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民主决策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决策质量,它也在最大程度上弥补决策者的信息不足、知识不足和能力不足,纠正他们价值的、理性的、观念的偏见。并且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提升了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决策的实施获得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一旦公众参与了决策,就不单单存在认同这一决策的问题,而且会把这一决策当作他们自己选择的行为。每当遇到困难和坎坷时,群众便会主动地怀着极大的热情去征服和解决,通过最大的努力来保证决策的实施和贯彻。而历史事实也告诉我们,民主决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会有效地避免领导人个人或者个别领导集体知识的局限和价值观念的偏见,进而大大提升决策的质量,减少决策的失误,“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道理就在这里。民主决策的最重要标志便是建立在决策过程中能够使各种不同意见和利益得到最充分和客观表达的体制,整个决策过程畅通、规范、透明和趋向完善,并浸透着一种宽松、自由和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决策的决断者、决策方案的选择者、决策的评价者、决策的最终受益者在这里是高度统一的。
决策民主化问题,万里同志在1986年就提出来了,我们党并且最早写进了十三大政治报告。决策民主化本质上是一个领导体制改革的问题。当前,制约和阻碍决策民主化的主要问题,就是权力过分集中的决策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决策体制容易产生许多弊端:一是个人专断造成决策失误。决策本身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依靠集体的智慧,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然而一些领导特别是基层领导认为决策就是领导者个人“拍板定案”,发扬民主,调查研究,科学论证成了走过场的形式,拍拍脑袋上项目,关起门来作规划,许多事关民生的大事情,往往是领导拍板在前,专家论证在后,压制不同声音,不与群众商量。主观愿望严重地脱离客观实际,造成决策失误。二是信息不对称造成决策失误。科学的决策来自于准确的信息和数据。一些干部由于存在着“好大喜功”和“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基层报上来的数据水分很大。“上级对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对上级,层层灌水,水到渠成。”勾勒出个别地方个别部门的“工作速写”。建立在错误信息基础之上的决策,必然是错误的决策。不合实际的规划,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更改;大量无效的项目,使当地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三是错误价值观造成的决策失误。决策正确与否,存在着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领导者和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有时候并不一致,事实上老百姓的评价准和领导层次的评价标准往往存在着差距。领导的价值观不一样,对决策的评价标准,也就是政绩的标准也不一样。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就不会关心老百姓的利益,大搞“政绩工程”。有的地方领导堂而皇之地违法征地,冠冕堂皇的强行拆迁。从部门的利益出发制定法规法案,这样的决策结果,必然是不讲效益,劳民伤财。
因此,只有规范和合理限制领导者的决策权力,用决策民主化的制度来规范领导者的决策行为,才能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正确决策的机率。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旧的决策体制,建立权力下放、分层决策的民主决策体制。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理顺决策权力结构,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精简机构,下放经济权力,实行经济民主和经济决策民主化。全球化使得我们经济社会日益复杂起来,科学民主决策则可以廓清各种似是而非的认识,使我们的发展努力尽可能符合实际规律。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化逐渐孕育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层面,只有科学民主决策才可以统筹考虑各方的利益,可以从更广阔的层面捕捉人民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和物质文化需求多样化的表现,使得社情民意更丰富,代表的层面更广泛,主流意见更集中,做到公正、公平和公开,有利于创建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繁荣,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决策民主化最根本的一条,就在于决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决策活动就是人民群众在行使当家做主的活动,决策应该也必须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代表广大人民群众行使着人民群众赋予的管理国家的重任,而决策活动则是管理国家重任的核心所在。决策民主化是我们党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创造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决策民主化体现了我们党和人民共同的意愿和选择,因为它集中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社会事务管理权利的集中表现,也是我们党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体现。决策民主化,是我们党的传统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历史的政治优势。我们知道,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依靠的就是人民战争。蒋介石政权为什么不能发动人民战争?因为他们失去了民主,失去了民主就要失去人民。
三、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政策途径
首先,围绕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要问计于民,搞好调查研究。
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特别是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紧紧围绕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国企改革攻坚、新农村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矛盾多、难度大,躲不过、绕不开,而又必须积极推进的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就业、社会保障、看病上学、安全生产等热点问题,做好重大决策立项工作。要通过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科学论证、专家咨询、纠错问责等机制,建立科学民主决策的长效机制。对涉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事项有计划地开展调查研究,为决策提供依据。要深入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问计于基层,求教于群众,做到情况明、决策准。需要指出的是,各级领导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一种深化和完善。
其次,制定和完善重大决策的运行规则和程序,依靠健全的制度把决策活动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
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在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缜密论证,确立“不经咨询论证不决策”的基本原则。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健全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制度。所有重大决策,都应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充分进行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确保决策是集中了民智,反映了民意,代表了民利的科学决策。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并且记录在案,存有复杂利益格局情形下,及时与相关利益主体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意见分歧较大时,除紧急情况下必须做出决策外,应当暂缓做出决定。要健全重大事项票决制度。对于集体领导,应按表决结果形成决定、决科。对于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多数人的意见应作为重要参考和依据,由行政首长做出决定。依法、依程序做出的决策,必须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
第三、建立决策评价机构和相应的决策评价跟踪机制,对决策方案进行及时的论证优选和有效的价值评估,并且进行实时跟踪。
在决策评价过程中,必须明确规定决策评价的标准和基本程序,还应当确定机构和人员,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建立和完善决策的监督制度和机制,加强对决策活动的全程监督和动态监督,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
第四,决策机构要建立并完善自己的思想库、智囊团,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并且要加大思想库、智囊团的投入和高效管理,健全稳定和动态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加强经常性、前瞻性的调查研究和战略性的思考,这种思想库、智囊团不搞纯理论研究,它是对策研究,是应用研究,它直接面向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其作用就是给领导出好主意,当好参谋,就是联系当前实际,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拿出金点子,拿出好办法。要充分发挥并且合理整合现有调研机构、专家学者、政府专业部门咨询机构的职能作用,确保决策既科学民主,又高效实用和依法合规。要加强和壮大咨询专家队伍建设,广罗人才,丢弃门户之见,保证把水平高、能力强、有积极性的方方面面的专家请进来参与决策,逐步形成一支业务精、水平高、门类广的咨询专家队伍。要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进一步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决策的科学与民主。
第五,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健全决策公开制度,增加决策的透明度。
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决策的事项、方式、过程和结果都应当在适当的范围予以公开。出台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应当事先了解群众的愿望和实际需求。通过公示、听证等多种公开的形式与渠道了解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不仅有利于集中群众智慧,而且也有助于凝聚共识、获得群众的理解和决策后的顺利实施。
第六、各级党委、政府建立相应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对那些习惯于“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领导干部进行追究惩处,无疑会大大增强决策者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促进珍惜民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各级党委、人大和政府都应增强对决策执行过程中的责任感,高度关注决策动态运行状况,及时解决执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调整、完善需要调整和完善的部分,认真建立并充分发挥决策纠错改正的机制。要坚决实行“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集体决策出现严重失误的,既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也要追究领导人员的责任。同时还要抓紧建立和完善与决策责任制相关的包括决策失误赔偿制、决策失误辞职制等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加强对决策权力的制约和控制,明确决策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权力和责任,决策职能、执行职能和监督职能应相对分离,各司其职。
第七、建立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提高经济领域决策咨询业的产业发展程度,加大市场培育和管理的力度,依靠市场优化配置社会智力资源。
要充分发挥体制外的社会研究咨询机构和民间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有组织地并且经常性地广泛联系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社会贤达,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他们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广阔的舞台。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党务,加强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持。信息质量的高低是一项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局的基础性工作,信息的客观性、科学性、高效性对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同样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使得决策能够正确地总结过去、客观地评价现在、科学地谋划未来。
第八、逐步完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和主动采集制度。
要重点解决强势群体、弱势群体和中势群体在利益表达上的不平等地位和对政治系统影响上的差异,科学民主决策的合理性决定着政府公共政策的合理性,要充分创造不同社会利益主体公平的利益表达机会,使决策公正地反映出不同群体的利益。只有完善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才是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现实条件。要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必须建立公平的、开放的、多向度的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为不同群体提供公平的利益表达的制度性平台,引导不同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要保障社情民意上达渠道的有效畅通和多样形式,让各级党委和政府同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手拉手、心连心。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