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成功八大策略
来源:CIO子站 更新时间:2012-04-15
       
在赛场上,跑接力的,哪一棒都有要奋力争先,不能掉链子。我国自推动信息化以来,取得了不少成绩,如今还在推进之中。我国信息化起于何时,说法不一,有说1956年开始,较为正式的说法是1993年,启动阶段为1993到1997年,2000以后为发展阶段,至于1993年可称之为准备阶段。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对信息化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863”实施以来,有了不少实施CIMS的试典单位,为企业信息化树立了样板,计算机世界也曾报导说,信息化“80”亿打了水漂。我以为:只能说我们交了一笔学费。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企业面临国内外竞争的压力,促进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者,想当年,也曾因为企业评级要示必须有计算机,有的企业曾为此买计算机当摆设应付检查,如今PC机的普及,小学生都会用计算机,互联网更是铺天盖地,我国已有了1.23亿网民。有报刊上对企业信息化成功案例的报导真是连篇累牍,但对于失败的报导都很少见,大概都希望往脸上贴金,谁愿意抹黑呢?只是很说罢了。IT168曾开过一次ERP成功率高峰论坛,会上中美专家学者皆称,ERP成功率在30%左右,对企业信息化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因为种种原因,有的单位停滞不前,例如,沈阳水泵厂,买了软件派人出国培训,回来之后,接受培训的人都跑掉了,致使工作无法开展。企业领导班子换届,前作任推动的信息化工作,继任者不支持。导致工作无法推动,也有因为企业的IT人员的()算,生产第一线人员工资偏低,导致跳槽,还有像沈阳第一机件厂,这个我国机械行业最先上MRPII的单位,也因银行贷款,使企业信息化发生动荡。北京重型机器厂因为买了金碟的财务软件,又买了其它公司的ERP产品在系统集成的问题遇到麻烦。当然,这些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是能解决的。此外,常见的现象是有权力的单位,自己想上信息化,或办公自动化,或今天的电子商务,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大家争先恐后地上,在互联互通上,在信息共享上带来问题,甚至形成信息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