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术“耍流氓”的道德拷问
来源:工人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现实生活中的流氓,人人喊打之余,法律可以制裁完事。虚拟世界中的流氓,人人喊打,却又如何制裁?流氓软件就是网络世界中的流氓,在激起众多网民愤怒的同时,新的法律问题也随之而来。当技术被流氓利用,法律之外,道德的力量又应该如何控制技术的滥用?

 无疑,一道新的考题,再次出现在中国互联网业面前。

 流氓横行
 “以前只偶尔从朋友那里听说过流氓软件,没想到我自己也遭遇了一次。”从事文字工作的吕小姐告诉记者,近日她的电脑几乎瘫痪。

 “先是上网的时候不断弹出广告,大部分都是色情、赚钱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后来,整个电脑就几乎不能使用,检查CPU才知道,一旦开机,即使你没有任何操作,电脑的CPU也处于几乎100%的占用状态,从而影响使用。”平时上网只浏览新闻网页的吕小姐一时也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猜测是病毒作怪,请来朋友帮忙处理才知道,这全是自己上网时无意中招,安装了流氓软件惹的祸。

 今年以来,很多网民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浏览网页或下载信息的时候,不知何时就毫不知情地被装上某些软件又难以卸载,然后就发现电脑速度越来越慢,上网时不断弹出各种广告、网页甚至色情图片,浏览器上莫名多了许多按钮……

 什么是流氓软件?是指那些“无赖式”安装、“霸道式”传播、“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商业味儿浓厚的“垃圾软件”。由于其开发者均为专业软件公司或商业网站,同时又混杂于各类共享软件之中,因而不仅技术相当专业,而且伪装欺诈性很强,在网上传播速度惊人。他们没征得上网者同意,跳出很多窗口,广告、推荐下载甚至色情网站都冒出来。更可恶的是,如果打开某网页想浏览,你想关掉跟着跳出的广告,连想看的网页也一同关了。此外,部分流氓软件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向商家发送电脑中的个人资料与浏览记录等信息,这在隐私保护越发敏感的今天,更令众多电脑用户愤慨不已!

 中国究竟有多少网民遭受过或正在遭受着流氓软件的骚扰?流氓软件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这一切,似乎难以统计。

 近日,一个由全国各地“流氓软件受害者”自发组成的网友联盟———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计划以每周起诉1家至2家流氓软件厂商的速度将国内130多家主要的流氓软件厂商告上法庭。正是这个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让众多受尽流氓软件之苦的电脑用户愤慨的声音浮出水面。

 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律师团成员之一的许金国律师告诉记者,反流氓软件联盟发展得异常迅速。联盟筹建之初加盟的律师仅三位,现在已发展到近百位律师,遍布全国各地。

 利益驱动
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流氓软件之所以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迅速蔓延,与其中巨大的利益回报关系密切。据报道,流氓软件所造就的灰色产业链相关市场规模达到10亿元人民币。

 事实上,在互联网行业利用“流氓”方式推广软件的公司超过了130家。这似乎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手段。“如果不用流氓软件推广,互联网公司也可以获得正常的收入,只是没有这么暴利。况且大家都用这种方式推广软件,自己如果不用就会落后于别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网民的感受显然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了。”一位曾经在这种公司干过的员工说。

 除了软件业,一些中介公司也成为流氓软件的渔利者。在流氓软件疯狂扩张的背后,一个个特殊的中介商“撮合”着这些流氓软件达到目的:插件是一种能够承载广告信息的小程序,但它无法直接让用户接受,于是,这些插件公司寻求有一定功能的软件。中介商就专门替插件公司物色各类软件,然后插件公司向软件开发人或者单位交付一定费用后,这个插件就可以捆绑在软件中,用户在下载软件时,就可能同时下载了有一定隐蔽性的插件———插件公司从此可以耍“流氓”,不断发送广告信息。

 在中关村,有大量的小公司为流氓软件提供商进行业务支持,流氓软件的推广收入甚至造就了一批中小公司。一般来说,推广费用是按照流氓软件侵入电脑的数量来结算。大公司的装机量可以超过2000万台,小公司也可以达到几百万台。如果按每天弹百万次计算,每月收入几十万元属于正常之事。

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依靠各类软件插件为生的组织已不下数百家。其中,一些较大公司的年收入甚至超过千万元。这些公司主要的业务项目就是依靠各种插件出售弹窗流量或提升Alexa网站(权威的统计全球网站排名的机构)的排名。

 法律悬疑
 自9月4日,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成立一个多月来,全国涉及流氓软件的诉讼接连不断。
 9月19日,重庆网友又在渝发起了第四起诉讼,注册在上海的知名电子商务公司易趣成为起诉对象,易趣的合作方eBay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交易平台。原告认为,易趣开发的易趣购物工具条软件给原告的工作与生活造成了不便,涉嫌流氓软件行为。

 9月20日,21位网友集体向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办“中国缘”网站的北京中缘天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诉其频繁在msn以各种身份诱导用户添加其为好友,然后引导用户登录中国缘网站,并大量发送垃圾邮件。中消协已经对此进行受理。

 9月25日,“反流氓软件”维权网友又迅速扩大诉讼规模,同时在北京、济南、乌鲁木齐、西宁、大连、天津、武汉、成都等八地向法院递交起诉知名互联网公司千橡互动集团的诉状。起诉千橡旗下的IEBAR、dudu加速器、千橡播霸等软件无法彻底卸载,使用时占用资源,对计算机用户造成了损害。

 不仅局限于这个联盟,全国各地不断有个人陆续起诉流氓软件。

 10月8日,浙江援手律师事务所状告3721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下城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案件。
 声势浩大、来势汹汹的反流氓软件浪潮,果真能够得到法律的强力支持吗?

 “互联网行业的激烈竞争繁荣了流氓软件市场,但却触痛了网民的利益。在全国网民的一致声讨下,流氓软件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但并不能乐观地认为,网民此次的讨伐行为会大获全胜,最终解决流氓软件仍然有待国家早日出台法律来规范市场。”江民公司市场部经理曹凌翔说。

 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的许金国律师也表示,“从现行的法律来看,反流氓软件的诉讼活动是否能取得胜诉,现在推测起来比较困难。反流氓软件的诉讼在中国没有先例,法院系统目前也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而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条文,尚没有直接规范流氓软件的内容,流氓软件只是网民的一种习惯叫法,流氓软件的定义现在还不确切,尤其法律上没有确切定义,因此想推测法院将如何处理该问题只能是悬疑。”

 当技术遭遇流氓,互联网便布满陷阱。互联网的江湖,有时候的确存在法律盲区。当这个江湖,演变成为一个混乱的江湖,我们有理由相信,曾经的渔利者也会成为受害者。正是基于这种观点,反流氓软件的呼声,不仅停留在普通网民层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看到这一点,打起“反流氓”的旗帜。“更多的业界人士也都认为,反流氓软件,还得靠互联网公司的自律和所有网民的共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