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的“可持续发展”秘籍
来源:计世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江苏的“十一五”发展思路是“高起点推进”,这个“高起点”就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提法与“从外延转向内涵式发展模式”异曲同工。

江苏省的经济版图上有一组让该省自豪了

多年的数据,那就是这个仅占全国1%土地资源的省份却创造了全国10%的GDP。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江苏经济增长的质量也在稳步提高。以单位GDP能耗为例,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2005年数据显示,江苏在能耗最低的省份中位列第三,只排在广东和浙江之后,2006年将继续降低4%,显示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逼出来的模式

江苏的“后劲”来之不易,它是多年致力于转换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

私下里,有人说江苏是“经济大省,资源小省”。的确,这里没有煤,没有石油,没有铁矿,没有有色金属,甚至连土地都显得稀少。尤其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城市与城市摩肩接踵,狭小的地理空间制约着企业的外沿式扩张,生产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考验着资本及其运作的模式。

好在人对困难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资源小省”的窘境并没有难住江苏人。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江苏就开始研究发展模式的转换问题,确定了向“提升内涵”找出路的战略,经济的扩张和效益的提高不再主要依靠扩大土地、厂房、设备和劳动力投放量,而是转向了技术含量的提升和科技创新的推动。

最早让江苏人尝到“提升内涵”甜头的是一种小小的单片机(嵌入式计算机控制单元)。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出口海外的机床都是裸机,“外国人买到这种裸机之后再装上几片单板机,摇身一变就成了智能的数控机床,然后再以高出买价数倍的价格卖给我们。”江苏省微电脑协会原秘书长李鸣凤回忆这段历史时心情复杂: 这“一出一进”、“一低一高”的“耻辱循环”成了江苏这个机床生产大省心中的痛。内涵模式的转换就从单片机应用切入,江苏成为全国最早应用计算机的省份之一。八十年代,全省的单片机应用搞得如火如荼,不仅用单片机改造机床,还改造家电、供电控制,涌现出小天鹅、南瑞等一大批单片机应用在全国叫得响的企业,成为数控机床出口大省和单片机应用大省。

单片机应用带了个好头,也让江苏人最早认识了IT的倍增力量和渗透力量。紧随而来的是信息化: 从办公自动化的OA到MIS(管理信息系统),再到MRPⅡ(制造资源规划)、ERP(企业资源规划),从金融信息化、医疗信息化到农业种植信息化和数字城市,向信息化要效率要竞争力,全省的信息化蔚成气候。据江苏省信息产业厅公布的数字,截止到今年三月底,全省工商企业在网上安家的已超过了85%,企业信息化示范和试点企业超过300家,省、市组织实施的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超过1000项。

信息化促进了企业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改善,更有效地解决了地理空间狭小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以交通信息化为例,江苏地少人多车流量大,从高速公路通车之时就面临着收费道口狭小的矛盾,收费站周边城市与工厂密集,收费道口已无“宽”可拓,化解矛盾的惟一途径是信息化。江苏省交通厅科技处处长金凌告诉本报记者,江苏不是第一个开通高速公路的省份,却是第一个大规模使用联网收费系统的省份。到2005年,全省高速公路2424公里(密度居全国之首),其中2005公里实现了“一次收费、分路计算、当日交割”的联网收费。假如你乘大巴由广州去珠海,150公里的路程要走3个多小时,而从南京去上海,270公里只要3小时,个中差别不在路和车,而在收费站——前者有十几个收费站,后者只有江苏和上海两个收费站。最近江苏又与上海、浙江酝酿“十一五”期间建设覆盖“两省一市”的电子标签收费,向更高层次的ETC(不停车收费)迈进。

重中之重

从“外延”转向“内涵”,重中之重是提高创新能力。大制造集中的江苏省把目光瞄向了软件研发与设计。

如今的苏锡常和南京已不仅仅是大制造的重镇,更是一个软件产业聚集高地。软件已被省委省政府列为“第一优先发展”的产业,根据《江苏软件产业快速崛起行动计划》白皮书,到2010年,全省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要超过1200亿元,出口50亿美元,从业人员30万人,年均增长超过30%。产业布局上,重点建设南京“中国软件名城”、苏州嵌入式软件基地、无锡集成电路设计基地和常州动漫游戏基地,形成“一带”(沿沪宁线软件产业密集带)、“一城”(软件名城)、“五园”(五个国家级软件园)的产业格局,实现研发与制造的“软硬互动”,为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在自主创新基础上进行业务扩张,虽然起步时的付出比别人多,但回报是丰厚的。春兰集团确定,企业扩张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一定要自己研发。春兰集团总裁陶建幸认为: “一个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了灵魂,只能沦为跨国公司的打工仔,赚一点辛苦钱。”为此春兰连续11年年均投入4.5亿元(最高时超过7亿元)进行研发,同时调整研发路径,将科研队伍分成两队,一队“跟踪”,另一队“赶超”。目前已开发了上百项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拥有发明专利几百项。其摩托车发动机、空调压缩机制造技术与世界同步,小马力电喷发动机为国际首创,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登上了国际技术讲坛,动力镍氢电池率关键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如今虽然春兰“空调老大”的位子早已易主,但利润与利税却稳居国内家电行业前列,资产负债率为全行业最低。

金陵饭店的“软实力扩张”也堪称向“提升内涵”找出路的经典。与很多酒店靠重组、资本收购或与国外合作的形式做大有所不同,金陵业务扩张靠的是输出管理,即把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管理模式用一套软件固化下来,“连锁店加盟的一个条件就是接受这套软件和管理模式”。靠着这种扩张,金陵已发展成一个在全国拥有33家酒店和超过8000间客房的大型连锁集团,连续三年位居“中国饭店业民族品牌20强”第五位(2006中国饭店集团管理公司统计报告)。“中国大部分高档酒店,80%以上的利润都被国外管理公司拿走了,因为管理是人家的,品牌也是人家的。而金陵的效益是实实在在的,因为品牌是自己的,管理也是自已的。” 金陵饭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明说。

捷径之捷径

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这些路也有曲直之分,好走不好走之分,选对了路径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江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向,选择的是“信息化”的路径,而信息化又选择了“信息基础设施先行”和“政府先行”的路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捷径之捷径”。

“信息基础设施先行”就是先把路铺好,然后才谈得上跑车和致富的问题。江苏省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早、发展快,截止到“十五”末,全省光缆总长度23万公里,电话用户超过5600万户,是继广东之后第二个电话用户超过5000万的省份。全省电话普及率75部/百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其中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四个地区的电话普及率已超过100部/百人,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到361.5万个,互联网接入用户540万户,其中宽带用户超过三分之一。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超过99.5%,有线电视用户1079万户,总入户率超过50%。

 “政府先行”主要体现在电子政务上。南京市政府秘书长黄澜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如今80%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信息化既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又可带动全社会的信息化——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市政府“数字化”了,与政府打交道的方方面面也必须“数字化”。目前江苏的“两纵一横”电子政务平台已经开通,县以上政府90%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府网站群。

江苏电子政务的一大亮点是一站式服务。“电子政务不仅仅是政务公开,最重要的特征应该是服务,包括一站式服务、联动服务,因此,电子政务一定是多个政府网站的有机整合。” 江苏省电子政务建设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胥家鸣说。出于这样的考虑,省政府把推动电子政务的重点定在打通信息孤岛,抓资源整合,抓联动服务上。目前,全省地级市的政府都设立了“网上政务大厅”,做到了“一门受理,并联审批”。在2005年度国信办对全国政府门户网站的测评中,江苏省政府门户网站排名全国第7,全省10个省辖市的政府门户网站进入全国前50名,绩效总分居全国第一。

江苏的“十一五”发展思路是“高起点推进”,这个“高起点”就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提法与“从外延转向内涵式发展模式”异曲同工。“十一五”江苏省信息化的目标是: 到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确保实现销售收入12000亿元,力争15000亿元; 软件产业确保1200亿元,力争1500亿元。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将比2005年提高50%,信息化对GDP增量的贡献率将超过50%。

结束语:润物细无声

在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借助信息化朝着服务型政府迈进;在华中、东北、内蒙,以及西南地区,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倚靠。信息化之于当今华夏大地,已进入“润物细无声”的意境。这正是关于本报“十一五开局信息化”系列报道的最强烈观感,也是连续7期重磅报道的中心主题的最大交集所在。

系列报道自8月7日推出第一期,先后刊登了《信息化支撑中部崛起》、《信息化华东境界》、《西南地区信息化失衡》、《振兴东北,脚步铿锵》、《IT助推草原经济生态转型》、《华南信息化变则通》,以及本期的《江苏的“可持续发展”秘籍》。鉴于我国幅员之广阔、信息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步调之息息相关性,因此采取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分片”报道的操作手法,使得本组报道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道道弥漫着浓郁地方风味的信息“大餐”。

如此大量一手的信息更显示出:开局之年的信息化发展态势总体强劲,但又因地制宜各有侧重;信息化在政府、企业与社会等各个层面的价值与影响已不可替代;信息化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建立在各地经年累月的摸索与努力之上。因此,“十一五”开局之年的信息化内涵,与其说是对未来五年信息化的规划与设想,不如说是对中国社会经济一系列变革成果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