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十五”改革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五”这五年,是新华人难忘的五年,并将在新华社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这五年,新华社党组带领全社职工,紧紧围绕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职责和历史使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展开了一场全面、深刻、扎实的改革,范围涉及到了新华社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位员工。

    五年改革,赢来了新华社从队伍精神面貌到采编、经营、管理方方面面深刻的变化;五年改革,也赢来了新华社在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自身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今天的新华社,已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之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张开双臂拥抱“十一五”,迈着坚实的步伐走向未来。

    75年前从江西瑞金中央苏区一路走来的新华社,面对新的形势,深刻审视并明确了自己的主要职能,把“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国家通讯社、消息总汇、世界性通讯社”融为一体,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不断提高引导、影响舆论的水平,为自身的改革发展、与时俱进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纵观现代世界各国通讯社,无不把自己的职责和使命鲜明地印在旗帜上。在新华社走过的70多个春秋里,随着不同时期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党和人民不仅对新华社的工作寄予厚望,也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新世纪、新阶段,新华社党组在工作实践中,深入研究和总结了党中央在不同时期对新华社提出的要求和当前所面对的工作任务,2001年,新华社党组向全社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新华社的四项主要职能:

    一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长期以来,新华社每天准确、快捷地向国内外播发党和国家授权发布的各类信息,及时地向党中央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呼声和要求,尽管不同时期所播发、传递的内容和形式不同,但作为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基本职能,却从未有丝毫变化。

    二是国家通讯社: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党中央的决定,新华社对国内外分社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体制,50多年来,新华社对内报道坚持“全国观点”,确保导向正确;对外报道坚持以维护国家主权、统一为最高准则,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准确地传递了“中国的声音”,充分展现了“国家的形象”。

    三是消息总汇:50多年岁月里,新华社已建立了遍布全球的采集网络,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向世界各地的媒体和非媒体用户播发各类新闻信息,报道国内外新情况、新事物、新人物、新经验;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的发展变化,向中国人民介绍各国、各地区的情况,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代中国的“消息总汇”。目前,新华社日均播发文字新闻信息稿11000多条,图片840多张,以及大量音视频新闻。

    四是世界性通讯社:1955年,毛泽东主席曾指示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即要求新华社快速、充分地把世界各国的情况采集回来,把中国的情况传播出去,把发挥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作用,从国内范围扩大到世界范围。如今,新华社已在世界上10O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成为了一个居于国际上各大通讯社前列的世界性通讯社。

    在新形势下,新华社党组把这四项职能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提出来,并强调必须全面坚持、忠实履行,就如同引领大军冲锋陷阵的一面飘扬着的军旗——它既体现了新华社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政治家办社的原则及优良传统作风,又顺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内外新闻信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既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又遵循了世界性通讯社的基本规律;既有利于统一全社职工思想,集中精力搞好新闻信息报道,也有利于让社会各界了解新华社的性质、宗旨,理解、支持新华社的新闻信息报道,为新华社履行职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改革创新的今天,它更赋予了新华社一个深刻的内涵——新华社必须以新闻信息报道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这就为其后新华社大刀阔斧地推行各项改革、创新举措,走科学发展之路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扫清了各种思想障碍。

    在明确了新时期新华社四项主要职能的基础上,社党组还进一步明确了履行职能主要通过三种形式报道——不仅有通稿、内参、文字、图片、对内、对外等传统形式报道,还有互联网、信息、音频、视频、手机短信、手机视频、手机WAP、IPTV等新形式报道,以及报刊形式报道。这三种形式报道,都是履行通讯社的职能,都在增强新华社的影响力。如新华网目前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重大活动报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体,新华社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新华社的音视频报道和手机短信、手机音视频报道,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正在为增强新华社的影响力发挥重要作用;在全国大多数报刊发行量下降的情况下,新华社社办报刊发行总量连续两年有所增加,《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半月谈》《瞭望》等发行量都有明显增长。现在,新华社三种形式报道统一组织指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新世纪,国内信息丰富多彩、世界资讯气象万千,国内外信息用户和信息市场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新华社党组果断决策,大胆改革、创新采编、营销体制,实行采编与营销“两分开”“两手抓”,全面整合全社信息资源,构建全社统一的新闻信息营销服务平台、建立世界一流的多媒体数据库,引发了新华社新闻信息采编方式的一场革命,使新闻信息报道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工作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实施“两分开”“两手抓”

    新华社党组明确的这“四项职能”,犹如牢牢地揪住了全社各项工作的一个“纲”,正所谓“纲举目张”,于是,围绕忠实、有效地履行这“四项职能”,新华社针对一切不适应的工作领域和环节,展开了全方位、深刻、精彩的改革和创新。

    多年来,新华社对总社采编部门和国内各分社实行财务包干、自收自支的财务政策,采编部门实行各自为政、新闻信息产品“自产自销”,既分割了资源,也程度不同地影响报道的客观、公正和新华社的公信力,削弱了新华社履行职责的能力。客观地说,这种体制是新华社从改革开放伊始逐步形成的,在新华社事业发展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现行体制中不少方面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如不改革,必将制约整个新华社新闻信息产品最大限度地占领国内外新闻信息市场,制约新华社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的提高,制约新华社更好地发挥“正确引导国内舆论、有效影响世界舆论”的作用。

    从2002年开始,新华社党组经过反复研究,推行了以采编、营销“两分开”、“两手抓”为主要内容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坚持以新闻信息报道为中心。一手抓采编,保证采编人员集中精力抓采编和报道的客观、公正,从体制上防止有偿新闻的发生;一手抓营销,将营销人员和营销业务从各编辑部和国内各分社剥离出来,组建一体化管理和运行的营销平台,一个口子对用户,保证营销人员集中精力发展新闻信息用户,抓稿件落地,改进为用户服务。

    ——整合全社信息、营销、人力资源。将新闻信息营销服务业务和人员从现“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剥离出来,与摄影部、音像中心、网络中心现有的新闻信息营销服务业务和人员合并,组建“新华社新闻信息营销中心”,统一营销全社新闻信息产品,指挥、管理国内外分社营销工作,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市场研究、及时反馈用户意见和建议,制定全社新闻信息产品营销服务规划,维护新华社新闻信息产品权益。

    ——营销平台统一实行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办法。分社新闻信息营销中心直接向总社新闻信息营销中心上缴收入,其营销费用由总社新闻信息营销中心核拨,营销业绩与分社分管负责人的工资外收入直接挂钩,与分社主要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工资外收入适当挂钩,使总社、分社,采编、营销、管理人员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整体。

    经过实践,新华社党组的这些决策取得了预期效果:一是全社逐步形成了以营销新闻信息产品为中心,以多媒体新闻信息、社办报刊、直属企业为支柱的规模经营格局,大大加强了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的落地工作,在2001年“万户工程”的基础上,全社新闻信息产品有效用户2005年底达52072家,其中海外用户达6164家,比2000年底增长了74%以上,特别是发展海外主流媒体实现了新的突破;新华社新闻信息产品在全国地市级以上媒体的市场占有率达99%,比2000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二是采编营销工作实行互动,形成了合力,“两手抓”使报道的“上天”和“落地”工作由“两张皮”变成了“统一体”。三是“两分开”保证了采编和营销人员集中精力搞好各自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从源头上防止“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推动了“护牌”“强牌”行动的深入开展。

    建立世界级“多媒体数据库”

    为整合新华社记者在世界各地采集的新闻信息资源,适应世界多媒体时代发展的需求,2001年底,新华社党组果断决定,建设一个先进、实用、高效的多媒体数据库,进行新华社进入新时期以来一场最深刻的生产力组织形式调整。

    一位领导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新华社所有的记者,就象在全世界各地采集信息的“采购员”,编辑就如同加工菜肴的“厨师”。长期以来,新华社的情况是,一会这位厨师指定采购员去买白菜,一会那位厨师又要求采购员去买萝卜。白菜买回来后,这位厨师却往往只用了一小块,一大块都丢了;但想要那位厨师剩下的萝卜,却不一定能得到,只好自己再找一位采购员买一个萝卜,然后也用了一小部分,余下的又丢了。这种部门的分割、资源的浪费,效益的分离,导致新闻信息产品生产力的发挥受到了掣肘,严重影响了新华社事业的发展和职能的发挥。如果能够把采购员们采购来的萝卜白菜及其他所有原料都放到一个案板上,所有的厨师都在这个大案板上操作,你用的萝卜切一半我接着用;我用剩下的白菜你接着炒,情况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四年来,新华社组织国内外专家,运用世界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完成了多媒体数据库待编稿库、成品稿库系统的建设,对全社的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新闻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起了集新闻信息采集、编辑、储存、加工、开发、管理和产品营销、服务为一体的工作平台。全社所有记者采写的新闻信息素材和收集到的国内外新闻信息资源,都通过这个平台源源不断地输入待编稿库;编辑通过这个平台进行选择、编辑、加工和利用,编发各类新闻信息稿件。同时,通过这个平台,把新华社各编辑部编发的各类新闻信息产品源源不断地整合起来进入成品稿库,经各分社营销平台提供给海内外新闻信息用户,形成了全社新闻信息产品统一的营销总出口。用户把他们的意见不断地通过营销平台反馈到总社采编部门,采编部门根据意见不断地改进报道,指挥记者把更高质量、更符合用户需求的稿子采进来,周而复始,不断改进,良性发展。这一重大举措,成为近年新华社牢牢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典型范例。

    多媒体数据库的运用,对新华社生产力组织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不仅使全社新闻信息资源得以整合共享,而且使新闻信息资源和新闻信息产品得以科学管理。如待编稿库与国内外分社连接,成为全社新闻信息资源的“总入口”;成品稿库通过分社营销平台与全社新闻信息产品用户连接,成为全社新闻信息产品的“总出口”,为新华社的三种形式报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目前,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已成为中国媒体行业最大的多文种多媒体数据库,也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多媒体数据库。路透社、法新社等西方大通讯社负责人前来参观考察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将会带来新闻信息采编发方式的一次革命,对新华社事业乃至世界传媒业产生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之路怎样走?新华社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屏弃粗放经营模式,调整经营管理方针,大刀阔斧清理整顿公司,全面整合新华社的市场资源,发挥资源的整体优势,实施集约型发展战略,极大提高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踏上了一条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华社自创建以来,在忠诚地履行党和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赋予的使命的同时,其自身事业的发展,也留下了不同时期的轨迹。新中国成立前,党中央对新华社的财务体制是供给制,发小米,一个记者一袋;发着装,一个记者一顶帽子、一身衣服;办公用品,同样是一个人一枝笔、一瓶墨水。新中国成立后,在共和国走过的前30年历程里,新华社仍旧实行财政包干体制。

    近20年来,党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国各条战线、各项事业乘着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春风蓬勃发展,新华社事业的发展,整体实力的强壮,始终是令几任领导班子殚精竭虑的大事。新华社究竟树立怎样的发展观?作为事业发展根基的经营之路又怎样走?

    新华社的经营工作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新华社对一些部门和国内分社采取了经费包干、自收自支的经济政策,鼓励各单位以创收补贴经费不足,各部门、各单位、各分社纷纷兴办经营实体,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从事的经营项目五花八门,有的单位搞旅游开发,有的稿出租公司,有的搞酒业开发、时装模特表演,经营项目涵盖了服装百货、休闲娱乐、餐饮服务、食品交通、农业种植等,摊子铺得很大,经营实体最多时达600余家。由于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大,“毁牌”现象时有发生。又由于资源被严重肢解、难以形成整体优势,以及经营队伍膨胀、人员良莠不齐,导致一些经营实体经济纠纷不断,既损害了新华社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了新华社职能的履行,也影响了新华社事业的发展。

    从80年代末,新华社开始清理整顿经营实体,经历了几任社领导,历经几个大的战役,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核心问题——粗放式的经营思路没有转变,清整力度不大,始终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为了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新华社的历史使命,集中精力履行新华社的四项职能,在维护自身形象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求得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新华社党组根据新时期的主要职能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全社经营管理的方针政策作了根本性调整:明确了新华社的整个经营工作主要是营销新闻信息产品、发展有效用户;对那些与新闻信息报道无关的经营实体,除了既符合国家法规政策,又能为新闻信息事业发展积累一定资金的外,首先从有“毁牌”行为、管理混乱和亏损的入手,对经营实体进行彻底清理整顿。

    2O02年下半年,新华社正式拉开了这项工作的帷幕。至2005年底,新华社的经营实体已从437家减少到70家,共撤并停办经营实体367家。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近5年的实践中,新华社的经营工作围绕履行四项职能,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努力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增强投入产出观念,实现了经营结构的历史性转变,与新闻信息产品营销及其他各项工作实现了良性互动,赢得了两个效益的统一。“十五”期间,全社累计实现经营利润比“九五”增长68%;其中新闻信息产品营销利润所占比重由“九五”末的三成上升到“十五”末的近八成。  

 一个迈向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先进、畅通、快捷的技术支持系统必不可少。近几年,新华社党组坚持依靠高科技兴社,投入巨资打造现代化新闻信息运行平台,并调整国外采编组织架构,加强国际新闻报道力度,在世界上突出“中国声音”,努力使新华社的对外影响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

2005年10月17日凌晨,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李宣良在神舟六号返回舱旁,用铱星电话向新华社神六报道中心口述快讯。

    作为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肩负着国家通讯社、消息总汇、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重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的今天,更新传统设备、全面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新华社实现职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近年,新华社党组高度重视技术建设,本着“事业要发展,技术要先行”的思路,就新华社整体技术规划、建设工作,提出了“以我为主、合作开发、先进适用、节约高效”以及“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的基本指导原则,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与支持。新华社近些年的投资,最大的是技术的投资;“十五”期间对技术的投资,比建国以来新华社技术投资的总和还要翻两翻,使新华社的主体业务——新闻采编系统的技术应用、信息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通过最近几年的技术建设,新华社已经基本建成了一个以高速以太网覆盖总社各部门、以宽带网覆盖国内各分社、用高速专线连到国外总分社和大分社的新华社内部宽带网;新华社投入巨资建设的多媒体数据库系统、新闻编辑系统、通信供稿系统、全球卫星广播供稿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新华网系统、新华社网络管理系统、报版传输系统、内参编辑系统等九大信息系统,为新华社迈入现代化,走进世界,走向未来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新华网作为新华社的“外网”,是党中央直接部署、新华社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主力军,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中文新闻网站之一、党和国家重要的网上舆论阵地。新华网依托新华社遍布国内外的150多个分支机构,组成了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每天以中(简、繁体)、英、法、西、俄、阿、葡、日等多种语言,以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短信、彩信、WAP、RSS等多媒体形式,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球发布新闻信息,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网上新闻信息总汇”。

    新华网自创建之日起,即以“传播中国、报道世界”为已任。2001年3月,新华网受权在人民大会堂以文字、图片现场报道两会,首创国内网络媒体对重大会议的现场直播。此后,新华网充分利用中央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要活动、国家法律法规出台等由新华社受权发布的便利条件,运用文、图、音视频、论坛、访谈、直播等多种手段,第一时间在新华网上发布信息,新闻信息内容权威、准确、及时,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服务于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华网对党的十六大及其后的历次重要会议、每年“两会”、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发射等重要活动进行集束式全程报道,充分展示了“网上国家队”的实力,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目前,新华网受众覆盖19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海内外网民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在全球12OO多万个互联网站中综合排名挺进50强;在世界四大通讯社网站中,新华网排名第一,远超美联、路透、法新等三大通讯社网站。在国内新闻网站中,新华网一路领先:截至2006年6月,新华网已开设50个专业频道,并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开设地方频道,日均发稿5500余条,Google、百度等世界著名搜索引擎大量搜录新华网稿件,累计超过2500万条。目前,新华网日均页面浏览量6600万人次,页面点击量5亿人次,读者量相当于一张发行400万份的日报。

    2005年,新华社受托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站,2006年1月1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作为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核心和标志性工程,中国政府网的建成推出,填补了我国“政府上网”工程的最大空白。受国务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委托,新华网仅用一个月时间建成开通了振兴东北网,目前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战略”的权威展示和宣传平台,成为海内外网民共同参与东北振兴的互动平台。此外,新华社承建的中国文明网、紫光阁网站、中联部网站、统战部网站、民盟网站、致公党网站、2001年上海APEC会议官方网站、博鳌亚洲论坛网站、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官方网站、珠峰自然保护区官方网站等,都受到了广泛好评和认可。其中上海APEC官方网站被誉为“迄今为止国际会议所能承办的最好的官方网站”。

    近年,新华社党组在学习调查和工作实践中,通过与世界大通讯社发展变化的比较研究,充分认识当今世界性通讯社的基本标准、新华社的优势劣势,提出坚持“内外并重”的报道方针,在调整国际上、地区间报道组织格局基础上,多点创新、多种手段并举,努力使新华社的对外影响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

    ——在调整布局上,充分发挥驻外总分社在组织地区性报道中的组织、指挥作用;确定亚太地区为与世界大通讯社竞争的主战场,开设了中、英文亚太专线;成立了欧洲总分社,加强了欧洲的新闻信息报道;对加强西班牙文专线采取了综合措施;

    ——对外报道上,努力实现在世界主要地区、重要国际新闻和热点问题上,一定要有新华社的声音;在事实准确的前提下,时效要快,争取先声夺人;坚持以中国新闻的报道为重点,以宣传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成就为主,以报道我国政府对国际重大问题的立场和主张为主;以改进中英文对外报道为重点,让尽可能多的境外读者读得懂、愿意看;

    ——明确规定凡总社编辑部能够接收的外电外台新闻信息,需要编发报道的均由总社编发;驻外采编人员集中精力搞好现场新闻、独家专访、深度报道和系统调研等。

    实践证明,社党组的这些决策取得明显效果,中国新闻的对外报道和国际问题深度调研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极大调动了驻外人员的积极性,对外工作报道出现了新起色。    

   作为国家通讯社,有效履行自己的职能,当须有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为保障。新华社改革现行人事、财务、采编、营销等管理机制,创造性地制定并激活了涵盖全社方方面面工作环节的“1+7”考核体系,有效提升了内部运转效率、极大地激发了队伍的潜能和活力

    经过75年的历程,目前新华社已发展成为拥有33个国内分社(含香港、澳门分社)、100多个国外及地区分社、近两万名员工的庞大队伍。但多年形成的部门职能相对独立、经济利益相互分割的管理机制,无论人事、财务还是采编、经营等各个方面,都难以适应今天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及党和人民所提出的新的要求。

    为加强管理,集中精力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完成好新华人肩负的职责,经过深刻思考、认真调研、缜密部署,2001年起,新华社全力推行了财务管理为突破口、考核体系为核心、人事制度创新为保障,涵盖全社方方面面工作环节的管理机制改革。

    ——推行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所有支出实行预算管理。新华社党组根据国家关于财政管理体制由包干转为部门预算的精神,将全社每年所有支出分为预算资金和预备资金;所有预算都由部门按照使用方向、理由、开工、完工和由谁负责等要求作出预算报告;不论日常预算、专项预算还是追加预算,都要经社长办公会讨论决定。从社长开始,任何个人不批钱,计财局不在社长办公会决定之外支出一分钱;不论日常预算还是专项预算,都要进行年终决算。

    ——对直属事业单位实行全成本核算、收支“两条线”。对各直属单位,新增利润按鼓励增收节支的原则,确定留成比例和可用于职工奖励的比例;对直属企业,按有关规定实行以目标利润为重点的经营预算和经营业绩考核,通过考核兑现奖罚,鼓励企业加强成本费用和财务风险控制;对全社政府采购作出规范,对全社二级财务实行联网监控;规范职工收入分配,将收入由暗变明,缩小了部门之间收入水平差距。

    ——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在全社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老人新机制”的原则,逐步实行按需设岗、按岗定待遇的聘用制;对直属事企业单位逐步淡化行政级别,社党组只任命一把手和审批党组成员,新任领导职务根据岗位需要由单位党组织按规定程序考核聘任,签约聘用;信息部设经济分析师岗位,还从社外聘请了8位特约经济分析师;编辑部改革终审发稿人岗位管理制度,营销设了市场分析师岗位,技术局设了学科带头人岗位。

    ——紧密结合新华社实际,建立职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2003年7月,新华社正式颁布并实施的“1+7”考核评价体系(即“一个通知“和“七个办法”:《关于贯彻执行〈新华社国内采编业务考核办法〉等七个考核办法的通知》、《新华社国内采编业务考核办法》、《新华社国内分社营销业务考核办法》、《新华社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新华社管理职能部门考核办法》、《新华社直属事业单位营销业务考核办法》、《新华社直属企业考核办法》、《新华社驻外分社考核办法》。实施近3年,新闻采编业绩和营销业绩的数量、质量和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各单位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极大增强了“护牌”“强牌”意识。各管理职能部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在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华社国内部的同仁对本报记者说:“过去,新华社的采编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是凭自觉、靠事业心在工作。实行了新的考核办法,现在大家说,你傍晚5点多离开,都要贴着墙走,因为大家都在忙……”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危机感、紧迫感也明显增强,在全社初步形成了你追我赶、积极工作、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在新华社采访中感到,这5年的改革,对于每一位新华人的思想触动是十分深刻的。一些同志对社党组不断推出的改革措施,也经历了从起初的不理解、观望甚至怀疑,到理解、拥护并积极投身于改革的过程。5年的改革,大家历历在目,改革的成果,更是实实在在。对于新华社今后的改革与发展,大家充满了信心。

    大千世界,周而复始。新华社变化,跟我国乃至世界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新华社的发展,也存在着走出周期律的问题。近期,新华社党组带领新华社的党员、干部、群众,正在对新华社近年的发展进行深刻的思考——是在“十五”期间取得巨大成绩之上故步自封,还是反思自己,树立共产党人的差距观,改进自己的发展理念,创新自己的发展举措;树立全新的资源观、人才观、政绩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党的民主生活会上,新华社主要负责人明坚定地说,未来,只有真正履行好了我们的职责,提高新华社的影响力,实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政绩观。他的话,也反映了今天新华人的心声。

    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新华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正在求索中前行。

    一个正确引导国内舆论、有效影响世界舆论为己任,以党的宗旨为自己最高宗旨、以中国人民的福祗为自己奋斗目标,理念、装备、手段更加现代化的大国通讯社,正在迅速崛起;人类的“地球村”里,必将树起他们高高的桅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