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北京”信息亭出路在何方?
来源:互联网周刊 更新时间:2012-04-14
 

  遭遇了一连串的破坏和“误会”之后,数字北京信息亭终于十分艰难的用两年时间完成了首轮繁衍:从300台增加到了600台。尽管如此,这与2008年前要达到3000台的规划目标相比,其发展速度仍显太慢。

  从600台到3000台,这意味着从现在到2008年奥运开幕大约3年的时间里,数字北京信息亭要来个“5级跳”,而这每一跳的代价是:6000万元的投资和2000万元的维护成本。对于现在只赔不赚的运营商首通万维来说,似乎是一个难于完成的任务。

  而最让运营商“委屈”的是:虽然咬着牙不惜血本把信息亭的数量翻了一番,虽然信息亭提供的信息和打印服务都是免费的,但赔本却从没赚来吆喝—北京市民对信息亭似乎并不买账,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它。但不管收效如何,作为“数字奥运”基础工程的数字北京信息亭,已是无法回头的开弓之箭,只能一门心思往前冲了:信息亭必须连跳5级,达到3000台的既定布放目标。不过“5级跳”之后是踩在全新的发展起点上,还是深陷巨额投资的泥潭?运营商对此也是忐忑不安。

  缺乏“杀手级”应用

  信息亭在国际上通称为KIOSK,是一种集触摸屏技术、自助服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于一身的公用网络自助服务终端。由于其良好的交互性,“数字信息亭”成为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宠儿,也因此受到了申办奥运成功而期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北京市政府的青睐,进入“数字奥运”的规划蓝图。

  2002年年初,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刘淇强调:北京信息化建设要以“为民服务”为宗旨,让老百姓感到实惠和便捷。功能强大、贴近百姓的“数字北京信息亭工程”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规划信息亭的建设和服务,统一标识形象,以便“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和奥运服务体系的建设相适应”。经过半年时间的建设和筹备, 数字北京信息亭开始试点运行,当时的主要功能是免费提供公共信息查询。

  2002年11月,信息亭的运营商—北京首通万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宣告诞生,该公司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模式运营。2003年1月,数字信息亭作为“数字北京”和“数字奥运”的重点示范工程、北京市政府为老百姓办的60件实事之一在全市正式推广。为了推广顺利,北京市还成立了“数字信息亭工作领导小组”,在城八区也均有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由于政府出面,相关部门大开绿灯,300台数字北京信息亭没费什么周折就走上了北京街头。

  之后两年的事实表明,信息亭免费使用就能红火起来的想法实在过于单纯,没有过硬的内容支持,一心要“便民”的信息亭很难让人亲近:拿起话筒却打不通,插进银行卡却取不出钱,不少公交查询和电子地图信息不准确,而对市民颇有吸引力的公共事业缴费、电子支付服务,又因为“处在建设中”而迟迟不能兑现。据称,目前信息亭开通的功能只是全部设计功能的10%左右。

  由于缺乏“杀手级应用”,仅仅能实现一些诸如网上购买演出票等电子商务功能的信息亭很快便变得可有可无,相当多的时候反而成为市民避风挡雨的好地方,甚至成为偷盗和发泄的目标。在刚推出的头一年,运营商不得不为修复被损毁的信息亭疲于奔命。

  赢利仍旧没有时间

  如果说信息亭数目翻倍有什么“成果”的话,那就是信息亭的单日最高点击量从50万人次增加到了140万人次,信息亭的损毁率也有所降低。不过,这样的“成果”并不能让运营商长舒一口气,寻求经营上的突围之路成为运营商绞尽脑汁的事情。据了解,首通万维至今也没有盈利。

  虽然“数字北京信息亭”是一项公共工程,但完全按照企业化来进行运作。由于老百姓对信息亭不买帐,导致信息亭的各种商业合作很不顺畅。通过信息亭获得的收益主要来自两方面:广告发布和业务合作。由于政府对信息亭这一公共服务平台限制很严,首通万维的广告收入十分有限。而几乎可以忽略社会影响力,也使合作伙伴纷至沓来的美好图景迟迟没有出现,目前不得不招聘大批人员到处找业务。

  但首通万维也意识到,改变信息亭当前运营状况的关键还是在“信息”二字。其市场经理刘菁说,首通万维目前的重点放在提高系统稳定性和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上。为此公司进行了资源整合,将电子政务、生活信息等分为“首都之窗”、“首都指南”、“财经频道”3大频道59个栏目,使界面更加简洁友好。但在保证信息亭提供的信息权威性方面,却远比想象的困难得多。

  刘菁说,因为对百姓提供信息是免费的,所以也只能要求作为信息源的企业和部门免费提供,为此不少信息提供方颇有情绪,合作热情不高。这个问题恐怕只有政府出面协调才能很好解决。为了让信息亭对百姓产生吸引力,首通万维也在挖空心思,但目前主要还是使用登陆打印商家折扣券的办法。据了解端午节期间,通过信息亭打印的“稻香村”折扣券有1万多张。

  只有解决好部门利益划分,才能提供更多贴近百姓的服务,让信息亭真正做到“便民”,而这恰恰是信息亭运营商目前遇到的短板,刘菁这样认为。

  “以亭养亭”可能是条出路

  300多台信息亭对于一个10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而言不过沧海一粟,要达到“便民”的目的,首先必须增加数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触摸到这个信息化平台。作为运营商的首通万维在初期投入4000万元之后,为了迅速扩大信息亭的覆盖面,又投资增加信息亭布放点300余处,这意味着又从腰包里掏出了3000万元的投资。

  由于一些数字信息亭刚亮相不久就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甚至有人在信息亭里做饭、往信息亭里倾倒垃圾,首通万维将信息亭的日常清洁和硬件维护外包给了4家公司。刘菁介绍,每增加3000万元投资,就需要增加1000万元的维护成本。这在相当程度上给铺设信息亭网点带来了成本上的压力。

  但通过经营使信息亭正常运转起来的可能性究竟有没有呢?

  和数量达到600多台而处境窘迫的“数字北京信息亭”相比,400多台“成都通”却在天府之国红红火火,而其中的奥妙在于两地运行机制和政府介入力度差异甚大。成都市信息办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的数字信息亭“成都通”也是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路子,但无论是政府还是投资方都对信息化项目的风险考虑充分,运作上更加贴近实际。成都市信息办负责部门协调,出资方成都报业集团负责项目运营和内容建设,政府和企业协调一致, 很多瓶颈问题迎刃而解。“成都通”不仅可以缴电话费、电费,还可以申请房车贷款。而且“成都通”大部分有人值守,兼营书报零售,既带来人气,还解决了日常维护问题。数字北京信息亭要想改变当前处境,除了运行机制需要更加灵活之外,没有政府的协调推动也是根本问题。

  决定信息亭命运的关键还是看“数字北京信息亭”能否像“成都通”那样,实现“以亭养亭”。信息亭对公众而言是完全免费的,布放的点越多,投入的成本越大,布放的台数达到一定规模后,运营商就希望通过信息亭的公众影响力吸引客户,提高广告收入。

  谈到北京信息亭的未来,刘菁仍然乐观,现在数字北京信息亭的完好率比自动售货机和电话亭都高很多,这表明信息亭正逐渐被公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