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区积极完善社会保障
来源:汕头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大量土地被征用,一种新的社会人口现象出现了,那就是既非农民、也非市民的“三无”农民。被征地之后,他们种田无地,做工无岗,社保无份,大多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想融入城市却又无一技之长,生活陷入困境。为切实帮助“三无”农民逐步摆脱尴尬境地,近3年来,龙湖区将“三无”农民作为帮困重点,坚持效益与和谐并重,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在政策落实、劳动力转移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上下功夫,从解决入学难、住房难、就业难、看病难等“三无”农民最急、最盼、最怨的热点难点入手,尽力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发补贴分红利

    目前,龙湖区约有被征地农民20万人,其中全征地农民6.5万,约占三分之一;半征地农民和部分征地农民分别是3.6万人和2.1万人。龙湖区从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着手,结合各村居实际,切实改善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被征地农民可得到一次性补贴,全部享有宅基地分配,有条件的可建楼房用于出租以增加收入;对全征地农民实行集体资产经营盈利年终分红,每人每年可得到一定数额的红利。该区连续3年启动农村低保户帮修建房工程,今年又安排20.5万元帮助15户无房或居住危房的低保户、特困户建新房,解决住房难的问题。

    万名农民培训计划

    农民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工作;没有工作,生活就没了着落。“就业”成了失地农民的燃眉之急。为此,龙湖区把“三无”农民的就业问题列入全年就业再就业总体计划,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劳动力转移。目前,“万名农民培训计划”正在组织实施,计划投资30万元,预计3年内完成。该计划将为失地农民提供培训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一技之长后,得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劳动部门还在龙祥、鸥汀等涉农街道(镇)举办了30多场大型免费现场招聘会,为农民“送岗上门”,近3000人被现场录用。3年来,全区共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2000多人,占全区新增就业总数的56%。

    编织“保护网”

    今年4月,外砂镇某村民被查出患了结肠癌,昂贵的住院手术费让她原本不甚宽裕的家庭捉襟见肘。幸好她一家参加了当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支付比例和支付上限,她获得4000元住院治疗补偿金。

    只需少抽一包烟,就可以缴纳一整年的医疗保险费用———这是龙湖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三无”农民实施的优惠措施。龙湖区在全市率先实行“区办区统筹”模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解决农民因病致贫或返贫问题。该制度实行家庭参加,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的方式,农民每人每年只需出资10元。为使运作透明公正,龙湖区还在政府网站设立相关网页,让群众了解资金管理等信息。今年,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从30元提高到45元,参合农民住院费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目前全区“参合”农民已增加到15.8万人,参合率近8成。

    在关注“看病难”的同时,龙湖区还不忘解决失地农民儿女读书的难题。区财政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作为特困学生的助学金,区直机关及各街道(镇)干部与贫困学生“结对子”,实行“一帮一”或“多帮一”制度,让贫困学生重返校园。去年以来,全区共筹集资金130多万元,资助近3000名贫困学生入学。本报记者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