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力图具备袭击东海油气平台的能力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核心提示:研发具备隐蔽打击能力的空射导弹,将迅速弥补日本在东海方向的劣势。隐身导弹与F-15战斗机1100公里的作战半径相结合,将使日本能够对海上舰船、油气平台等进行隐蔽、突然的攻击。

目前日本空面导弹的主力:ASM-1空舰导弹。由于日本是二战战败国,
武器发展方面受约束,一直没有研发和装备可攻击地面目标的巡航导弹。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近日,据《日本经济日报》报道,日本防卫厅将从2007年起为其战斗机研发一种新型空射导弹系统。该导弹使用红外成像制导,从而实现导弹攻击的隐蔽性与突然性。日本防卫厅官员声称,该型导弹一旦研制成功,将使日本航空自卫队的远程作战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隐身导弹防不胜防

日本防卫厅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防卫厅准备投入1.8亿日元用于新型导弹的开发,该导弹将代替日本F-4、F-2等战斗机所使用的现役空射导弹。由于新型导弹使用红外成像制导,因此该导弹不仅可以对敌方舰艇、飞机发动突然攻击,而且能够有效减少战斗机被敌方雷达捕捉的概率,从而实现空中打击武器和平台的双隐身化。

实际上,日本研发的技术即导弹隐身技术,又称低可探测技术,就是通过改变武器装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以降低被敌方探测系统发现的概率。发展中的隐身技术主要是通过降低雷达波特征、红外辐射特征、电子探测特征、可见光特征以及声学特征等5个方面来达到导弹“隐身”的效果。通过采取上述隐身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导弹的隐身性能,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和攻击能力。

目前,导弹隐身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现阶段各国在试验中主要采用降低弹头的滤波天线辐射、无线馈源加载技术,以及减小弹头迎头反射能量等方法,以提高导弹的攻击隐蔽性。这次日本所提出的采取避免自身发射出无线电波的方式来达成导弹隐身效果,也是导弹隐身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是,要使一枚导弹真正达到隐身和攻击性能的最优化组合,仍然是一项需要涉及材料、导航、推进等多种系统的复杂工程。而该技术一旦研制成功,必将全面提升日军导弹的隐身性能与远程突防能力。


日本的绝大多数武器装备依靠美国技术转让,估计新导弹会以AGM-158为蓝本。
 

日本F-1战斗/教练机也是实施空舰攻击的主力之一,但载弹量过小是致命弱点。
将使日本导弹技术“全面领先”

日本的导弹研发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1969年,由三菱重工仿照美国AIM-9E“响尾蛇”研制的AAM-l空空导弹正式投产。时至今日,日本在战术导弹的各个主要领域都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已能生产几乎所有类型的战术导弹,其性能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个别技术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长期以来,由于日本生产的导弹不能出口,导致其产量少、单价高,因此日本导弹工业的规模一直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然而,近年来日本军方突然加快了各类导弹的研发和生产,不仅大力加强导弹前沿科技的开发,同时在国产导弹的生产和储备数量上也达到了二战结束以来的最高峰,生产导弹2.6万余枚,大大超过了日本正常防卫的必要。

除了大力发展各类战术导弹外,日本军方也在积极参与大型运载火箭的研究。目前,日本已发展了5个系列共13种运载火箭,发射各种卫星近80颗,而成熟的运载火箭与卫星导航和通讯技术则是日本建立远程弹道导弹部队的必经门槛。可以预见,此次日本研发的隐身导弹,将不仅仅用于空射导弹领域,一旦掌握了可靠的导弹隐身技术,也就意味着日本在包括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在内的导弹隐身技术研发中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也是确保日本顺利实现其重振军工战略的重要环节之一。


日本F-2战斗轰炸机,由于相对于韩国的F15K和中国的J10没有优势,
并存在一些技术缺陷,在生产70多架后,精明的日本人只好忍痛放弃。
 

日本现有的F-15J并没有挂载反舰导弹的能力,必须进行火控升级。
图谋掌握东海作战优势

日本防卫厅官员在谈及此次隐身导弹的开发时曾表示,该型导弹的潜在目标不仅针对朝鲜的弹道导弹,同时更能使日本航空自卫队有效打击“敌方”的海上战斗舰艇及飞机。尽管日本官员并没有完全指明导弹的潜在打击目标,但日本媒体已经迫不及待地表示,该型导弹一旦研制成功,日本在东海方向将具备不对称的空中打击优势。

近年来,为了应对所谓朝鲜导弹威胁以及东海方向的油气争端,日本军方曾多次提出要将航空自卫队的F-15战斗机部署在冲绳等前沿地区,但日本海上舰队主力多驻泊日本本岛,航空自卫队由于缺乏有效的舰队掩护,导致其在日本西南诸岛的活动受到了极大限制。

而研发具备隐蔽打击能力的空射导弹,将迅速弥补日本在东海方向的劣势。隐身导弹与F-15战斗机1100公里的作战半径相结合,将使日本能够对海上舰船、油气平台等进行隐蔽、突然的攻击,同时也使得日本具备了对朝鲜半岛及东海纵深目标实施先发制人打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