资进行重组尼桑。丰田坚持自主的技术学习,创造了丰田方式,现在和大宇都是韩国最大的汽车企业,最初靠散件组装,大宇通过和通用合作,最后被通用并购,大宇的商标前面加上了通用。而现代没有让外企控制研发,坚持自主学习,获得了持续发展的能力,成为世界级的厂商。韩国在60年代到80年代跟中国类似,走的路线是引进消化吸收,当时他们人均GDP很低只有两百多美元跟中国差不多,可是到80年代2000年他们提出了模仿创造创新结合,发展产业技术,基于产品的技术创新,他们开发了新一代汽车,80年代的动态重组一线90年代的CDMA移动通信,90年人均GDP达到了六千美元,新时期提出的口号是科技先导,自主创新,要发展新型工业化产业,去年人均GDP达到了1.5万美元。我们过去说我们国家自然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究竟起多大作用?世界银行按人均拥有财富的十大富豪,第一位是瑞士,第二位是丹麦、瑞典、美国、德国、日本、奥地利、挪威、法国、比利时、罗森堡。中国人均拥有的财富是美国的1.8%,但中国不是最穷的国家,比中国穷的国家有得是。世界银行排出最穷的国家是埃塞俄比亚、利比亚,埃塞俄比亚跟瑞士的人均GDP差四百倍。

  从自然资源看,越穷的国家拥有的资源越多,世界上的穷国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资源。而瑞士、德国是富国,他们拥有世界资源不到1%。这些富国什么原因富?他们是科技资源。发达国家占全世界研发投入的86%,占全球技术转让和许可收费的78%,发达国家80%的财富来自非自然资源,他们不是因为拥有很多石油,拥有很多的矿产而富,他们实际上是因为有科技,完善的市场经济和发达的科技教育起作用比自然资源更重要。现在提创新,创新在别的国家早就提了,美国有一个21世纪的创新行动计划, 是什么叫创新?将技术转让为新产品和服务,产生新价值,驱动经济增长。创新必须落实到产品、服务上面。过去常常讲发现,发明体现在专利,这些都是创新,你要有专利你就是创新了。专利未必能形成产品和服务,未必能创造价值,创新要实际利润按,包括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供应,包括观念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

  1912年熊比德讲创新就是生产元素的变动,包括五种情况。用一种新产品提供产品的新质量,微软引用了视窗Windows的新产品,使微软一下子起来了。另外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戴尔公司为例,没有生产计算机的技术,但是采用直销组装的办法,集中全世界的资源,也造就了一个成功的公司。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以GOOGLE为例,原来谁知道这个东西还会是一个产业,结果创造了产业。获得一种原料和新的工业来源,SKYPE为例,在互联网上可以实现多用户之间的对话、即时通信、视频交互,实际上本身一点东西都没有,但是在这上面股价很高。还有实施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在移动通信里面的高通公司为例,这个公司基本上不生产,生产的就是专利,在这个公司里面律师比高级工程师多得多,只生产专利。盯着眼睛看看谁用了这个专利,就向这个公司收钱。这些公司都是创新型公司,创新不仅是在制造、加工的过程。

  美国兰德公司在80年代初提出,一个国家没有经济独立就没有政治独立,这个说法已经不够了,现在是没有技术独立就没有经济上、政治上的独立。美国04年12月份有一个创新计划报告,创新奖是决定美国在21世纪成功的单一最重要的因素,这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且是单一的最重要的因素。美国FORTUNE杂志的封面,美国画得比较瘦弱,中国画得比较强壮,中国的崛起构成对美国的威胁,中国人均才1730美元,美国人均是40100美元,谁威胁谁了?美国提出一个竞争力起动计划,政府对企业研发事业的投入给予税收激励,美国优先研究领域,网络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复杂系统、生物技术、气侯和水,美国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保持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

  欧盟通过里斯本战略,2010年使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社会。07年到13年的优先研究领域第一是健康,第二是食品和农业以及生物技术等等,欧盟最先提出控制下游,也要控制上游,不能让外国公司控制他们自己产业的下游和上游。日本90年代中期提出要从技术立国到科技创新立国,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环境、纳米和材料,他们要大量增加科技投入,而且争取在50年内有30名日本科学家要获得诺贝尔奖。韩国在中长期规划定了2025年构想,目标是创造性、自主性战略,成为亚太的研究中心,部分领域要占到中心位置,生命、环境、能源材料,重点研发的产品是数字电视与广播,平板显示、智能机器人、新一代汽车、智能家庭网络、数字内容与解决方案、动漫、电池、生命,提得很碎,这些领域有些已经是韩国在世界上第一第二了,他们目标是做到世界第一的产业,他们是真正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中国是很难找到不为。印度提出技术强国,国防科技导向居民结合,大力发展空间科技、核技、汽车科技、海洋科技、生物科技,印度从重软轻硬,先软后硬,08年印度从软件大国发展成为汽车软件的超级大国,它的软件企业利润率是中国的5.4倍。我们国家的台湾也要建设国际的创新研发基地,他们的目标在07年达到世界第一的产品和技术,在台湾要达到15项,提出两兆双星,06年给台湾创造的利润,数字内容131美元,生物科技76亿美元。

  财税政策上的激励,美国小企业具备中小企业贷款的投资担保,研发经费三年平均经费实行20%的优惠税率,按企业研发投入增加150%的比例降低优惠。英国成立了创新办公室,给企业减免税收,担保比例达到70%—85%,担保期限两年到十年,企业只要交5%的保费就够了,企业失败企业还不了债,由政府贷还。日本通产省规定,任何一年的研发经费费用,超过以往年度的最高金额,可以从企业的法人税收或者所得税里面扣除超过部分的20%。中国也出台对于中长期科技计划的激励,基本没有超出这些范围的,而且支持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德国企业提出项目,政府提出资金,请高校研究,高校拿政府的钱做出的研究结果给企业。英国政府设立投资研究基金来支持企业,芬兰规定高校研究机构的项目必须有企业参加,企业的项目必须要有高校研究单位参加,这样才能获得政府资金。日本电信运营商要加大研发投入,带动NEC、富士通进行研发,为日本制造业走出国际竞争增强实力。国外没有很明确划分企业是军工企业还是民品企业,波音是军工企业还是民品企业,国外企业纯军事企业只占15%,80%都是军民两用的。政府投入的研发经费50%—55%都是民用的或者军共两用的。

  韩国制造移动通信的专利技术,开始拓展到其它工业领域。欧洲GSM标准没有形成标准的时候,排斥美国的CDMA进入欧洲,美国支持CDMA,阻碍欧洲的GSM进入美国。中国提出中国国产,你用政府的钱必须买美国的。美国指责对欧洲客车公司提供150亿美元的援助,欧洲说你还向波音提供了三百亿美元的政府补贴。国外政府没有一个是不支持企业的。

  很多人说加入了WTO,政府为什么要支持企业?十五期间中国经济的发展,GDP9%—10%,经济发展靠什么拉动?消费品的零售额的增长速度跟GDP相当,内需拉动不是很大。出口拉动是比较快的,出口的增长率很高。另外投资拉动也很多,我们的产品三分之一面向消费者,三分之一面向投资,三分之一面向出口。基本上我们的经济增长可以说主要是出口拉动、投资拉动。我们对外贸易出口贡献很大,现在的出口贸易总量在世界上占第三,占世界7.3%,仅次于德国和美国。外贸的依存度已经达到78%,而美国、日本只有25%、20%,而且加工贸易战主流,拥有自主品牌的只有10%,自主创新的还不到2%。我们靠外贸的拉动空间有限,存款余量恩增长很快,去年我们国家的存款率相对GDP存款的余量占到77.34%,相当于一年GDP的78%存到银行。是中国人很有钱吗?04年中国职工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只是12.3%,只是中国人习惯于储蓄,考虑到养老、看病、小孩上学、买房子、买车等等。这么大的存款导致银行不能守着钱,所以银行本身按我的理解,本身因为有很大的投资松动。

  每年的消费是下降的,我们拉动内需,老百姓的需求还是不容易刺激的,而投资率是上升的。我们05年的投资率达到44.8%,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了20个百分点。没投资不好,投资高了也没有什么不好,问题是投资的效益有多少。投资与GDP增量之比,我国今年是5,美国、德国、法国、印度是1—2,也就是说我们投五块钱人民币,GDP才增量一块钱人民币,德国、法国、印度投一两美元GDP就增亿美元或者两美元。我们投资率是44.8%,印度是20%,我们GDP增长是10.2%,印度的GDP增长差不多是8%,印度用一半的投资接近我们GDP的增长,我们的投资效率不好,依靠投资拉动难以持久,而且面临资源不足的严重压力。煤炭是我们最丰富的资源,人均只是世界资源的86%,铁、石油气、天然气的比例更不足了,这些原材料的对外依存度相当高。去年年底跟今年铁矿石跟02年上涨了164%,原有的价格04年30美元一桶,现在70多美元,有人说原油价格美国也一样。美国是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大国,但是美国的大石油公司控制着世界近70%的石油资源,中东里面很多石油是美国控制的。所以美国消费者一般多付钱,可是美国的石油公司为美国石油公司多收入,总体来说石油涨价美国还是赚的。

  70%的产品供过于求,当前11个行业出现了潜在产能过剩,去年我们的国有企业亏损额的增幅创下16年来的新高,产能过剩缺乏核心竞争技术,是利润下降的重要原因。不少企业依赖于引进技术,国家中长期规划做战略研究的时候请国经济学家,他们说中国最好还是引进技术,什么都可以引进,技术都可以引进,中国不需要搞自己的研发,他们算了一笔帐,中国搞自己研发是亏本的。实际上能引进核心技术吗?技术可以购买,但是技术能力是买不到的,买断了技术如果不消化吸收,也只能是有产权无知识。市场的价值在于为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提供成长空间,我们国家广大的市场应该成为我们国家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战略资源,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但是丧失的市场不可能有培养自主产权的技术。今年科技大会上温家宝总理说,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市场换不来的,是花钱买不到的,引进技术设备并不等于引进创新能力。很多企业以为引进了就有了技术,有点像人一样,以为马路上挖一个坑就可以钓到鱼一样。实际上你所能引进的东西就像马路上面那个坑一样,也就很少一部分技术是你能有的,而真正的大鱼绝对不会是你买来就给你的。

  我们现在的技术差距有多大?专利技术来比较,我们申请的专利里面,国内不到20%,国外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占了86.6%。我们授权的发明专利占申请专利的19.7%,国外在中国占到34.7%,我们国家的专利里面职务发明比例只有三分之一,国外申请的三分之二都是职务发明。

  最多的发明专利是什么?中药是第一位,饮料第二位,食品第三位,中文输入法第四位,前三位都是入口的,不是喝的就是吃的。而国外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前几位都是高科技,专利量虽然很多,但是我们实际上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专利利用率上中国15%,美国到了75%,我们在美国申请的专利很少。

  世界经济论坛有一个全球竞争力的排名,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公共体制指数和技术指数来衡量,宏观经济环境稳定性中国排到全世界第四位,是相当好的,宏观经济的诚信度中国也不算太差,排到第34位,宏观经济环境里面的政府开支构成原来中国排16位,没几年降到35位,一开始根据中国政府掌握了多少钱,中国政府掌握的钱多占到16位,掌握的钱用得合理不合理,中国一下子从16位降到35位。公共体制指数,合同与法律环境中国还差一点排第60位,反腐败中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排到第50位。技术指数,创新中国排第70位,技术转让排第49位。

  没看这个排名以前我认为反腐败这些拉了中国的后腿,看完之后,信息技术的排名落后于反腐败和合同法律之后,创新严重拉了中国竞争力的后腿。研发投入战GDP的比例,中国才1%多一点,本来我们的十五计划要求研发投入战GDP的1.5%,实际我们只做到1.34%,十五计划很多完成得很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没有完成,教育战GDP的比例没有完成,环境保护的指标没有完成,我们在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上面十五计划没能完成得很好。

  全世界研发投入里面一部分是企业的,一部分是政府的,03年美国全社会的研发投入政府占了31.5%,企业占了63%,欧盟33%—55%,日本19%—75%,韩国23—74%,中国30—70%,我们企业已经是投入研发的主体,占到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0%。我们研发投入政府和企业的比例跟美国是相当的,跟国际接轨。我们处在工业化中期,如果跟美国在60年代、70年代工业化中期的时候比,在工业化中期一般的国家是政府投入为主,企业投入为副,当时美国65%政府投入,企业35%投入,韩国工业化中期政府是75%投入,企业25%投入,我们在工业化中期过早把政府投入为主的地位让位给企业,应该说政府在科技投入的支持上面是有欠帐的,而且一般认为WTO了,政府不应该投钱到企业,实际上美国在50年到70年代,政府的科技费用一半投入到企业。工业化完成之后,企业还能得到政府科技费用的33%。2000年美国企业经费里面的20%来自政府,而中国企业只能从政府拿到4.6%,所以我们企业的研发能力很低。

  中国企业里面有专利的11.1%,没有专利的89.9%,有自主产权的只有万分之三。中组部管的企业里面前十名里面最好的占5.3%,除了投入少之外,还有政府的职能转变比较滞后,企业的创新体制没有建立,国家政策和科技政策缺乏有机衔接,条块分割,科技资源分散重复,社会的创新意识和信心不足,缺乏不搞自主创新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还有受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刚刚去世的王选院士说,从事激光照排的研发过程当中最大的苦恼就是大家不相信中国的系统能超过外国的系统,不相信铅字历史由中国改变。搞创新不如搞房地产来得快,国企的高官是政府任命的,不是市场评价的,而是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满意与否。

  全国科技大会上有一个省的科技厅厅长,他说以前他是地区的一把手,当时不抓科技,更不管创新,我要做的是让老百姓看得见的事情,比如修马路、修广场,修下水道都不行,我现在管科技才发现,要说服地方领导去抓科技,难啊。不从考核制度上变化,很难带动自主创新。

  另外对于汽车业要不要搞自主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汽车产业注定是国际化的,只要是在中国诞生的,是中国国民就可以,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花过多的精力。用汽车市场来换就业与国家财政税收,然后再来换技术,这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必刻意追求中国自主的汽车品牌,中国自主的汽车品牌时机尚未成熟,还有十到二十年。还有一种观点,品牌代表知识产权,这是它的利,在当前合资企业中我们的企业在产品问题上基本没有发言权,一个小小的地方需要更改都要拿到国外去验证,拖很长时间。这些观点不是普通人的观点,两类都是部级领导。中国是产业大国,但远远不是强国,轻工、纺织是第一大国,但缺少自己品牌。能源消耗是第二大国,按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倍,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第二大国,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汽车是第三大国,但轿车自有品牌只有25%,贸易货物是第三大国,出口贸易战了7%,自主品牌只有10%。制造业是第四大国,重要的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都要依赖进口。国家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类,出口资源型、经济依附型、创新型,中国既没有过多的资源可以出口,中国也不可能走经济依附型的边缘化、拉美化的路线,唯一的中国只能走创新型国家的路线。

  实际上这条路线我们已经探索了很长时间,解放之初走的是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依靠苏联的帮助建立156个企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尽管1958年提出来大炼钢铁,整个计划经济时代走的是封闭环境下的自主开发。十四大起提出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十五大提出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也就是说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希望调整经济结构,但是实际上收效并不大。十六大提出来,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我们不但要实现调整经济结构的目标,我们同时指出调整经济结构要走的路线,新型工业化的路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把社会信息化提得过高了,还覆盖现代化建设,还是全局,还是战略。到十六大重申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走一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锦涛同志说,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将无以维系,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那样我们不仅无法向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历史交代,向子孙后代交代。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不但提出了要怎么提供竞争力,而且指出了什么是我们提高竞争力的突破口。锦涛同志说,抓住信息科技,更型换代和新材料科技难得的历史机遇,把信息产业的核心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我们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这是首要力量,这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这是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这些提法都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样高度,同等重要。

  自主创新中国的希望,前面讲了很多不足,我们有很多很好的条件,国家提出创新性国家的战略目标,中长期的规划指出了方向,了经济规模已经很大,05年GDP总量居全球第四位,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我们涌现了一批自主创新的企业典范,奇瑞、吉利、哈飞、华为、大唐、中兴等等,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和人才队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展示巨大的市场舞台。煤、气、油、铁矿需要的资源,对装备制造业有旺盛的需求,对农产品有加工的需求。国防信息化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信息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三峡工程刚上马的时候,我们的三峡电机产业和国外差距30年,根据中央精神国际招标引进技术联合开发联合制造,三峡总公司跟法国两大国际联合体签订了总案14台机组八亿美元的合同,必须由东方电机和哈尔滨电机厂联合设计制造转让技术,技术转让费由水利部门三峡总公司来支付。走出技术转让、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路子,三峡电机是非常大的。

  鞍钢是一个老企业,九五以来坚持十年技术改造,进口关键部分控制部分,整个生产线是国产的,但是雇佣外国人来监制保证质量,预计八亿投资十年回收,现在一半的投资已回收,鞍钢不但在生产而且员工的收入、税收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奇瑞是国有股份制企业,过去汽车是没有发动机的,都是国外的,汽车发动机是国外的,汽车的电子设备也是国外的,工程院院士说,我们的汽车既有心脏病也有神经病。现在奇瑞开发了自己的发动机,而且达到了欧四的标准,现在还出口,奇瑞除了风云QQ、东方之子之外,现在自主品牌出口轿车在中国占第一位。奇瑞走了一条利用世界知名的设计公司来做设计,自己作为组机厂,组织开发生产,实现了自己强有力的技术队伍,所以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和高起点的国际化路线。

  这些创新型和国际化做得相当好的公司,国家在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现在提出建设创新性国家,面向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和节约型社会,我们的发展创新国家的指导原则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我们要走的路线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锦涛同志在科技大会上讲,建设创新性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包括整个社会,包括我们的金融服务系统,整个社会的环境,没有全民的支持是做不好的,没有这样的环境和生态也是不可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

  时代的创新能力比资本资源更能决定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所在,我们国家从产量上是大国,但是在工程科技的创新远远不是强国。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创新发展的难得机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国家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自主创新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产业技术创新是自主创新的重点,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无法替代的。金融创新在整个创新里面支撑我们的产业发展。

  提问:您谈到国外的银行在它的理财产品上申请了很多专利,能不能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这个情况。到今年年底,我们国家的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请您给银行业的人士提几个建议。

  邬贺铨:银行专利具体没有查,但是我看到他们在申请专利上,有很多国外银行不但在本国,开始在中国申请专利。我是搞电信的,我知道像 NTT在中国申请了800多项专利,其中包括手机支付的一些专利,这里面也跟我们的银行关联,怎么利用手机进行支付,而且银行也申请专利。 什么叫申请专利?过去总以为只是一个产品才能申请专利,实际上一种流程也申请专利,他认为你按这个流程去做是我的创新。现在很多银行 的理财创新产品,刚才我说西方认为90%的银行创新都跟信息技术有关,实际中国可能更多是跟信息技术有关。这里面自然有很多专利在里面。

  对银行的建议,我对银行没有太多的研究,应该说还是有很多可改进之处。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在中国发展很快,计算机的保有量已经 逐渐增加,互联网的网民已经超过一个亿,手机用户可能下个月超过四个亿,手机用户里面四分之一就可以上网,意味着手机用户里面有一个 亿可以上网。很多支付可以通过手机银行进行,手机有一种业务,很多手机可以拍照,如果手机到了商店看到一种商品,对着商品的条码拍照 ,手机自动上网跟这个产品有关的网站,可以查出来这个产品是哪个地方生产的,并且可以产生订购行为,当然这种产品必须与银行有关,否 则解决不了支付。将来的手机也是一个银行,甚至有人说你出门不要害怕忘了带钱包,可千万别忘了带手机。手机有你的身份,有一定的诚信 度,可以去检查。现在真正有银行卡的用户并不多,但是真正有手机的用户有四个亿,每个手机都是有卡的,有一个SIM卡,有一部分手机用户 是预付费的,将来预付费也要身份证,手机本身就是一个信用。我们可以根据移动公司缴费的情况来判断他的信用程度。银行可以跟手机结合 起来,大大发展你的卡式用户。事实上信息时代里面,银行业有很多可以发展的。

  另外银行业的风险也需要注意,越是对信息技术依赖,风险越大,这里面要有专业的系统,要有严格的接入等级管理。我曾经到过银行系 统,多个银行之间的互联,每个银行是给自己做得不错,每个商业银行互相之间的互联,这里面的形式沟通是不是能够及时?这些都是可以再 改进的。我对银行金融本身的研究不多,可能说得不对,谢谢大家!

  提问:我们公司是做手机钱包手机支付的,请您对手机支付整个下一步的展望,还有非接触RID技术在手机支付上的应用,您有什么看法?

  邬贺铨:手机用户的量之大,实际上手机支付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当然它比较适合于小额支付。这么多年来你们可以从移动公司知道,哪 些是大客户,他们本身的通信量、消费量很高,而且信誉很好。对于这些大客户实际上也可以大额支付,手机支付是一个产业链,运营公司只 是前台,后面有产品提供商,有内容提供商,还有银行,甚至还有中介机构。这个产业链里面在中国现在首先需要一个很好的防御环境,另外 有合理的费用分担支付,最近信息产业部出台12家SP不能单独发展目录,通过运营公司,多少会对手机支付有一点限制。为了对用户负责,可 能出台一个矫枉过正的东西,也许可以理解,但是长远看必须构造一个比较自由的像大家所说的和谐的对用户方便的支付环境。手机支付没有 直接面对面的,因为商业的信誉也必须要有。手机支付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作为买方用户来讲,在买之前要查询你的系统,需要了解这个产 品,需要核实是真假。手机支付还要跟整个网络服务系统联系在一起,而且往往我们现在的手机支付没有跟售后服务挂钩。实际上很多时候可 以跟售后服务部门关联,现在往往是消费者主动,实际上通过网络你很容易掌握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很多时候不需要消费者主动,你可以投 其所好,推送告诉消费者现在又出什么新东西了,这个人原来很喜欢买什么东西,你往往介绍给他又出什么新东西了。手机支付有一个很好的 渠道,有一个渠道可以告诉消费者,这个比一般的广告还好,因为是定向的,知道用户的行为习惯,不会广而告之,而是针对性的。我认为在 这些里面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最好的办法要我们负责开发软件的公司引进银行业和运营公司结合。移动公司只了解他自己,不了解银行 的流程,而银行业只知道它自己的支付流程,并不知道电信运营本身的技术。开发软件作为第三方,我想关键能找到一个结合点,两者能结合 起来,这里面完全可以创新,有中国式的东西。在买卖上面是有文化的,中国的文化跟外国是不一样的。

  中国很多老百姓有银行的帐号很少那来支付,往往是当存款用的。发展手机支付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这是我的个人感觉。

  提问:现在金融信息化过程中信息系统的建设,一个思路是采用成熟技术,一个思路是积极采取新的技术自主创新,保证系统的先进性,你怎 么看待这两种思路?

  第二个问题,在一个系统建设过程当中,怎么衡量和表现以及看待信息技术的创新?

  邬贺铨:采用成熟技术还是采用新的技术,这两者有一些矛盾,但是并不矛盾。成熟的已经别人用了,有经验,只要照葫芦画瓢没有问题,但 是我们的流程跟国外不一样,照样搬回来可能有一些不行,改起来比较困难,有的根本无法改。我认为作为国有的大商业银行,一开始就我感 觉而言,总是不敢马上去采用一些没有用过的新技术,加在这上面可靠吗?刚开始从成熟的技术入手,第一轮引进完以后,关键能不能掌握它 ,能不能消化它,这样再展望深化的过程中才能掌握自主权,在上面才能开发出新的理财产品、创新的产品,否则的话你就无法掌握,永远开 发部出来,所有的都在找软件供应商重新装。我们的银行业经过第一次引进之后,基本构架满足以后,可能需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否则的 话所谓创新最多只是抄袭国外的一些金融创新结果而已,很难跳出这个框架,所以后来还是要走自主创新的路。

  第二个问题,怎么判断最后的结果,关键是信息系统的应用。信息技术本身更新周期很快,一般一年10%几到20%,你永远有最新的。如果 今年买了以后,到明年就发现还有比这个更新的。你是不是马上就换掉呢?这里面永远买不到最新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关键是看能不能实 用。我们很多制造商往往跟你说,我这个更新了,我这个很好,实际上我不是说它不好,但是在满足基本用途的情况下,你是不可能赶上信息 技术更新的节奏,你只能过几年才能更新,也说可以扩容,也说可以用备份的方法发展。还是以合用为原则,量上来讲,容量、增加处理能力 这些都比较好办,关键的是不是这个信息系统越复杂越好,架构越复杂产生的风险越大,产品本身还是电子产品,所有的软件也不能说百分之 百成熟到任何突发情况,也许平时都很好,大家都来提款可能适应不了。还是力求简单实用,架构尽可能具有一定的扩展性,这样就能有发展 的间。如果太复杂的话,看上去很好,实际上风险比较大。当然很具体的银行信息系统我不太知道,过去我只知道邮政的绿卡,我发现有一些 问题。银行的信息系统更新必须保证原有的信息不丢失,可靠性是第一位的,因此简单实用比性能还要摆在第一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