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整的农民工信息服务体系至少涉及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权益保护
本报记者 宗新建 发自杭州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必须关注农民工,关心农民工的公共服务需求,信息化也必须为农民工服务。
昨天,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农民工信息化论坛”上对《第一财经日报》作了上述表述。
周宏仁表示,20多年来,数以亿计的流动农民工为中国社会的城市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测算,目前农民工对我国GDP的贡献每年都达到3万亿元以上。而在8亿多的农民中,2.5亿为农民工,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0%以上,已经达到中国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农民工作为我国公民中最大的一个板块,却往往是被忽略的。”周宏仁说,我国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难可以归结为八大问题,即就业、培训、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子女入学、生活文化、土地流转以及政治参与。在这八大难题中,都包含信息采集不足、流通不畅、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他认为:“信息化即构建一体化的农民工信息服务系统不能解决农民工面临的所有问题,但是,肯定会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目前农民工的主要困难集中在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权益保护三个主要方面,构建一个完整的农民工服务体系至少要涉及这些内容。
为农民工的切身需求的信息服务业正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有调查显示,中国有85%的农民工愿意为一些能为他们就业、生活提供帮助的、真实有效的信息自付费用。“中国跨省流动的农民工为1.2亿人,每个人一年只要出100元,这就是一个超过100亿元的市场,而由此衍生出来的产业潜力将会无法估量。”周宏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