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推进电子政务跨越式发展
来源:echinagov 更新时间:2012-04-13

  信息社会需要电子政府,电子政务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区上下齐心,真抓实干,从高起点上迅速全面启动电子政务建设,联通区域网络,推出政府门户网站,把门户网站作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平台,作为政府的信息化建设观念在民众中普及深入的载体,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抓手,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北仑区信息化建设概况

  1、统筹规划,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与共享

  2003年8月,我们以列入宁波市区域信息化试点单位为契机,高起点上着手编制《北仑数码港五年规划》,通过一年的调研论证,2004年7月完成编制。规划编制突出前瞻性、注重可行性、力求科学性,涵盖了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提出了“构筑两个信息平台,建设五大系统,完善三个网络体系”的工作重点,构建起北仑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北仑数码港五年规划》运行2年多来,较好的指导和促进了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有了良好的开端。

  2、夯实基础,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我区已基本建成功能齐全的硬件基础设施,以电信、网通为主的通讯运营网络覆盖全区,实现了光纤到大楼、进小区的目标,网络带宽充足,可以基本满足各方的需求。2002年,北仑政务专网联通各个乡镇;2005年,全区21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网络”,全区共建成243个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百村上网”、“企业上网”工程启动。结合新行政中心的落成,建立了中心机房,建成了政府网络中心和数据中心,已有57个部门、街道(乡镇)的共75台网站服务器实现统一管理,避免重复建设,保证信息畅通;2006年初,北仑政务视频会议系统建成,实现区政府与市政府、区政府与区内下属8个乡镇、街道的交互、实时的视频会议功能。目前全区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8万户;小灵通用户5.5万户,住宅电话普及率98%;全区宽带用户约6万户,上网人数约20万人;有线电视用户达10万户,入户率达96%,电视频道从最初的7个增加到40个。

  3、营造氛围,电子政务软环境建设得到强化

  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将这项工作看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将电子政务与推进政务改革结合起来,并提高到执政理念的高度来认识。

  一是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工作体系。将电子政务建设列入政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的区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部门、街道(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并明确分管领导,建立了全区信息业务网络。

  二是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工作制度。建立了一系列工作管理制度。出台了《关于北仑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通知》、《电子政务目标考核办法》、《门户网站栏目维护管理办法》、《督查例会制度》、《网站建设考核制度》等。建立了信息化工作一周一次分析、一月一次汇报、一季一次督查制度。通过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工作制度,规范电子政务有序发展和有效运行。

  三是建立健全电子政务考核激励机制。将电子政务建设列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每年召开全区电子政务建设会议和各个层面的座谈会,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表彰先进。连续四年开展北仑区党政系统“十佳网站”评比,党政网站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优秀维护栏目评比。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形成了全力打造“北仑数码港”的共识。

  四是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培训和宣传体系。从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三个层面开展了多层次的信息化培训,分期举办了领导干部和机关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专题培训班,信息化知识技能在各级领导、机关工作人员和广大市民中进一步普及。注重通过信息化论坛、大规模调研、媒体报道、各类竞赛等途径和形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电子政务建设的良好氛围。

  4、近几年取得的荣誉

  2003年:

  宁波市信息化建设(区域)试点单位—— 宁波市信息办

  宁波市十佳政府网站            ——宁波市政府办公厅

  2004年:

  中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          ——中国科协、《互联网周刊》

  电子政务应用调查综合奖             —— 国家信息产业部

  宁波市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试点单位 —— 宁波市信息办

  宁波市十佳政府网站                  ——宁波市政府办公厅

  2005年:

  中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              ——中国科协、《互联网周刊》

  宁波市十佳政府网站                 ——宁波市政府办公厅

  首届中国特色政府网站

  “区长信箱 ”获信息互动类规范奖

  机关效能评价窗口获栏目设置类特色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6年:

  中国电子政务(政府上网工程)优秀贡献奖—政府上网工程服务中心

  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             ——国家信息化协会

  ——2006中国信息化创新大会

  二、以政府门户网站为突破口,全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北仑之窗党政门户网站2003年改版以来,始终围绕“对外的宣传平台、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平台、企业和老百姓的服务和办事平台”的目标,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宗旨,突出政务信息优势,不断完善网站建设,为适应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和公众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展,先后进行了9次改版,网站框架逐步健全,内容稳步充实,功能不断增强,人气迅速凝聚。

  目前网站累计页面访问量已经突破2500万人次,近期月访问量稳定在125万以上,工作日日均访问量达到5万左右,最高日访问量达到7万多。根据“中国•宁波”政府门户网站的统计分析系统,北仑之窗网站近期日均浏览量近20万次,据各县(市)、区及市政府各部门的榜首。北仑之窗在国内同级政府网站中的影响力及竞争力大大提升。

  1、门户网站体现“新”的特点。即创新和信息更新快。一是网站创新:“机关效能评价窗口”公开工作人员信息,“区长信箱”公开答复群众来信,“动态北仑”观看本地实时实景,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视频窗口提供1486个课件观看等等;二是信息更新:平均每天信息更新量达到90多条,其中“本地要闻”做到每天即时更新20余条信息(包括节假日),并开通免费自助短信订阅服务;“党政文库”、“北仑人才网”、“企业之窗”、“北仑创业者网” 都将更新内容第一时间公布在网上(目前党政文库已收录全区各类文件6687份);三是网站每个栏目的管理维护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和专人,保证了网站信息即时更新、内容鲜活。

  2、门户网站体现“全”的特点。即全面整合信息资源。一是全区45个政府部门、16个党群部门以及下属单位、街道乡镇等共73个单位的网站,区内49所学校幼儿园、9家卫生医疗机构的网站都在北仑之窗首页上建立了链接,互联互通程度达到100%;二是北仑企业之窗提供北仑区域最新最全的企业基本信息,收集在工商登记注册的所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基本资料,并做到每周更新二次。开通“企业自主建站”栏目,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线免费建立自己的网站;三是涵盖大众生活各个方面的“食、住、行、游、购、娱、医、学”等的便民服务信息,区内80家社团的资料也都能在北仑之窗上快速地查找到。“虚拟北仑”初见雏形。

  3、门户网站体现“实”的特点。即管用,实用。一是网站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针对不同的用户群,目前已经开设了216个栏目。公务员:最新公告、文件库等;市民:便民服务、天气环境等;外来务工人员:就业信息等;农民:新农村建设网、农村远程教育视频窗口等;学生:教育信息查询等;企业:北仑企业之窗,创业者网等;外国人:北仑之窗英文版。二是推出北仑E都市(城市仿真)系统。一期覆盖北仑城区18平方公里。系统通过三维实景模拟的表现方式,无缝的集成城市电子地图、三维电子黄页、生活资讯、电子政务、同城电子商务、虚拟社区等服务内容,让人们真正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城市里,“网上虚拟城市”出现雏形。

  三、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务求电子政务取得实效

  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已形成雏形。人口基础数据库、企业数据库、党政文件库、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四大基础数据库初步建立,重点行业信息资源开发成效显著。

  (一)基础数据库初步建立

  1、人口信息库系统一期应用。一是建立统一的人口信息数据库。整合北仑区6个部门(公安常住和暂住人口、计生、民政、农保、组织部党员、农村劳动力)约140万条的人口数据信息;二是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从分布于相互隔离的各个网络的人口资源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汇总;三是建立人口信息库应用系统。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基础查询和统计服务。

  2、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一、二期运行。已建立起一个以数字化的基础测绘资料为主要内容、以完善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管理体系和数据服务体系为主要结构的信息系统。为全区各部门提供较为完善的地理空间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

  3、行政执法综合工作平台投入运行。2005年,以列入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开发建设行政执法综合工作平台。作为安全监管局、人口计生局、规划分局、国土资源分局、民政局、城管局六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平台,系统自动保存日常工作记录,提供六部门执法的工作程序、历史执法案件查阅,监控执法案件整个处理过程,达到执法管理上的信息共享和网络办公。

  4、开发信访数据库系统。整合信访历史数据,解决了多头信访、重复答复等问题,提供2004年以来的群众来信、各部门答复内容及处理进度的查阅。

  5、建设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系统。2005年7月投入使用,为企业与农村劳动力双向选择提供平台。目前已录入了全区25万农村人口基本情况和5000多家企业的用工信息,并将信息网络延伸到乡镇、街道和社区,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更新。

  6、建设民政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已建立全区所有民政救助对象的基本数据库,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实施的社会救助工作的信息数据库,将通过区、街道(乡镇)、社区三级联网,实现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的全覆盖。

  (二)公共服务信息化同步推进

  1、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一是投入2450余万元建成了北仑教科网和各校园网,北仑教科网成为宣传北仑教育的窗口、教育活动的办公平台,被评为2004年“浙江省最佳教育网站”、宁波市优秀网站一等奖。 二是远程教育在线系统完成试点,达到城区与山区学校的同步教学,使山区学生享受同等优质教学资源。 三是在普及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大力推进多媒体(计算机、实物展示台、电视机或数字投影)进教室工程。

  2、医疗卫生信息化稳步推进。一是实现了重要疾病和传染病的网络直报。开通健康咨询栏目,在线回答网民提问。二是开发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农民群众,降低成本,使资金管理更加公开、科学。

  (三)农村信息化有重大突破

  一是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北仑新农村建设网,于2006年2月开通,突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科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农村远程教育视频窗口,目前收集了7大类1486个教育课件,并在全区所有行政村建立了站点,网民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网络学习蔬菜、花卉、水产养殖、种植等技术;中国花木交易网,目前每天浏览量达到15000次,在国内的花卉行业网站中排名第一,每个月在网上接到的订单超过300万元,成为带动当地花农致富的“新型武器”。

  二是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创建活动。配合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创建活动,创建“一站(村级网站)、一室(电子阅览室)、一点(信息服务点)、一平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四个一”的农村信息服务新模式,从而以点带面,发挥示范效应,推进我区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保障。目前已有21个行政村列入信息化示范创建村名单。

  四、借助电子政务平台,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电子政务是技术创新和管理与体制创新的结合,近年来,我区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借助电子政务平台,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1、搭建“区长信箱” 为核心的电子信访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快捷,便利的优势,信件的批转、答复、公开、统计、考核、存档全过程都在网上完成,并设置了与部门领导手机连结的信息提醒系统,使信件能够得到快速处理,件件落实,一般要求在一周内完成答复。信息技术还使区长信箱信件管理的层次减少,变得平行、扁平和同步,档案查询也十分方便,公开的答复,接受群众的监督,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2003年7月运行以来,至今年9月15日共收到群众来信15450封,今年1-8月收到群众有效来信件2845封(同期信访局收到群众来信376封),公开答复2733封,答复率96.1%,不仅为公众提供了监督政府、参政议政的渠道,为政府切实倾听民情民意创造了条件,更为政府有效整合公共资源为公众服务奠定了基础。该平台被中国社科院评为“2005年度中国特色政府网站”信息互动类规范奖。

  2、搭建机关效能评价窗口。将全区79个单位、3000余名工作人员的照片、岗位、职责在网上进行公开,公众可直接点击照片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工作方法、办事效率等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使全体机关工作人员感到“处处有眼睛、人人都是监督员”。让机关工作更好地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是不断改进政府工作人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载体。该系统被中国社科院评为“2005年中国特色政府网站”栏目设置类特色奖。

  3、在全市率先建设动态北仑和政府应急指挥系统。利用无线传感和视频监控,实时采集北仑区域部分重点部位的视频,同时整合了水利、环保等信息。在此基础上,2005年7月开始建设政府应急指挥系统,通过无线移动指挥车实时传送现场图像、声音和其他监控信息至应急指挥中心,辅助领导决策。目前已通过专家鉴定并投入使用。

  4、全新打造食品安全管理平台。率先在全市开发建设了北仑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整合6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的工作平台,使各部门的工作流程一目了然,减少相互推诿、信息滞后等问题,并向社会公布我区最新食品安全动态、检测公告、食品企业不良记录等信息,以提高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该平台已于2005年8月投入使用,受到国家、省、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发布工作座谈会也于2005年10月在我区召开。

  五、电子政务建设的几点体会

  这几年,我区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在整合资源,降低行政成本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政府效能,提高行政效率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以电子政务带动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扩大民主参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取得这些成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想的要大、起步要小、变化要快、基础要实、系统要开放;

  二是领导重视,认识到位,行政推动,营造氛围,是做好电子政务建设的前提;

  三是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资源整合,立足创新,是电子政建设务取得实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