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2009-05-28

   
 
 
 
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9月28日)

    秋分已过,寒露将至,秋收秋种开始由北向南陆续展开,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也将全面进行。国务院决定召开这次电视电话会议,一是考虑到2006年是继1998年特大自然灾害后的又一重灾年,大灾之年凸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灾后反思彰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紧迫性;二是考虑到秋收秋种是一年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毫不松懈地抓好2006年的秋冬季农业生产,对于实现2007年的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的要求,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刚才,湖北、四川、内蒙古、山东、宁夏等省(区)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介绍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成效、做法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听后很有收获和启示,也很受教育和鼓舞。水利部、财政部联合表彰的100个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市、区),是近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他们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他们的做法,也值得各地借鉴。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今年以来,我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频繁,多种灾害并发,部分地区灾情极为严重。今年超强台风登陆风力之强、有的台风在我国大陆滞留时间之久和降雨量之大为百年一遇,部分地区气温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干旱程度之深、抗旱难度之大为百年一遇,长江上中游主汛期水位之低也是历史同期之最。同时,一些地区春季森林火灾之重、夏季森林火险等级之高为历史罕见,部分地区农作物病虫害之重也属多年少见。据有关部门对自然灾害指标的初步统计分析,今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因旱导致群众饮水困难数、大牲畜饮水困难数、洪涝灾害死亡和失踪人数、因灾搬迁转移人数、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等6项指标,都是本世纪以来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也是1998年特大洪涝以来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

    面对多种、频繁、并发、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动员和组织广大军民,奋力抗灾救灾,合力防灾减灾,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初步分析,今年全国农业农村将承接和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呈现出农业持续发展、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态势,新农村建设有了健康良好的开局。大灾之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如果没有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一大批骨干水利工程,没有各方面在防灾减灾中付出的极大艰辛、在抗灾救灾中作出的巨大努力,就没有目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同时,在今年的灾害面前也暴露出我国防灾减灾体系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很脆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不强。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迫切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特别是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逐渐增多。从今年各地的情况来看,面对同样的灾情,凡是农田水利设施较好的地方,灾害造成的损失就小,生产恢复就快。而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地方,灾害造成的损失就重,生产恢复就慢。由此可以看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视与否,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搞得好与不好,结果截然不同。这就警示我们必须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防灾减灾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田水利设施落后,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还不到耕地总面积的一半,且大部分灌区存在灌排设施数量不足、老化失修的问题,农业生产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特殊的自然条件和有限的水土资源,决定了我国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改善水利条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耕地的产出率。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粮食等农产品的产出和保障水平,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体现,需要坚持不懈地抓好。

    第三,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迫切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障饮水安全是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基础。截至2004年年底,全国尚有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严重威胁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快解决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重点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尽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尽早让亿万农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第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迫切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屏障。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一些地方因干旱缺水,导致草原退化,林木枯死,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次生盐碱化。只有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地制宜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兴修水利是治国安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计,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我们要认真反思大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在全国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潮。

    二、扎实做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项工作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精心组织,注重实效。要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水旱灾害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提高农业抗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着力抓好水毁工程修复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受灾地区要统筹安排好灾后重建工作,把修复水毁工程作为重点任务,优先安排资金,抓紧施工,尽早保质保量地完成。重点抓好直接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水毁工程修复。同时,要大力加强以抗旱水源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抓紧对水源工程进行加固维修、清淤扩容、配套完善,提高安全水平和蓄水能力。今年夏季降雨偏少、蓄水不足的地方,要着眼于今冬明春的抗旱春灌,及早作好抗旱准备。

    第二,着力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国务院通过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在“十一五”时期解决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力争10年内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各省(区、市)要按照这一要求,提出本地区“十一五”期间的规划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市、县、乡、村。要重点解决饮用水高氟、高砷、苦咸、污染及微生物病害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优先解决人口较少民族、水库移民、血吸虫疫区和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要加强对饮水安全工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搞好饮用水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水质污染,保证各类饮水工程的长效利用。

    第三,着力抓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很多地方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大中型水利工程难以覆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抗御自然灾害、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确保增产增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要把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来抓。在认真总结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民办公助”方式,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兴建小型蓄水、引水、提水、集雨等水源工程。

    第四,着力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安排投资,推动灌区的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各地要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100个大型灌区骨干工程节水改造任务。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大对中小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投入,加快中小灌区建设的步伐。要不断创新灌区管理机制,逐步实行灌溉用水定额管理,积极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要强化灌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努力提高灌溉效率。

    第五,着力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道治理。我国病险水库分布广、数量多,是安全度汛的一大隐患。目前,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二期项目开始实施。各地要采取得力措施,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进度。要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搞好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要实施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河口的综合治理,搞好中小河流防洪建设,提高流域综合防洪能力。今冬明春要重点选择严重影响防洪安全的部分小水库、小河流进行应急治理,尽快提高防洪能力,切实减少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第六,着力抓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生态体系建设,继续搞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大力开展以灌溉饲草料地为重点的牧区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继续抓好长江上游、黄河中游、东北黑土区、珠江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加快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切实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水电,拓展农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水环境整治,恢复水生态系统,改善村容村貌,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三、加快建立和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以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逐步建立保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制定和完善绩效考核奖惩办法。要抓紧研究制定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的法律法规。

    (二)健全政府投入机制。国家财政要不断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要在支持大中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要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手段,吸引社会资金增加投入。

    (三)健全农民参与机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造福农民群众,必须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农民自己能够兴办的工程,要放手让农民去做,实行“民办公助”;需要政府组织、农民参与的工程,也要与农民协商,征得农民同意,体现农民利益。要严格“一事一议”程序,坚持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要严格区分农民自愿筹资投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的界限,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工作,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继续实行政府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多筹多补、先干后补等“民办公助”、“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农民投工投劳,严禁强行以资代劳或变相加重农民负担。

    (四)健全建设管理体制。要继续推进以产权为核心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进一步放开建设权;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促进产权流转,搞活经营,落实管护责任。要加快推进以用水户参与灌区、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用水户协会等合作组织健康发展。要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大中型水库、灌区管理机构定岗定员和工程维修养护定额的试点和推广,妥善解决富余人员的分流问题,改革水价和水费计收机制,为资源节约和工程的良性运行创造条件。

    (五)健全规划编制机制。要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把规划编制作为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安排国家补助资金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采取以县为单位、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编制规划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服从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并与其他专项规划相衔接。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或中止。

    四、统筹抓好当前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当前,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及早部署,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确保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要认真落实好各项农村政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年底之前,对各项农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重点是检查支持农业生产的补贴是否到位,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是否到位,清理农民工工资拖欠和征地补偿安置是否到位,农田水利建设补贴政策是否到位。各项惠农政策,一定要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同时,进一步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让农民吃上“定心丸”,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问题。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提出了深化改革、加强建设的具体意见。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协调配合,认真制订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在深化改革中增活力,在创新机制中求发展,稳定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撑。

    二要认真做好秋粮收获和收购工作。各地要积极引导农民搞好秋粮作物的后期管理,组织好秋粮适时收获,确保秋粮丰产丰收。要认真落实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引导国有粮食企业和其他加工经营企业入市收购,加强对粮食购销市场的指导和监管,落实宏观调控措施,努力稳定粮食价格。要督促地方充实粮食储备,鼓励产销区加强协作,完善粮食购销体制。

    三要认真做好秋冬种工作。要加强政策指导和信息引导,积极扩大秋冬种面积,努力稳定粮食面积,不断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大力推广小麦机播精播、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秋冬种进度,保证秋冬种质量,为明年夏季粮油生产打好基础,力争明年夏粮单产有新的突破。要完善重大病虫害防控预案,及早落实防控措施,努力减轻病虫害。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稳定农资市场价格,保证农资质量安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

    四要认真做好秋冬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秋冬季是动物疫病的高发季节,要特别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要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机制,认真落实免疫等防控措施。要切实加强疫情监测,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对出现的疫情,务必做到“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理”,果断控制疫情,坚决防止疫情扩散。

    五要认真做好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部分地区缺少有效降水,森林、草原火灾防范形势十分严峻。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把各项防火措施落到实处。要从预警监测入手,有针对性地制订应对措施;从火源控制入手,彻底清查火险隐患;从落实预案入手,提高应急反应能力;从强化调度入手,畅通火情上传下达渠道,确保森林草原防火不出大的问题。

    六要妥善安排好农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今年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一些农民生产生活遇到很多困难。各级人民政府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妥善解决群众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增加救灾和扶贫救济投入,帮助群众发展生产,解决好困难群众秋冬种所需的资金和物资,解决好灾区群众口粮、住所和冬季取暖等问题。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搞好秋冬季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也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