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舰队某支援舰支队以科学发展观抓装备建设纪事
南海舰队某支援舰支队装备部在近年来针对自身舰船型号复杂、装备老化严重、官兵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胆探索作战支援舰船装备实现跨越发展的模式,先后20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演习、出访、训练等重大作战支援任务,破解了一道道装备维修的高次方程。
“老黄牛”含恨离开部队的故事像一面镜子,一直警示着支队官兵
几年前,某测量船从国外引进一台价值近百万的海测仪器。负责该仪器的测量班老班长黄永胜素有“老黄牛”之称,把它当作心肝宝贝一样呵护。每天机械检拭一开始,老班长就拿起抹布将仪器里里外外擦得一尘不染。谁知,当技术专家上船检测装备准备海试时,仪器却“趴窝”了,差点造成整机报废。幸亏抢修及时,才避免给国家造成巨额损失。
专家给我们这样解释:“经常擦抹对一些传统的老装备也许有一些效果,而对于科技含量密集的新型装备,有时会影响它的绝缘甚至还会带进一些灰尘。”本想凭着火一样的热情在部队大干一番事业的黄班长,结果不得不写出深刻检查,含泪离开了留恋的部队。“老黄牛”带着遗憾走了,支队常委的心情却更加沉重,专家的话让他们如坐针毡!
支队长吴建国在装备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引起到会人员的深思:装备管理仅仅靠热情来维护还不够,应有一套科学的保养方法,不能再像打“游击”一样毫无章法!
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使用和维护装备的活动,在支队上上下下展开。在支队总工程师姚玉荣的带领下,他们从建章立制入手,一条条装备使用及保养规定很快出台。他们将官兵爱装管装的热情引入科学轨道,使官兵们克服了各种“散漫”、“游击”作风,提高了武器装备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某大队技术处处长卢天桥同高级工程师孙毅、杨来连几年摸索总结出《某型重力仪使用规范》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通过和海洋测绘研究所密切合作,研制出《海洋重力实时处理系统》配合新装备使用,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向全军海测部队推广。这些成果不仅大大提高了新装备的使用效率,而且改变了人们靠热情来维护保养装备的传统模式。
“问题不是出在装备上,而是缺少一批真正会使用懂修理的舰员!”
一场实战背景下的远航作战支援演练在南海某海域进行着,编队紧急开往预定海域。
正准备补给时,一艘综合补给舰在大风浪航行中突然主机增压器发生故障,舰上组织骨干抢修,各种预案实施了两天两夜也没找到故障原因。因为风浪大伴随保障人员无法并靠换乘,编指只好取消该舰的演练计划,让其中途返航。等该舰靠好码头机电业务长上舰一查,发现仅仅是一个关键的镙丝松动,两分钟便解决了问题。
幸亏这是一次训练,如果是实战中担负作战支援任务的舰船出现故障,一线的作战舰艇也将随之失去战斗力!
“问题不是出在装备上,而是缺少一批真正会使用懂修理的舰员!”支队政委聂守礼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结症所在。
装备部党委针对实例,认真分析装备保障现状:全支队所属舰船近50艘,分布在“三市五点”,保障线近600公里;吨位最小的只有几十吨,最大的有数万吨,总吨位列海军各支队之首,舰船17类共31种型号,服役20年以上舰船约占53%%,超到期舰船约占30%%,装备管理和技术保障难度可想而知!传统的“保姆式”保障已不能适应现代海战的要求,大小舰船不可能都有业务长、工人师傅随船“保驾护航”。
“酵母式”的人才培训机制造就了一批专家型舰艇装备自修骨干
为找到突破口,他们殚精竭虑经过几年摸索很快走出了一条“平战结合,军地结合”的装备保障新路子。为及时发现、排除装备故障,支队建立了科学的装备故障监测网络,形成质控室—监控室—舰员级监测点三级故障诊断体系;装备部依托湛江技校师资力量,通过举办装备维修培训班,组织各舰船职掌装备的主要职手进行了一次技术集训,收到了明显成效。他们主动与驻地4804厂和技校联手,将一批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老工人和专家请到支队给官兵担任“教官”,发挥人才的“酵母”作用。
“酵母式”的人才培训机制为支队造就了一大批专家型舰艇装备自修骨干,舰员自身能力的提高,有效避免了舰艇装备事故的发生。在第76期南沙换班补给中,随镜泊湖舰出海的五级士官宋龙晓发现右舷主机海水出口有油花不断冒出,经分析断定是右主机滑油冷却器毛细管破损。他带领机修组人员顶着近50摄氏度的高温,在3米多高的涌浪中,经过6个小时的艰苦抢修,成功修复了冷却器,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几十万元。
近两年,支队动用舰船3000多艘次,累计排除海上故障2500余起,有90%%以上的工程都是舰员们在海上完成的。2006年6月,支队装备自修骨干李跃辉、宋龙晓、翁学飞等十多名士官分别获得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二三等奖。
落后的装备器材是制约作战支援能力提升的“瓶颈”
这是支队首次与某驱逐舰支队组织的一次一体化联合演练。当某大型综合补给舰组织对某驱逐舰实施横向补给时,却发现补给接受装置不配套,驱逐舰比补给舰前出60多米,演练无法实施。
尴尬的演练使支队党委认识到:落后的装备器材是制约作战支援能力提升的“瓶颈”。他们针对装备管理和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从立足现有装备完成作战支援任务的思路出发,在官兵中广泛开展“三问”活动,即: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他们从最初的200多个问题中归纳、梳理出60多个影响支队装备建设方方面面的有代表性的问题。鼓励支队官兵结合自己工作实践,针对这些问题深入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三小”活动。
活动的扎实开展,使一大批装备革新成果脱颖而出:
南勤203船消磁工程师张勇超设计的新型绕缆防护装置,不仅方便舰上的固定安装,而且能有效防止绕缆时切断或烧坏消磁电缆,对同一艘驱逐舰消磁要比过去快两天。该装置使用后,受到海军消磁专家的高度重视,现已投入批量生产。
机械化的革新成果固然重要,但离信息化现代海战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类似的小革新不胜枚举!”装备部部长许力向笔者介绍时说,“这些机械化的革新成果固然重要,但离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海战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近两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支队装备在向信息化方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针对传统的潜标数据处理靠人工操作,速度慢、误差大的问题,高级工程师梁广建成功设计出了新装备配套软件。这个潜标数据处理系统投入使用以后,不仅数据处理效率提高了8倍,而且测量精度由原来的92%%提高到100%%。
针对高新测量仪器同步工作存在干扰的问题,工程师董庆亮通过分析仪器干扰规律,模拟干扰倍率,开发出“测量仪器抗干扰”软件,使所有的海测装备的精度大大提高。
此外,为解决人工散点数据录入速度慢的问题,博士高级工程师方兆宝经过潜心攻关开发出“测量散点数据自动转换”软件。专家检测表明,这些软件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模式,使支队测量装备信息化含量大幅跃升。
同时,支队还耗资100多万元建起数据处理局域网,使支队海洋测量数据处理步入信息化“快车道”。截至日前,支队所属部队共开发出新装备配套软件近40个,其中有8个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有20多个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有14项填补国内新装备的空白,有5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新闻缘起
八月的港城湛江,一场紧张激烈的装备维修比武在海军某技校拉开帷幕。由南海舰队某支援舰支队近百名舰艇装备自修骨干组成的各单位代表队从理论和实作两个方面分别比试了电工、钳工、舱段、电焊等专业的维修课目。他们根据舰艇常见故障设置课题,由技校资深老师担任评委,通过近三个月的精心准备和一个星期的比试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舰员的装备自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