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住在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街的近万名老人不用再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犯愁了。光塔街与越秀区红十字会医院联合推出了健康绿卡制度,并承诺提供六项服务:免费提供每年一次普通物理体检,每季度一次定期健康体检;24小时全天候免费健康咨询、问诊及电话预约挂号服务;8时至17时免费出诊服务;住院-托老-临终关怀一条龙服务;专家健康用药、用膳、预防、保健指导服务;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指导及慢病专题讲座,逐步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这是在实施社区信息化统一平台后,广州涌现出的众多为市民提供一站式、针对性和特色化服务案例中的一个典型。
那么,类似的服务种类能不能再多些?这样的服务能不能让更多地区的老人都享受到?这是记者听到这条消息后不禁发出的疑问。
然而,事实上,由于我国目前社区信息化的发展面临三大难题,严重阻碍了更多地区的市民享受到类似丰富而贴心的社区服务。这三大难题包括:一是社区信息化统一平台建设的难题;二是普及推广难题;三是市场化的难题。
条块割据,统一社区平台难产
“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受益,享受到方便、快捷、舒心的服务。”这是记者在社区信息化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各地建设者为之努力的动力所在。
为了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踏一个门槛,少走一道程序,全国各地从1999年就都提出了要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一门式、一口式的社区行政管理服务和社区生活服务。社区信息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社区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和一项基础性工作。
然而,经过多年的建设,能够整合政府所有办事项目的社区信息统一平台一直未能出现。在统一平台上对居民131项办事项的申请、受理、办理、回复实现一网处理的上海虹口区凉城社区信息系统,已经算集成度非常高的系统,但事实上也仅集成了劳动、医保、社保、民政、计生等几个条线系统,仅占到行政条线的30%左右。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社区统一信息平台如此难产呢?
“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条线分割的二维管理体制。”广州市信息办副主任唐望生一语道破其中奥妙,“在建设初期,条线部门单打独斗,没有建统一平台的意识;现在意识有了,但是到底该如何建设又成了难题。”
1999年,信息化刚起步,各职能部门由于管理惯性,都把建设信息系统当作本部门的一项工作内容和工作业绩来对待,争先恐后的上系统并到基层街道推广,没有建设统一平台的意识,结果造成了基层系统混乱的状况。唐望生对当初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他带领广州市领导到街道调研时看到,仅在大塘街道就有9台电脑分别安装9个条线系统,并且各个独立运行。面对混乱的系统,基层街道叫苦不迭:每个系统都要有专人维护,每个条线都要上报数据,街道每天光应付这些都忙不过来,根本没时间为居民服务。2001年12月份南方都市报对此进行了报道,引起了众多基层街道的共鸣,因为类似大塘街的故事,在全国各地的社区信息化试点中屡见不鲜。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应用,越来越多的部门意识到信息共享的重要性,“象公安、工商这样的数据大户,现在都来找信息办要求共享其他部门的数据,可见大家都已经意识到现在光依靠本部门的数据已经很难开展工作了,必须要借助其他部门的力量。”唐望生对条线部门的意识变化很有感触。“但是由于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标准、流程和机制尚未建立,到底该如何整合这么多条线资源,不仅有管理上的、也有技术上的困难。”
上海市虹口区信息委主任卞学敏曾组织整理过政府的行政办事项目,发现竟达到700多项分属于30多个条线部门,而这些办事项目光定义就有多种。比如同一个人的信息,在计生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定义项就不同;有的同一个项目,在市一级和区一级和街道的名称和范围也不同。
该如何把这些项目集中整合到一个系统平台中呢?卞学敏认为,首先要制定好标准,包括数据标准、服务标准、技术标准;其次要形成信息共享的机制,制定好信息交换的内容、信息交换的流程和信息安全规则;第三要制定业务协同的流程和制度。这些都是费时费力、但又是基础性工作。上海市虹口区为此曾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才搭建了信息统一平台的架构,并于2006年4月在虹口区凉城街道在对居民131项办事项的申请、受理、办理、回复实现“一网通”,并与条线系统实现即时联动,实现了社区事务“一口受理、一网协同”的一门式服务。
数字鸿沟挡路,推广普及缓慢
在试点单位取得一定突破和进展后,社区信息化就进入了在一定区域内推广的第二阶段。从个案到普及,并不是一个简单复制的量变过程,而是一个艰难的质变过程,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社区信息化的第一阶段试点过程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机制尚未建立;其次,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的存在,阻挡了社区信息化在更大范围内普及的步伐。
在社区信息化建设初期,为了短期内在试点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都为试点街道提供了或多或少的特殊政策,建立了零散的、局部的业务合作制度和流程,这些都是为了适应特定条件、特定地区和特定目标而形成的。特别是有关条线部门系统和街道统一平台对接的问题上,现行的一些做法中有的是自发形成的、有的是默许运作的,并没有形成标准体系和运作机制,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是否应该把这些特殊政策加以推广?比如很多信息主管部门都曾出台过给试点单位配电脑、资金支持等鼓励措施,这样的措施能推广到所有街道吗?还比如信息主管部门曾促使街道、条线部门签订信息共享协议,这样的协议能够在其他街道通用吗?类似的问题显然都需要认真研究、区别对待,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可以在更广范围和更长时期内适用的信息共享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在社区信息化试点单位取得的宝贵成果得以推广。
在前期试点建设中,很多建设者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上海市虹口区的思路是“在全架构下的试点突破”,以试点为契机搭建全区的信息系统架构,建立了包括四方面标准和流程的一整套管理制度。青岛市市南区的经验是从制度、考评和经费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了长效推进机制,使社区信息化建设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
当在更广范围内推广普及社区信息化时,建设者就不得不面对因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已经存在的数字鸿沟的问题。数字鸿沟的存在,一方面阻碍了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另一方面,使各地区和各个体之间已存在的差距继续拉大,城市弱势群体和农村居民难以分享信息化的成果。
在实践中,社区信息化建设初期的投资主体是街道,那么各个街道的资金实力、居委会领导人的意识就对其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关键的制约作用。2005年广州市越秀区完成原越秀区、东山区、白云区矿泉街、天河区登峰街的行政合并,而这些街道之间的经济社会基础差距很大,原越秀区地处市中心,其社区信息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已经在探索各种创新应用;而东山区、白云区矿泉街基础则相对较差,2006年的目标是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完成网络建设、普及软件。而在广州更偏远的农村社区,则刚刚开始试点建设,重点普及培训电脑技能。广州从2004年就启动了“政企共填数字鸿沟行动”,社区之间的差距尚且如此,国内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问题的严重性可想而知。
网络基础构件、社区信息化统一平台的开发、社区人员信息化技能的培训、居民计算机技能的普及、信息资源的组织挖掘,都需要大量资金和专业技术力量的支持。据了解,试点街道社区信息系统的实施平均需要投入了数百万元,历时2-3年,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街道都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如何打破资金制约?如何提高居委会领导人的信息化建设意识和能力?如何使城市弱势群体和农村居民普遍分享到信息化成果?这些都是各地在社区信息化普及推广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广州市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在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方面,广州市提出了“城乡一体”的5年建设计划,并通过3个多月的信息干部下乡实践,总结出要抓住目标、基础、内容和技能四个方面的经验,非常具有使用价值。
嘉兴市南湖区的农村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3,2005年底嘉兴区政府从两方面入手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一方面,大力促进农村三产服务业的发展,加快96345热线向乡镇和农村延伸;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信息化网络建设,推动政务和城乡公共事业等各种网络互联互通,构筑数字南湖的基本框架和农村新社区信息化试点,实施万户农民电子信箱工程。
国外一些在社区信息化方面发展较好的国家也在消除数字鸿沟方面有很多经验。比如加拿大有社区电子图书馆,为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务;印度去年提出要在全国建立10万个信息中心,供社区居民免费上网、收发邮件、网上购物、开展电子医疗等等。
数字鸿沟挡路,推广普及缓慢
在试点单位取得一定突破和进展后,社区信息化就进入了在一定区域内推广的第二阶段。从个案到普及,并不是一个简单复制的量变过程,而是一个艰难的质变过程,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社区信息化的第一阶段试点过程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机制尚未建立;其次,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的存在,阻挡了社区信息化在更大范围内普及的步伐。
在社区信息化建设初期,为了短期内在试点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都为试点街道提供了或多或少的特殊政策,建立了零散的、局部的业务合作制度和流程,这些都是为了适应特定条件、特定地区和特定目标而形成的。特别是有关条线部门系统和街道统一平台对接的问题上,现行的一些做法中有的是自发形成的、有的是默许运作的,并没有形成标准体系和运作机制,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是否应该把这些特殊政策加以推广?比如很多信息主管部门都曾出台过给试点单位配电脑、资金支持等鼓励措施,这样的措施能推广到所有街道吗?还比如信息主管部门曾促使街道、条线部门签订信息共享协议,这样的协议能够在其他街道通用吗?类似的问题显然都需要认真研究、区别对待,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可以在更广范围和更长时期内适用的信息共享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在社区信息化试点单位取得的宝贵成果得以推广。
在前期试点建设中,很多建设者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上海市虹口区的思路是“在全架构下的试点突破”,以试点为契机搭建全区的信息系统架构,建立了包括四方面标准和流程的一整套管理制度。青岛市市南区的经验是从制度、考评和经费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了长效推进机制,使社区信息化建设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
当在更广范围内推广普及社区信息化时,建设者就不得不面对因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已经存在的数字鸿沟的问题。数字鸿沟的存在,一方面阻碍了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另一方面,使各地区和各个体之间已存在的差距继续拉大,城市弱势群体和农村居民难以分享信息化的成果。
在实践中,社区信息化建设初期的投资主体是街道,那么各个街道的资金实力、居委会领导人的意识就对其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关键的制约作用。2005年广州市越秀区完成原越秀区、东山区、白云区矿泉街、天河区登峰街的行政合并,而这些街道之间的经济社会基础差距很大,原越秀区地处市中心,其社区信息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已经在探索各种创新应用;而东山区、白云区矿泉街基础则相对较差,2006年的目标是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完成网络建设、普及软件。而在广州更偏远的农村社区,则刚刚开始试点建设,重点普及培训电脑技能。广州从2004年就启动了“政企共填数字鸿沟行动”,社区之间的差距尚且如此,国内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问题的严重性可想而知。
网络基础构件、社区信息化统一平台的开发、社区人员信息化技能的培训、居民计算机技能的普及、信息资源的组织挖掘,都需要大量资金和专业技术力量的支持。据了解,试点街道社区信息系统的实施平均需要投入了数百万元,历时2-3年,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街道都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如何打破资金制约?如何提高居委会领导人的信息化建设意识和能力?如何使城市弱势群体和农村居民普遍分享到信息化成果?这些都是各地在社区信息化普及推广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广州市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在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方面,广州市提出了“城乡一体”的5年建设计划,并通过3个多月的信息干部下乡实践,总结出要抓住目标、基础、内容和技能四个方面的经验,非常具有使用价值。
嘉兴市南湖区的农村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3,2005年底嘉兴区政府从两方面入手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一方面,大力促进农村三产服务业的发展,加快96345热线向乡镇和农村延伸;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信息化网络建设,推动政务和城乡公共事业等各种网络互联互通,构筑数字南湖的基本框架和农村新社区信息化试点,实施万户农民电子信箱工程。
国外一些在社区信息化方面发展较好的国家也在消除数字鸿沟方面有很多经验。比如加拿大有社区电子图书馆,为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务;印度去年提出要在全国建立10万个信息中心,供社区居民免费上网、收发邮件、网上购物、开展电子医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