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凡 漂亮的网页不代表信息
来源:文汇报 更新时间:2014-05-30

  “电子政府”概念刚开始普及,专家却提出,更重要的是建设“信息政府”。在昨天的亚太城市信息化论坛上,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维克托·斯内贝格尔格提出,应把实施政府信息化的关注点从漂亮的网络设计,放到提供更多信息和服务上。这可谓是切中了“电子政务”的要害。

  昨天,国务院信息办应用推广司司长赵小凡透露,到2020年,我国信息产业的比例将发生重要改变,硬件、软件和服务业的比例将从目前的7∶1∶2变成2∶3∶5,也就是说,软件和服务业将成为“绝对重头”。这个比例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将从架设“信息高速路”,转移到在“高速路”上开通更多“服务班车”。

  斯内贝格尔格在对欧洲的电子政务研究中发现,不少国家虽然把70%甚至更多的政府服务事务放到网上,但却只获得了20%出头的接受度,在其中表现最好的一个国家,60种网上服务中,有23种在过去5年内从 
未被用过。正因为存在这种反差,斯内贝格尔格提出了用“信息政府”取代“电子政府”的想法。

  墨西哥奇瓦瓦市的政务信息化在国际上受到了相当的认可和好评,在论坛的发言中,市长胡安·萨尔迪瓦介绍说,由于不少市民还不太懂技术,奇瓦瓦市在每个政府大楼都设立了民众需求应答中心。让专家帮助前来咨询的市民接触信息化政府,并把各类提问数字化,输入信息系统,然后归类排序,给出解答。通过政府提供的一个提问申请代码,市民可以随时查询办事进度,以及还需要等待的时间。虽然,这种“电子政府”并不那么“纯粹”地建在网上,但却因为更贴近百姓,效果更好。

  在亚太论坛上,中国的“信息政府”也同样涌现出“服务”的亮点:中科院目前已经建成了超过70个网上博物馆,让老百姓方便地接受科普。其中一个博物馆,让全球网民都可以实时看到四川卧龙大熊猫生活的视频画面,去年,整个虚拟博物馆项目获得了联合国的信息化大奖。

  根据昨天发布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测评报告》,上海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虽在全国处于领先,但距离更成熟的“网络集成阶段”还有差距。通过亚太论坛,相信会对上海乃至全国的政府信息化提供可借鉴的思路———网页、硬件并不关键,最重要的是如何用信息化手段,体现出贴近百姓的“服务意识”。