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视窗9月27日讯:近日,西青区在本市率先建立计生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使“一条龙”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档案数字化走进现实,深受育龄群众欢迎。据了解,近年来该区不断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强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搭建起和谐的计生服务平台。
近年来,随着该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已深入人心,每年退掉二胎生育指标家庭比例年均递增30%以上。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出生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广大育龄群众对人性化优质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该区主动适应计生工作形势变化,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由以行政管理为主向利益引导为主转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为此,该区在资金投入上优先向计生工作倾斜,每年投入几百万元,并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资金列入财政支出,落实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年满60岁的每人每月领取50元;独生子女意外死亡给予一次性补助两万元;对独生子女家庭提供优惠政策,独生子女家庭享有优先解决承包土地、安排就业的权利,小额贷款时也享有优惠条件;要求各村按人口发放的补贴等福利款项,对独生子女父母实行不低于人口费20%的奖励。大部分村对升入大学的独生子女补助500—3000元。今年以来已为6万育龄妇女免费查体,已婚育龄夫妇免费享有基本的计划生育服务落实率达到100%。推行人性化服务,配备了刷卡机,避孕药具实现了刷卡发放。在网络化服务上,形成了以公众政务网、内部政务网、局域网、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和服务站管理系统,流动人口管理信息交换平台为框架的“数字计生”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