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戈壁民族魂 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
来源:工人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
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有这样一个英雄的群体———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
 在47年的艰苦征战中,他们以军人的忠诚和智慧,在茫茫戈壁创造了中国国防科技与航天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三个第一”,其中包括:成功发射第一枚近程导弹到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成功发射第一艘试验飞船到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 2000年,中央军委为其记集体一等功;2003年,他们荣获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突出贡献奖”。
“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火箭旁”47年征程,弹指一挥间。
 成立于1959年的发射测试站,是我国组建最早、任务最重、成就最为显赫的一支航天发射部队。
 上个世纪50年代,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安全,经党中央批准,在祖国西北的大漠深处,组建了第一个导弹综合靶场。1958年3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副司令员孙继先中将率部刚从朝鲜归来,征尘未洗便转道西行来到了这片大漠戈壁。
 1960年,我国决定进行第一枚导弹发射试验。此时,曾经援助过我们的某国政府单方面毁约,撤走专家。
 发射测试站的官兵以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豪情壮志,变压力为动力,依靠自己的能力,在外国专家撤走后的第57天,就把我国第一枚自己制造的地地导弹竖上了发射架。为了这次发射成功,白天官兵们顶着烈日训练,夜里守着煤油灯啃书本、画电路图,还时常围在用罐头盒、三合板等制成的训练模型前进行研讨。
 后来,寄托着中国人强国梦想的此次导弹发射准确地命中目标,一举实现我国导弹武器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行制造的历史性突破。
 6年之后,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篇在这亘古荒原上被再次续写。
 当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外国人曾预言,5年内中国不会有运载工具出现。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核威胁,党中央决定,进行原子弹和导弹结合的发射试验,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本国领土上进行的“两弹”结合试验。
 在这个严峻的时刻,兰新铁路停运,西北航线关闭,几百公里之内数以万计的居民疏散,而在距离导弹核武器发射场百余米的地下控制室里,却留下发射测试站的7名指挥官和技术骨干,他们是:高震亚、王世成、颜振清、佟连捷、张其彬、刘启泉、徐虹,“七勇士”立下了钢铁誓言———“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火箭旁”。
 随后,核导弹在“七勇士”的指挥操作下拔地而起,在千里之外的预定区域成功实施爆炸。
 “创造世界空间史上的空前速度”
 在毛主席“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召唤下,1970年我国拉开了飞向太空的序幕,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重任落到发射测试站官兵身上,他们不辱使命,艰苦奋战,成功地把这颗卫星送入太空。
 5年之后,他们又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自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外电评论说,中国人创造了世界空间技术发展史上空前的速度!
 时代在发展,祖国在强盛,载人航天工程已是继“两弹一星”之后又一个展示我国综合国力的标志性工程,发射测试站官兵乘势而上。
 1999年,他们奋战135天,把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送入太空,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自主掌握飞船发射技术的国家。之后,他们又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神舟三号。
 2002年12月,承载神舟四号飞船的长征2F火箭矗立在发射塔架上。临近发射前,发射场遭遇有史以来少见的寒冷,最低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摄氏度之多!为了确保设备可靠运行,指挥部决定,对高达60多米的船箭组合体采取加温、保温措施。经过缜密的低温试验,技术人员用阻燃保温材料将火箭的关键部件包裹得严严实实。大漠寒夜,滴水成冰,官兵们轮流监控,就像呵护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连续四个昼夜守护在发射塔架旁边。
 神舟四号终于在接近零下19摄氏度发射成功了,官兵们又一次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火箭发射的奇迹。
 到了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在即,他们排除一切干扰,克服重重困难,把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两年之后,又成功发射神舟六号飞船,使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遨游太空的历史性跨越。
 中华民族实现了“飞天之梦”,也向浩瀚寰宇昭示着大漠戈壁自强不息的民族魂!

 当今世界,航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 发射测试站的官兵们深知,我国的航天发射技术要在国际航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让中国航天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必须以创新谋发展,以创新求突破。
 正是靠着这种创新精神,他们不断攻克航天发射领域的一道道难关,推动我国航天发射技术不断跃升;正是靠着不断的技术创新,发射测试站不仅突破载人航天发射一系列关键技术,还使载人航天发射场各种功能与技术不断完善,使其成为目前国内技术最为先进、设施设备最为齐全的现代化航天发射场。“三垂一远”的新模式
 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的航天发射一直采取分段组装、分段测试、分段转运的“三分段”模式。
 到了载人航天工程实施后,新的发射任务对于试验模式的测试项目、试验周期与可靠性都提出新的更高水准的要求。
 为此,从事发射测试的航天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垂直组装、垂直转运、垂直测试和远距离测试发射的“三垂一远”试验模式构想。这种新模式能最大限度保持火箭和飞船的状态不变,从而极大地提高测试和发射的可靠性、安全性。
 然而,建立这种新模式在技术上也遇到新问题,我国在这一领域几乎没有任何经验技术可供借鉴。
 带着新课题,测试站科研人员和国内航天领域专家历经艰苦论证,包括分析国外航天发射场的结构特点,花费三年时间,制定了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工艺流程,建立“三垂一远”发射模式基本框架。采用这个新模式,可使产品转运时间缩短到两小时以内,实施发射时间也由以前的10至15天缩短到3至4天。
 这是我国发射测试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也标志着我国航天发射测试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C3I”系统诞生了
 实施载人航天发射时,发射场指挥监控系统要对发射场的七大系统和数千台套设备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并以智能化辅助决策方式提供给指挥监控中心来进行决策,其数据量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
 在这方面的技术管理上,类似航天技术发达的国家都普遍采用一种名为“C3I”的系统,这一系统可对发射测试的全过程、包括靶场设备实施全面监控,智能化程度很高,操作性能稳定可靠。
 鉴于此,我国的航天发射技术要想在国际航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自主攻克这一关键性技术。
 于是,发射测试站成立了以武斌、张铁林为主的攻关小组,他们将发射场20个接口系统1万多个信息流量逐一分析、优化、处理,编写了24套应用软件、累计数百万行的程序,其翻译整理的技术文献摞起来足有一人多高。
 又是历经3年的艰苦攻关,项目小组的科技人员轮番上阵,没日没夜泡在机房里,有的技术人员还形成了“怪癖”:一见到桌子就忍不住用手指敲打起“键盘”来。
 终于,一套集指挥控制、网络通信、辅助决策、信息显示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发射场自动指挥系统研制成功了。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指挥监控能力最强的发射测试指挥监控系统,其综合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并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创新之路不断延伸
 “我们托举飞船进入太空的每一个步骤,都可说是创新之路的不断延伸。”曾担任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飞船发射零号指挥员、现任发射测试站站长的郭保新曾如是说。
 这些年,发射测试站的官兵还先后参与研制煤油燃烧分解法废气处理系统,解决了推进剂废气处理问题,从而结束了航天发射环境污染的历史。
 他们提出的燃料加注量模型化测量方法,首次实现地面加注系统由单路测量向多路测量的转变,大大提高了燃料加注的精确度与可靠性。
 他们经过数百次试验而成功破解图像采集卡编程、光点目标识别等技术难题,在国内首次实现火箭瞄准信息的可视化,大大提高了我国航天飞船的入轨精度。
 随着我国国防科研和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今,发射测试站所承担的发射任务也越来越密集,他们针对飞船、卫星发射和火箭试验任务等三条战线交叉并行的新形势,采用系统管理和项目管理相结合的现代管理方法,改进组织指挥模式,优化试验组织流程,建成一体化指挥控制网络和数字化综合保障系统,使靶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幅跃升,有效提高了发射试验能力。不断创新所带给发射测试站的最大效应还是培养锻炼一大批科技专家和指挥人才。迄今为止已从这里走出34位将军,还有55人获得硕士以上学位,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这些人才中间,有的成为我国航天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有的成为载人航天工程的领军人物。
 近年来,发射测试站已累计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达79项,完成重大革新改造项目20项。
 创新,让这个地处漫漫沙海的一片绿洲充满勃勃生机;创新,也让祖国的航天事业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